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虎門渡輪關停的消息刷爆了東莞、廣州兩地人的朋友圈,不少人感慨:渡輪要成為回憶了。當大多數人在感慨以及追憶的時候,虎門渡輪還在正常營業,全體370名員工還在崗位上完成自己的任務。梁偉強是其中一位,他是編號6607船的總輪機長,負責「照料」船的「心臟」。今年是他在虎門渡輪的第28年。

相處時間最長的船有18年
「指標正常」,經過一輪航前檢查之後,梁偉強在航行日誌上登記好輪機倉里所有機電設備的指標,並告知船長可以通航。就這麼一項每天重重複復的工作,今年55歲的梁偉強一做就是28年。回想起剛入職那一年,彷彿還只是昨天的事情。
1991年7月,梁偉強是個剛從部隊退伍兩年的27歲青年,得知虎門渡輪在兩個月前開渡之後,覺得這家公司發展前途不錯,加上自己在部隊時也是做與船輪機相關的工作,有一定的經驗,於是就應聘了虎門渡輪擔任輪機員。當初的梁偉強也沒有想到,會做到渡輪關閉的那天。

回想起每一艘經過自己手的船,梁偉強還能記得清清楚楚它們的編號,尤其是那一艘編號是6606的船,因為從它出廠的那一天開始,梁偉強與之一同共度了18年時光。「那時候是在船廠里『接』它出來的。」梁偉強說,剛開始時,虎門渡輪只有兩個碼頭、3搜船,還是雙體船,能裝50輛車左右,在通船3、4個月之後,車流量不斷增多之下,虎門渡輪增加3搜新船。
其中一搜就是梁偉強最難忘的編號6606船,是單體船,比「舊」船長10米左右,能夠多運載10輛車。梁偉強介紹上面層可以載24輛小轎車,下面層可以載16輛大貨車,要是全部運超大貨櫃車的話,可以載9輛。
「對於我來說它就是我的家。」梁偉強說,18年來每天都要在那搜船上,船的每一部分都十分熟悉。後來因為船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打變得陳舊,公司決定要淘汰掉,隨後梁偉強也被分配到其他編號的船上。2017年,梁偉強擔任編號6607船的總輪機長。

收穫滿滿的成就與歡喜
在虎門大橋通車以前,虎門輪渡是24小時運營的,高峰期間每天運輸車輛10000多輛次,虎門大橋開通後,虎門渡輪每天開通16個小時的時候,平均每天運輸車輛7000輛次,改為開通12小時後,每天只能運送車輛3000至4000輛次。
還是24小時運營時,渡輪的工作人員是3班制輪崗,梁偉強說,那時一艘船上包括輪機員、輪機長、總輪機長一共7個,一同「照料」船的「心臟」——輪機倉;後來改成12小時運營時,人員減少到4個。梁偉強表示,無論人員如何變動,細心、負責、敏銳是工作人員進入輪機倉後必須帶上的「工具」。
輪機倉位於船最下方,因為機器的運作,輪機倉室內溫度時常是30攝氏度左右,加上機器運作產生的噪聲,一般人待不到一會便覺得難受。可是對於梁偉強這樣的輪機工作人員來說,一旦下去了,就要待上4個小時。

水溫表、油壓表、氣壓表……別看每一個表都長得差不多,指針的位置分分鐘影響到航行。在梁偉強看來,機器出現故障稱為船」生病「了,而他們就是「醫生」,從船出航前到靠岸,即便船走一趟只是18分鐘的事情,梁偉強都時刻關注着每一個刻度是否在正常的範圍內。
讓梁偉強特別得意的事情是,這麼多年以來,經他手的船都是零事故,所遇到的故障他都能夠用自己所積累的經驗和知識及時解決好。「這是一個輪機員最大的成就。」梁偉強說。
除此以外,梁偉強特別喜歡看着渡輪上人來人往、車來車往的,感受人生百態,「以前過來渡輪的還有很多客運車,會看到好多好多人,非常熱鬧。」梁偉強說,尤其是春運的時候,看着各式各樣的人趕回家過年,心裏會覺得很歡喜。
據梁偉強的回憶,在95年以前,虎門渡輪現在的大貨車車道邊還有各式各樣的大排檔,人們在等候渡輪的時候,都會在那買上一兩份小吃。後來為了保障安全,在95年的時候將大排檔全部撤掉。

假若不關停,會一直做到退休
虎門渡輪的航線是從東至廣州南沙、西至東莞沙田,全程2公里左右,一趟渡輪18分鐘。在這28年裏面,梁偉強已經記不清楚來回渡過了多少個18分鐘,他大致計算了一下,每天在崗的8個小時裏面,大概出航11個航次(來回)。
在這成百上千次的航次中,梁偉強見證着兩岸城市的發展。在梁偉強的記憶當中,渡輪成立之初,兩岸的山都是光禿禿的,周邊可以用荒涼來形容,現在周邊交通更加靈活,兩岸也越來越多高樓大廈。還有具備標誌性的虎門大橋和南沙大橋,從橋墩到通車,梁偉強都是見證者。

這28年來,梁偉強早已經把這裡當成自己歸屬地,從來沒有想過離開的那天。「太突然了,十分捨不得。」對於渡輪關閉這件事情,梁偉強是在20日才知道的。按照原本的設想,梁偉強打算一直做到退休,沒想到接到這樣的消息。

一個人的工齡在30年左右,梁偉強在虎門渡輪貢獻了自己28年的時間,「可以說我這一生的工作就在這裡完成了。」為了留下更多回憶,在這最後的幾天里,帶着自己的孩子、孫子感受渡輪,留下一張張照片,「希望若干年後,提到這段歷史,他們會說自己的爺爺在這裡工作過。」梁偉強說。
采寫:南都記者 黃馨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