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新聞,梁靜茹承認離婚,有點驚訝。
之前就傳出梁靜茹要離婚的消息,還有范瑋琪「隱隱約約聽說」,但她老公在被記者追問的時候完全否認,「闢謠」了離婚的事情。
結果還沒幾天,梁靜茹就承認離婚,看來有的事情未必是空穴來風。
他們感情有問題也不是沒有預兆,只是按我們想像中,結婚快十年的夫妻,有了孩子,只是婚姻中的小摩擦,那當然是能不離婚就不離婚的,果斷的選擇分開,或許真是過不下去了。
這樁八卦又一次把范瑋琪帶上熱搜,在梁靜茹沒有承認離婚前,她就回應「隱隱約約聽說過」,但梁靜茹倒是支持她的,曬親密照證明姐妹感情不變。
梁靜茹是李宗盛的弟子,她出生在馬來西亞的一個小鎮,從小父親栽培,參加各種唱歌比賽。
1997年她參加歌唱大賽獲得第三名,選手的CD被送給李宗盛試聽,最後李宗盛從一堆人中選擇了她,將她帶到台灣,簽約到滾石音樂旗下。
李宗盛給梁靜茹做第一張專輯,專門為還是新人的她寫了第一首歌:《一夜長大》。
《一夜長大》唱的是一個20歲的少女在失戀之後的心情,從愛里走出來,有痛苦、有遺憾、有質問,但更多的是徹悟,不再哭泣,一夜長大。
李宗盛特別會「量身打造」,他那時給梁靜茹做的「人設」,也是結合梁靜茹的經歷。當時她簽約到滾石,沒有馬上出專輯,因為她和李宗盛的磨合中達不到他的標準,一度喪氣的回到馬來西亞,去酒吧里唱歌,當駐唱歌手,隔了一年才又回台灣。
這個「一夜長大」,不僅僅是感情上的,還是她人生的經歷,離開家鄉外出工作,必須長大。
不過與她這首歌相反,99年的梁靜茹,和作詞人男友管啟源開始戀愛,正陷入甜蜜熱戀中。
在梁靜茹少數被公開的感情里,管啟源是她大方承認的男朋友,兩個人同樣是來自大馬,對於那時年輕的梁靜茹來說,自然會更親近一些。
(右邊是管啟源近照)
他們交往了3、4年左右分手,分手是梁靜茹先提出來的,原因是聚少離多。梁靜茹在《勇氣》之後越來越紅,行程很多,而管啟源經常呆在馬來西亞,導致感情轉淡,於是兩人決定分手。
管啟源最後給梁靜茹填詞的歌是《接受》,歌詞里都是雙方對感情的諒解,這段屬於他們青春里相遇的愛情,結束的也很自然。
(《接受》收錄在梁靜茹的專輯《燕尾蝶》中)
李宗盛在滾石唱片為梁靜茹打造了第一張專輯《一夜長大》,但發行4天後遇到台灣地震,專輯銷量不佳,在2000年梁靜茹發行了新專輯《勇氣》之後,她才正式的打開知名度。
李宗盛給梁靜茹寫的歌不多,其中有一首特別微妙,《第三者》。
《第三者》是2003年梁靜茹《美麗人生》專輯裏的歌曲,現在看來這首歌傳達的意思非常前衛,在哪個人人對小三喊打喊殺,當街扒小三衣服還獲得叫好的時候,《第三者》提出的觀點是,兩個人的感情有問題才會有第三者。
「就算她消失此刻,告訴我能得回什麼呢
我們之間的困難,在她出現之前就有了
你用青春大膽假設,我去將失去活成一種獲得」
——《第三者》梁靜茹
雖然有點聖母病,但也說在了點子上,第三者能插入,說明兩個人的感情有問題,說明對方並不是自己真正值得託付的人。
03年,梁靜茹和管啟源的戀情走到末路,李宗盛和林憶蓮的婚姻也開始亮起紅燈。
作為李宗盛的弟子,梁靜茹作為嘉賓7次登上李宗盛演唱會,師徒之間一度傳出緋聞。
李宗盛和林憶蓮是從師徒變愛人,所以到了後來的梁靜茹,依然會給人這樣的猜測,她和李宗盛是否也會產生感情。
