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2022年11月03日00:01:26 熱門 1029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客名君按:驚聞馬來西亞著名客屬僑領、丹斯里吳德芳博士於2021年3月21日上午仙逝,這對客家世界絕對是一大損失!客名君見過兩次吳博士,一次是2018年7月30日吳德芳博士到訪北京海外客家聯誼會,當時承蒙王建都會長和於本城將軍,至今筆者還留着吳博士訪談的錄音;一次是2019年10月在馬來西亞的第30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他被評為。吳德芳先生父母老家在梅縣程江大和村,所以我們直接用口音完全一樣的梅縣客家話交談。他就像一位梅縣阿伯、長者拉家常一樣,談到他回程江老家的大哥,談到他在大和村的祖居至德堂。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當時拍的吳德芳先生和夫人顏素華、王建都會長和夫人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眼前這位德高望重、被多位國家元首接見過的耄耋老人、僑領、企業家、慈善家,思維清晰、平易近人,就是老一輩梅縣讀書人的那種溫潤君子之風,且完全沒有一點架子(他對年輕人非常提攜)。他在文化傳承和連接方面的諸多功德,總讓我想起儒商之祖——子貢。他總是帶着真誠和善的微笑,一如他的名字。他當時笑呵呵地說:「我1937年出生,2017年有人問我多少歲,我說我37歲!今年你問我,那我就是38歲!」他的人生故事,極具學習的價值。特此寫下此篇,深切懷念!


生於馬六甲的清寒客家子


吳德芳1937年8月27日生於馬六甲的巴樟。吳德芳的遠祖是從潮州澄海遷到梅縣。父親吳維能生於梅縣程江大和村,母親熊義妹生於梅縣車頭壩。吳德芳的祖堂叫至德堂,這塊牌匾被他堂叔帶到了馬六甲,多年以後吳德芳在雞寮裏面偶然找到這塊匾。堂號牌匾是客家人源流的一個象徵,所以他如獲至寶。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因為國內軍閥混戰,梅縣謀生困難,所以吳德芳的父母於1927年移民到馬來亞馬六甲巴樟三角坪,1933年遷居巴樟二條半石巴西布爹,務農為生。夫婦倆生了十個孩子,吳德芳最小。但他4歲那年(1941年),父親在檳城去世;1942年,日軍入侵馬六甲。吳母熊義妹就在這種動蕩的局勢下一個人撫養十個孩子。


吳母有着客家女的刻苦耐勞和謀生智慧。吳德芳記得她說:「我辛勞地埋頭苦幹,是為了改善下一代的生活,希望子孫一代比一代好!」她從做傭人開始,後來自力更生,磨豆漿做豆腐,用豆腐渣養豬養雞,月光下挑水種菜。她勤奮且懂得積蓄,後來竟然可以購買土地種橡膠樹。在日據時期,吳母還大膽開了椰油加工廠,賺了錢又投資到土地上。吳德芳從小就幫着母親干各種農活。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吳德芳與三哥吳榮芳攝於馬六甲老家


吳母在家教方面秉持客家傳統。她用梅縣客家童謠教孩子要好好讀書:蟾蜍羅,咯咯咯,唔讀書,冇老婆。沒有父親的孩子常常受別的孩子欺侮,吳德芳說遇到那些不講理的孩子,「佛都會生氣」。但吳母教孩子:不要和別人相打,人家要打你,你就跑開,不要還手。吳母的訓詞,其實就是「唾面自乾」呢;這並不是忍氣吞聲,而是一種良善而智慧的生存選擇。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吳德芳說他從母親的言傳身教,明白了客家人的崇文重教、勤勞耐苦、勇敢堅忍、慎終追遠、自立自強、感恩惜福、謙虛謹慎以及開拓進取等精神。這精神對他往後的事業、為人處世、社會服務都有着深遠的影響。


然而,在吳德芳高中的時候,吳母忽然去世,享年58歲,吳家十個孩子的精神支柱轟然倒下。這時候吳德芳一度想輟學,但是三哥榮芳和四哥文芳鼓勵他繼續求學。因為家教好,所以他們兄弟姐妹關係都很融洽。家境清寒之下,吳德芳最後選擇了高中畢業先教書,然後捨近求遠考到每月費用只需要50元的台灣成功大學化學系。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書卷氣的少年吳德芳


