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看起來風雲變幻,但實際上依然有跡可循。目前的熱點,依然集中在新能源方向,只是目前輻射到了不同賽道而已。從之前新能源的鋰電池、光伏,輻射到了氫能源、燃料電池。而今天看的這家公司,它是我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發電設備供應商,是全球唯一一家擁有水電、火電、核電、氣電、風電、太能能,研製能力的公司。可以說,是真正的天下新能出我輩。
接下來,就看看公司的競爭優勢和業務亮點有哪些。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發電設備研究開發製造基地和電站工程承包特大型企業之一,發電設備產量連續多年名列世界前茅,發電設備及其服務業務遍及全球近80個國家和地區,在發電設備領域具有強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公司在2010年就啟動了燃料電池研發工作,經過長期紮實的技術積累,在2017年,公司自主研製的第一代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正式裝車,2018年實現10台公交車小批量示範,2019年第二代發動機實現批量應用。先期示範的100台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累計運營里程超過700萬公里,累計載客人數超過900萬人次,減少碳排放超過2000餘噸,最低氫耗不到4公斤,各項指標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同時,公司也在提前布局了儲能業務,
公司旗下中央研究院已經對儲能技術進行了多年研究,並在甘肅酒泉自建了一個化學儲能基地,探索新能源作為電力結構主體與儲能協同發展的模式。
可以看到,公司確實稱得上是實力雄厚。而且,在氫能源和儲能方面也已經提前布局,技術儲備優勢明顯。值得我們對公司進行,更進一步地深入分析,看看它的財務經營情況到底如何,
先看看它最近這幾年的成長性情況如何,
可以看到公司最近五年營業收入整體呈現出穩中有升的狀態。
不過,整體增速不大。
而在利潤方面,
公司在2016年,因為行業和公司福利性支出增加影響,出現了較大虧損。但隨後幾年,利潤逐年回升。相當於是輕裝上陣了。
在最新一個季度,公司的營收出現30%以上的增長,而利潤更是同比大增超50%。
綜合來看,公司最近五年成長性一般,更近似於一個低谷後的復蘇。
再來看公司的收益性情況,
從收益性來看,受累於2016年的虧損,最近五年收益性,也只能說中規中矩。
那麼公司最近幾年的財務狀況如何,是否健康呢?
公司最近五年資產負債率整體下降,截止去年,已經從70多的負債率下降到了60多,整體健康。
而從流動性上來看, 公司最近一個季度的流動資產能夠覆蓋130%的流動負債;而剔除掉存貨,公司依然能夠覆蓋100%以上的流動負債。
所以,流動性方面,還是很充裕的。
這家,公司就是在A股上市的東方電氣,綜合來看,公司成長性和收益性中等,重點是看後續能否在低谷後恢復並再創輝煌。而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健康,流動性充裕。
除此之外,大家還看好氫能源燃料電池板塊中的哪家公司呢?
財報是本故事書,關注長風讓我來為你讀財報,幫你揭開故事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