李宗盛比梁靜茹大二十歲,看到說他們有緋聞,覺得也太離譜,梁靜茹的父親早年去世,李宗盛一直是以「老豆」自居,對梁靜茹是父女情誼。
2010年,梁靜茹結婚時,由李宗盛作為女方的家人代表,把她交給新郎。
but後來李宗盛又結婚了,妻子比他小23歲……
李宗盛和梁靜茹的緋聞傳不久亦無下文,梁靜茹很快又有了新的緋聞對象,比起和李宗盛的緋聞全靠「猜」,這回台灣媒體還是拍到不少東西。
緋聞對象是五月天的瑪莎。
梁靜茹是五月天的師妹,都簽約在滾石,並且是同一位經紀人帶着,感情自然深厚。06年滾石音樂陳勇志離開老東家成立新公司,梁靜茹和五月天都跟着他一起走,共同進退。
阿信為梁靜茹寫過八首歌,包括《絲路》、《親親》、《燕尾蝶》,都是她的經典作品。
瑪莎和梁靜茹被發現戀愛,是在2005年,記者拍到他們一起親密逛街,之後瑪莎返回梁靜茹家過夜。
並且被人找到瑪莎的車因為亂停放被開罰單,亂停放的地址就是梁靜茹家對面,兩人的戀情瞬間曝光。
然而和梁靜茹上一段戀情不同,他們始終沒有正面公開過,面對追問都是含糊其辭,雙方對這段感情都有點遮掩。
在《康熙來了》里蔡康永追問瑪莎,有沒有想像過會和梁靜茹結婚,瑪莎說「真的沒想過」。
07年傳出他們分手,願意是梁靜茹想結婚安定下來,可瑪莎還是愛玩的心情,並沒有要成家的意願,矛盾無法調和,自然是分手。
梁靜茹後來結婚,記者又問瑪莎是否參加婚禮,瑪莎說有邀請就會去的。結果是五月天其他四人都去了,瑪莎沒有去。
因為雙方都是娛樂圈中人,又都是音樂人,梁靜茹和瑪莎這段感情一直被寫成凄美的遺憾。
五月天的《約翰藍儂》里有一句「一顆紅豆,為何想單挑這宇宙」
梁靜茹的《情歌》里則是「一整個宇宙,換一顆紅豆」
歌詞間似乎有種模糊的聯繫。
但其實從他們曝光戀愛到分手,也不過是3、4年時間,兩人對感情的想法差異很大,梁靜茹一直期待家庭,渴望結婚,過傳統的日子,瑪莎卻還是貪戀單身的自由,完全沒想過在那個時候結婚,分開是早就註定的結局。
2015年,瑪莎結婚的時候,李宗盛作為大哥出席。
離婚對梁靜茹的影響並不大,她現在積極健身,復出開演唱會,這種在台灣樂壇有一席之地的女歌手血夠厚,足夠她們休息好重新出發。
在梁靜茹事業的後期,李宗盛參與的就少了,李宗盛本人的創作巔峰在90年代,他那個時候寫了非常多的情歌,大多會結合女歌手的風格,讓她們唱「最合適」的歌。
李宗盛的創作里,有一首他認為不是情歌,卻又是他所有作品裏傳唱度最高的「情歌」,這首是《愛的代價》。
《愛的代價》是他在1992年創作,由張艾嘉演唱的歌曲。那時的張艾嘉,確實很合適唱「愛的代價」。
張艾嘉在感情上,是一個很固執的人,她19歲的時候,愛上邵氏的已婚男演員金川,後來是母親+公司勸說不得不放手;25歲的時候,不顧家人反對要嫁給大她16歲的美聯社香港社長劉幼林,6年後離婚;在她31歲的時候,遇到有婦之夫王靖雄,開始當小三,和王靖雄地下情。
她幾乎所有的感情,都一言難盡。
王靖雄和她在一起時,未必想娶張艾嘉,否則整整五年過去,他們依然是地下情侶。
90年張艾嘉突然懷孕,成為未婚媽媽,轟動娛樂圈。那時社會風氣偏保守,一個女人未婚先孕,是相當嚴重的問題,何況她還是大明星。
81年張艾嘉就拿到了金馬影后,圈內盛名鼎鼎,圖為她86年二次拿到金馬影后作品《最愛》。她當時明艷美麗,很吸引異性。
外界視她懷孕的行為是「逼婚」,在張艾嘉生下孩子第二年,王靖雄終於和妻子離婚,和張艾嘉在一起。