吳德芳的母語是梅縣客家話,他在多元文化聚合的馬六甲,還學會了講國語、潮州話、海南話、閩南話、馬來話、英語,到了台灣,他跟同宿舍的香港同學學會了廣府話。


台灣成功大學當時很多教授都來自內地,教學水平很高,而當時台灣經濟水平低,當地人普遍對知識有一種渴求,學生普遍指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所以學風非常好。吳德芳求學時能省就省,喝「鏡鮮」的粥水,就醬瓜、花生米,也甘之若飴。他活動能力強,很快當選系學生會主席。求學過程中師生和同窗的情誼讓他一輩子銘記。就以這種樸素的惜福之心,他在功成名就之後大力回饋母校。


白手起家創建多美集團


1964年吳德芳大學畢業,本來想先就業然後去美國深造,但正在金鑽行業打拚的三哥榮芳的公司「義興」缺少人手,因此邀請他合作,希望兄弟一起承包打金工程,改善家境。他負責行政和財務,藉此積攢了很多人脈。義興,是母親熊義妹的名字中的一個字。


很快,吳德芳就買了人生第一輛車,並和大學認識的女友顏素華女士結婚。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他和三哥合作了4年,覺得三哥的事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在得到三個的同意之下,決定出來創業。1968年,吳德芳他用自己積累的工資5000令吉,與朋友合資,創業時員工四個人。他將公司命名為多美(Tomei),就是「多麼美麗」的縮寫。英文商標看不出華文拼音,減少種族色彩。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行業剛起步的時候,資金、渠道都沒有人家豐厚。吳德芳為了尋求突破,選擇避開大公司的市場,專註做差異化品牌化,以「義興」的誠信創新打口碑。他怎麼差異化呢?他做更純的黃金飾品、而且將業務拓展到華人之外的印度和馬來金店市場。如此,全年不同民族不同節慶日,全年都有生意做。


經過三年辛苦打拚,他成了雪隆區有名的金商。之後他開始在金飾方面多元化。他開了一家金飾批發公司,命名為「順興」,專門批發首飾給印度同胞的金店。順興,是他的母親在家的大門外掛的兩個字。


後來吳德芳把業務進一步擴充到零售領域,並在吉隆坡第一家購物中心買下兩個店面,開設了第一家多美金鑽行。


三年後,他在吉隆坡金河購物中心第一家金鑽行。如此,他一步一步地,布局人、貨、場的組合,並開始上溯到產業鏈的源頭。1986年,吳德芳在剛剛遭遇1985年經濟風暴的陳群川工業園購買了第一間工廠,原來七八十萬的樓,他用38萬買下,作為多美的基地。他在那裡經營了幾年,因賺錢效應帶來了聚合效應,多美集團屬下的打金工友賺了錢也在那裡設廠,並吸引了很多外來的金商。


吳德芳擁有15座大樓作為多美集團的總部,形成了吉隆坡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廠的集中地,大馬金商公會屬下的貴金屬鑒定局就設於此。


隨着公司的發展,吳德芳開始將進一步延展和多元化。多美集團麾下有貴金屬提煉廠、貴金屬首飾製造廠、金飾批發、金鑽門市、泰國中國歐美品牌代理等,從提煉、製造、批發、代工、代理、零售、出口等產業鏈一條龍覆蓋。多美的「一站式黃金模式」讓公司業務迅速、健康發展。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他還積極應用新技術。在金飾的設計上下功夫,並引進日本雕花機,針對不同民族的喜好打造多樣化、高品質的產品。在渠道管理方面最早應用計算機系統化管理。