說她「感情固執」,是給面子的說法,如果今天張艾嘉不是在事業上有那樣輝煌的成績,那她和侯佩岑的媽媽也沒什麼太多區別,多的是有人對她喊打喊殺。
她明明藉著孩子逼婚,可對外又要說是自己想要孩子,竟然走起了獨立女性人設,也是很迷。
感情的事情,永遠是不急的人佔上風,挺着肚子要男人負責,不如「只是想要個孩子,讓自己人生圓滿」的姿態更瀟洒。前者變成了吳綺莉,後者則是張艾嘉。
「也曾傷心流淚
也曾黯然心碎
這是愛的代價」
——《愛的代價》張艾嘉
這首《愛的代價》對張艾嘉的形象轉變來的正好,她終於上位成功,以往的厚臉皮,都變成了為愛情拚命,此刻大唱「愛的代價」,倒也能引起共鳴。
這首歌曾經被張艾嘉的徒弟梁詠琪翻唱,選入她的精選+新歌專輯中。
有意思的是那年的梁詠琪,剛剛成功結束「雙琪奪面」,和鄭伊健進入熱戀期,她備受香港民眾譴責,口碑跌到谷底,玉女形象蕩然無存。
這也是她「愛的代價」。
只是李宗盛提到這首歌,頗有點無奈,因為他是寫給自己姐姐的,作為對姐姐的懷念,但經過一次次的翻唱,大家都認定這是情歌了。
李宗盛打造的女歌手裡,莫文蔚是相當不一樣的一位,因為她的感情態度很瀟洒,真正的獨立,並不合適那些為情所困的苦情歌。
所以他寫給莫文蔚的歌,是莫文蔚音樂代表作的TOP3之一:《陰天》
「感情不就是你情我願
最好愛恨扯平兩不相欠
感情說穿了
一人掙脫的 一人去撿」
——《陰天》莫文蔚
《陰天》這首歌太合適莫文蔚,她漫不經心的聲音唱出了這首歌的冷靜、疏離、洞悉,換一個人的聲音和故事,未必有莫文蔚夠態度。
在莫文蔚的感情故事裏,沒有一處是不瀟洒的。
她有一段很出名評價前任的話是:「初戀教我德文,星爺教會我品紅酒,馮德倫教我戀愛要開開心心」,莫文蔚的瀟洒就在於,她和前任們在一起、分開都姿態好看,且真正能和他們做朋友。
沒有撕破臉的苦大深愁,也不是故作客氣的虛偽。
莫文蔚和周星馳合作過7部電影,在分手後亦保持良好關係,她願意放下身段支持周星馳,出演《喜劇之王》的女配角,給新人做陪襯;周星馳拍《少林足球》時,她幫忙客串宣傳;甚至在十幾年後周星馳的《美人魚》還找了她來唱主題曲。
很多人說我們退回到朋友位置,其實就老死不相往來了,倒是莫文蔚,真的就純粹做朋友。
她和馮德倫也是這樣,在周星馳之後,莫文蔚由吳君如介紹認識馮德倫開始拍拖。
他們戀愛九年,一度被大眾視為會走入結婚禮堂,但最後還是因為聚少離多,決定分手。當然,分手也很得體,莫文蔚在台北演唱會上宣布自己經歷了分手的傷感,公開分手事情,然後談到「兩個人做情侶很好,但可以做一輩子的朋友會更好。」
馮德倫結婚那一天,莫文蔚隔空祝福「在天願作比翼鳥,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大大方方。
莫文蔚感情上唯一很「不像她」的事情,就是她曾經被傳插足周星馳朱茵,當了第三者,很不光彩。
這個小三事件非常具體,朱茵晚上去找男友,但對方怎麼都不開門,隨後對方開門很慌張,她直覺去摸床鋪,發現床鋪很熱,似乎還有其他人,然後廁所也無故鎖着,怎麼都打不開,她就知道房間里有人。
雖然朱茵沒有直接說是周星馳,但是她提到對方是「自己入行後談了三年半的男友」、「一起在外地工作」,就讓人聯想到她最著名的男友周星馳,以及他們在拍《大話西遊》時,周星馳後來的女友莫文蔚也在劇組。