作為消費品,吳德芳還針對潮流和客戶的變化,不時創造出新的品牌。2001年推出My Diamond品牌,主打時尚、潮流、創新,價格大眾化,吸引年輕消費群體。2003年增加了T.H.Jewelry 珠寶,針對高端人群。2004年,多美獲得泰國品牌Prima Gold 純金工藝在馬來西亞、緬甸、越南、汶萊、新加坡等地的代理權。2007年,多美收購了Heart and Arrow 鑽石品牌Le Lumiere。如此,多美旗下的品牌不斷增加。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全產業鏈布局完成後,吳德芳積極擁抱資本市場,2006年,多美集團在2006年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第二交易板掛牌上市。2007年,多美集團股票就升級到主板交易。


此外,吳德芳還適時引領行業標準化。吳德芳擔任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聯合總會會長期間,聯合各州金商公會和金店櫃員公會等同行「賢」字俱樂部,聯合投資設立標準局。一般標準局是政府設立的。


1987年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聯合總會標準局,成立不到一年酒有352個會員。吳德芳還通過聯合會向政府爭取黃金免銷售稅,設立貴金屬驗證中心。因為這個舉措,馬來西亞在二十年多年前就將國內的首飾按照國際標準打造,大馬也就成為世界上僅次於意大利的黃金製造品出口國之一。而多美旗下的GEMAS,每月可以生產250多公斤的貴金屬首飾供應歐美市場。


2011年,吳德芳再次創下行業第一,就是設置網上貴金屬買賣業務平台,客戶可以通過這個平台進行網上的黃金現貨交易進行投資和保值(金條、金塊等)。而多美從買賣黃金的差價中賺取利潤,上升到金融平台。


隨着渠道的拓展,多美集團在全國12個州及西馬的兩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和布特拉再也)都有布局零售店。他還積極進軍國際市場,和中國百泰珠寶等公司簽約合作,在中國、越南等國家設立零售店。


他很早就培養了孩子幫忙打理公司業務,並且積極擁抱年輕人的思維,擁抱新科技。再進一步,近年來,他設立了一個金鑽博物館,以及一所珠寶教育學院(綠洲學院)!他做的事情,總是從利於全行業做大蛋糕的格局來看。


如此,我們看一下這位老人的商業思維,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修身齊家(家族企業)治國(國家標準)平天下(國際市場),代表了崇儒的客家人從事製造業的一種極致路徑。聯想到和多美年齡相仿的國內消費品牌(例如哇哈哈),幾時能跟上這種思路呢?


創業過程幾經磨難


吳德芳的創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他是一位儒商,橫財和他無緣。金店遭搶劫、自己遇劫匪、合伙人捲款跑路他都遭受過。每一次都是元氣大傷,但是每次他又重振旗鼓。


他屬下公司順興金飾被搶,倫敦的保險公司又是假期有時間差無法索賠。但是奇蹟發生了,因他平時信譽過人,保險公司代理商直接給他呈報,14天後就獲得了倫敦保險公司的賠償。


1983年,吳德芳的一位合夥批發商,把兩間金鋪的股東和經理全部拉走,另外開設公司。這時候,資金被掏空、職員幾乎全跑光,整間店就只剩下吳德芳和一名員工。令他傷心的時候,離開他的人,是他初中的老同學,是他一手栽培出來的二十年交情的合伙人。這種背後插刀的事情發生,無異於眾叛親離,吳德芳瀕臨崩潰的邊緣。幸好有太太支持和一些供應商的不離不棄,吳德芳才重拾舊山河,毅然面對挫折。


辛苦捱了兩年後,吳德芳壓力太大,吳太太顏素華不得不辭去在馬來西亞藝術學院的工作,協助丈夫管理財務。此外,他十多年建立的信譽在他的低谷期發揮了作用。一些供應商大力支持。直到1986年,業務才轉虧為盈。


受合伙人背信之後,他在股權分配方面就非常謹慎,盡量獨資或者擁有絕對股權。所以,多美大部分子公司都是獨資的。


1986年9月30日傍晚,吳德芳從多美金鑽行,帶着5000令吉現款的公文包去取車,在車庫遭遇劫匪。劫匪搶包,吳德芳不給,劫匪突然拿出水果刀砍。吳德芳只好拿公文包當盾牌和武器,最後匪徒不敵,拔步逃走。此時吳德芳的頭部、胸部、右手已經傷痕纍纍,滿身是血,疼痛但頭腦清醒。