之後的很多年,莫文蔚就一直被蓋章是朱茵周星馳感情的第三者。
當年香港記者直接去問莫文蔚是不是插足朱茵,她回應絕無此事,拍《大話西遊》的時候自己是單身,整個劇組都可以給她作證,直言朱茵說的不是她。
不過就這段感情,是不是插足,她在志雲飯局也提到過。
她和周星馳交往時,她得到的訊息是周星馳單身,但是後來才知道,這個「可能是錯誤的訊息」。對方說什麼她就信什麼,自己不會專門去查底。
在莫文蔚的解釋了,她比較像是「被小三」了。
兩個女人說的故事不同,但她們都知道,周星馳並不是值得託付的愛人。
朱茵和周星馳在一起的時候,周星馳有女友羅慧娟,她其實是撬別人的男友,小三上位。
所以我不知道她為什麼那麼恨周星馳,如果這個男人是背叛了別人和你在一起,那麼有一天背叛你和別人在一起,不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嗎。
李宗盛擅長寫情歌,他打造的女歌手,感情故事也很傳奇,人有故事,歌有感情,聽眾更投入。
可有一位例外,她是李宗盛打造的最成功的女歌手,唱最糾結的女人歌,可她的感情卻幾乎是一片空白,她是陳淑樺。
陳淑樺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真的太遙遠了,她退出娛樂圈都是20年前的事情,可是她的歌現在想起來,依然是不過時的經典。
陳淑樺出道很早,11歲出專輯當童星,母親一心一意投入女兒的唱歌事業,和朗朗的父親那樣,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事業。
不過陳淑樺並未大紅,一直到將近30歲,李宗盛把她簽約到滾石之後,才進入事業巔峰。
李宗盛讓她剪短頭髮,為她打造了那首經典的《夢醒時分》
「早知道傷心總是難免的
你又何苦一往情深
有些事情你現在不必問
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
——《夢醒時分》陳淑樺
這張專輯是台灣史上第一張賣破百萬張的專輯,1989年,陳淑樺靠這張專輯晉陞情歌天后。
之後李宗盛繼續發力,為她寫了《問》、《笑紅塵》、《這樣愛你對不對》、《你走你的路》、《明明白白我的心》,有苦情、有痴心、有看淡、有不羈。
放到現在來看,陳淑樺「資源」很好,除了李宗盛力捧,她還合作了羅大佑,黃霑,演唱金馬獎電影《滾滾紅塵》同名曲和《青蛇》的主題曲《流光飛舞》。
別人有一首就算代表作了,她竟然有那麼多首。
與成龍合唱《明明白白我的心》
陳淑樺與鞏俐
陳淑樺唱盡了感情的悲苦與歡喜,然而現實生活中,她的愛情卻很單薄。
她從小就被媽媽保護得很好,母親幾乎不讓她接觸外人,讓她「專心唱歌」。
陳淑樺簽約滾石時,她媽媽有一個條件,就是要求當她的經紀人,不讓滾石給她安排新經紀人。不僅是陳淑樺的工作,連生活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媽媽來管理。
在這樣全方位的照顧下,陳淑樺沒有什麼交際能力,甚至沒有生活技能,她和媽媽住一起,起居工作全是媽媽安排,身邊人透露她離開媽媽,「連訂機票都不會」。
她也極少和人說話,非常內向。李宗盛對她有知遇之恩,算是老師,可陳淑樺非常怕李宗盛,覺得李宗盛在錄音棚要求很高,私下完全不敢和李宗盛說話,全靠媽媽在中間溝通。