他被止血後送往醫院,頭部縫了六十多針,加上其他部分,至少縫了一百針。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為了防控風險和控制成本,吳德芳注重客家傳統的忠誠、信義、勤儉之風。本身做貴金屬生意,但是他卻崇尚節儉、務實和穩紮穩打。因為他認為,企業要擴大,就會面臨資金的問題,忠誠信義則是自己的金字招牌,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


他是崇儒的,最喜歡孔子說的一句話:"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寧可能省就省,固執一點,也不奢侈浪費。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靠着客家人骨子裡崇尚的儒商精神,吳德芳度過了好幾個難關,包括80年代中期的經濟衰退、1997年的金融風暴,使他在珠寶業佔有一席之地,從5千令吉到2013年的7億令吉。


在過去6000多年,人類生產的黃金總數介於10-13萬噸之間。西方在向外殖民的時候,用的是三個G:GOD\GLORY\GOLD。黃金歷來就是財富的象徵。吳德芳白手起家,選擇了這個產業耕耘一生。梅縣客家人在南洋從打金手工業起步的人不少,但是做到行業標準制定者級別的,也是罕見。他後來還進軍海產養殖業等。


造福社會、造福客家的社團領袖


吳德芳最厲害的地方遠不止是在商業方面。他是一位深孚眾望、極有影響力的華人社團領袖。他在領導和建設社團方面耕耘多年,建樹非凡。簡而言之,他用幾十年的時間,通過領導社團,致力於推動社會進步,提升人民福祉,並積極促進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全球客家名人堂

一代儒商、愛國僑領丹斯里吳德芳先生去世。[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全球客家名人堂 #全球客家名人堂#

視頻號


客名君看了他領導和參與的很多社團,做的很多事情功德無量,也讓人讚歎,一個人的有涯之生怎麼可以做這麼多非凡的影響深遠的事!每一件他都是實實在在地在推動,並且都可能會惠澤很多人的,有些我們平常人的認知可能比較難想到的,比如向日本人申請賠款。他不僅全力以赴,而且方式方法充滿了智慧。就是說,客名君覺得他是一位善於統戰的社團活動家,這是很多老一輩梅縣知識分子常常表現出來的:熱心而有才。


他有一句名言,就是政治靠邊站,文化放中間。也就是說,他用文化而不是政治的力量,起到了推動人民福祉改進的效果。這裡主要講一下他在客家事業方面的卓越貢獻。客名君覺得他是中國客家社團管理者學習的榜樣。畢竟很多客家社團逐漸淪為吃吃喝喝鬆鬆散散毫無存在感的團體,而在推動文化傳承、社會進步和賦能會員方面其實可以做得更好更有價值。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吳德芳參加的社團為數眾多,而且都是擔任要職。包括:商業類(如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工商總會)、血緣性(馬來西亞吳氏公會)、地緣性(嘉應會館、客家聯合總會)、學緣性(留台成大校友會、留台聯總)、綜合性(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及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聯合總會「華總」)、業緣性(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聯合總會)、學校團體(中國學校董事會,即學校的校董)和其他社團(雪蘭莪精武體育會)等。


吳德芳是一位務實的華團領袖,他不刻意追求名位,而是等到時機成熟時才擔任要職,彼時他已經做了很多眾望所歸的實事。一方面,他注重推行和文化及教育有關的計劃,注重推動華族文化、華文教育、華文文學、華巫文化交流等,體現了傳承和包容。


另一方面,他在任期總是會領導組織不夠健全的華團推行改革,使其組織結構和行政工作制度化,使社團走向現代化、規範化,以利於會務的推行和吸引更多人加入為會員。他改革的例子有很多,最終都讓社團變得更好更自立更有利於社會進步。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他推行改革,秉持務實的領導作風,用的是完備的令人信服的程序,思考規劃,認真策劃,書面報告,集思廣益後定案。如此推行改革阻力小,得人心,成功落實幾率高。


吳德芳擔任的最重要職位是1994年到1998年擔任華總會長。華總是馬來西亞各州中華大會堂(13個屬會)聯合組成的總機構,是華人社團的總代表,在華社享有崇高的威信,其意見也受到政府重視。