如此密不透風的保護,陳淑樺的感情自然很單薄,她不是沒有遇到追求者,但很多人被媽媽在第一關就擋了下來。
有一位醫生符合她媽媽的要求,陳淑樺自己也心動,可他們約會的時候,媽媽開車在後面跟着……最後這段感情也不了了之了。
98年陳淑樺的母親在家中摔跤後去世,陳淑樺一下子就崩潰了,沒有人給她打理外界的事物,陳淑樺完全無法正常工作,在出了最後一張專輯之後退出娛樂圈。
那時的陳淑樺已經40歲,但是天真的好像少女,看不懂合同,也不知道怎麼和人談工作,更不會和媒體溝通,曾經參加演出連地方都找不到,她也不會信任別人,只信母親,結果就是封閉自己。
07年的時候,有媒體拍到她憔悴的樣子,寫她和老父親住在破舊的公寓,過的很凄涼。
有舊友回應陳淑樺退圈時已經身家千萬,她不是花大錢的人,不可能活不下去。
有記者到陳淑樺以前居住的汐止豪宅,發現裏面雜草叢生,已經很久沒人打理,不過也側面說明,她並不是沒錢,豪宅都未出售,而是「沒有規劃自己的財產」。
陳淑樺是李宗盛打造的女歌手中,最另類的一位,他給她寫的歌,有失戀後的徹悟,有深情中的甜膩,有冷眼旁觀的清醒,有逝愛後的祝福,可唱過那麼多男歡女愛的情歌,她偏偏是一個愛情上依舊懵懂的人。
在母親的保護下,她沒有為愛情努力過,雖然人生過的也算一帆風順,但會不會午夜夢回,也有一點遺憾?
李宗盛打造歌手中,最成功的,應該是他的前妻林憶蓮,關於李宗盛和林憶蓮,可以寫一整篇文章,畢竟他們合作的經典歌曲實在太多。
林憶蓮離開李宗盛後,和常石磊合作專輯《蓋亞》,在當年拿下金曲獎多個獎項,風格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不再是苦情歌路線。
那種李宗盛風格的,寫盡女人心事的細膩情歌,現在已經很少有紅起來的,現在更多的是電子音樂,排行榜上也都是流量們的「金曲」。
「抖音」的音樂也很出圈,不過在我看來,那並不能算某個類別,抖音里紅的歌曲也是各式各樣,只能說現在的音樂,更重旋律,輕內容,給一首歌傳播的時間只有十來秒,當然是旋律越抓人越紅。
至於歌詞內容,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現在想起來最近一位擁有聲譽的填詞人,都是紅了十幾年的方文山。
或許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和傳播的方式,生活的節奏有關係,也許十幾年後,又會是另一番景象呢。
不過,經典始終是不會褪色的,在各個年代都經典,就如李宗盛寫:
「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裡好,這麼多年我還忘不了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
——《鬼迷心竅》
「只是女人,容易一往情深
總是為情所困,終於越陷越深」
——《問》
「多麼痛的領悟
你曾是我的全部
只是我回首來時路的每一步
都走的好孤獨」
——《領悟》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你若經歷過感情的甜蜜酸楚,自然明白這詞中的愛恨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