他秉持少說話,多做事的務實作風,認真制定計劃,交給執行人員執行。他還很重視有關社團擁有自置會所事宜。他任期購置的會所總能給會所帶來增值和收益,能夠養活會所,讓會所事業蒸蒸日上。例如他在任期內完成了雪蘭莪中華大會堂的擴建工作,奔走三年籌集了擴建基金,在新會所主辦了第十一屆全國華人文化節。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吳德芳是個籌款高手。因為他交際廣,人緣佳(客名君見一面就覺着他講話非常值得尊敬,並且很務實有卓識),所以他籌款得人心,每每總是讓籌款數額超過指標。這從他任期推動成立多項基金可以看出。「身為家長的,應當以身作則,在家庭中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不但在物質上,還要在精神上照顧子女,把家庭變成孩子的樂園、大人的避風港,使一家大小盡享天倫之樂。」


吳德芳還是團結多元文化的高手。他擔任華總會長期間,為了統合華團,籌組了全國七大鄉團協調委員會,共同團結辦好大規模文化活動……


全馬來西亞有華人社團五千多個,分屬13州華堂,那麼堂聯(後來改名為華總)的間接會員就有五千多個,是最有代表性的華社民間最高機構。因此這個華總會長是很多人競爭的職位。吳德芳是唯一一個在會長選舉中沒有挑戰者的會長,眾望所歸。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吳德芳在任期內,將馬華文化引到宏觀和高層。華社是最高民間機構,他作為華總會長,與朝野政黨交流,推動那些需要關注的問題的解決。推動推動華總主辦了三次中華文化相關的國際研討會。釐定了全國華團文化工作總綱領,促成了馬來西亞華人思想興革大會,成立了華總文教基金,協助品學兼優而家境清貧的華人子弟完成學業。他還策划出版書籍,保存歷史文化。


他多年持續努力,向台灣僑務委員會爭取了一套《四庫全書荃要》,成為華總圖書館的主要藏書。他任期還推動向日本索討侵馬期間屠殺10萬以上華人的戰爭賠款。他還關注華人中小企業,發起全國中小企業研討會,金融機構參加。他組織籌建了華人博物館、華人圖書館、東南亞華人研究中心等。他呼籲「發展華族文化的根」,推動舉辦華人大專辯論會……


在客家方面,他是雪蘭莪嘉應會館會長、客家公會聯合會會長。1989年梅州客家聯誼會成立時,他率團40人前往祝賀,這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還沒有開放民間自由來往,所以很不容易,是唯一道賀的馬來西亞代表團。他在吉隆坡核心地帶設立客聯會永久秘書處,在吉隆坡金三角地帶自置會所大廈。


他還主催和籌辦了第一屆客家文化節,此外還有客家名人、客家美食、客家山歌、客家風情、客家藝術作品等各種展覽。對於教育,他從來都非常關注,任期推動客聯會籌募了客聯大專清寒子弟貸學金……他推動客家學在馬來西亞成為顯學,還捐贈了很多橋批給梅州客家博物館。


他任期的一大事,就是籌辦了第十五屆世界客家懇親大會,他是籌委會主席。國家元首馬哈蒂爾首相為懇親大會開幕,稱讚了客家人對國家的貢獻。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此外,他任期還帶領客聯會協助印尼客家成立亞細安客屬懇親會。


2019年,第30屆世界客家懇親大會再次在馬來西亞舉辦。客名君有幸參與並目睹了盛況。現場可以感受到客聯會領導因為崇高的德行而帶來的影響力,也是吳德芳在背後推動促成的盛事。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在多元文化的地方,君子和而不同,一個和字,文化值千金。在個人的有涯之生,君子美德流芳。吳德芳博士對國家、社會和文化的卓越貢獻讓他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他被國家元首授予丹斯里的勛銜。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2021年3月21日,吳德芳博士去世。願這位有着懿德嘉行的客家長者,美德留芳,往生極樂,他的笑容將永駐他惠澤過的人們心間。


著名客屬僑領吳德芳博士:從清寒客家子到黃金大佬、大馬客家一哥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