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費者報道》稱,今年雙十一, 京東,天貓在售進口蜂膠產品件數多達上千件,價格從50到200不等,幾乎100%為假貨。
江蘇省保健養生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汪志祥稱:「按照正規蜂膠的成本來計算,扣除包裝費、物流費、人工費和成本費等,1公斤交易價大概在1200元左右,能賣到50元兩盒的蜂膠絕對是假貨。」
一片亂象的背後,是人們對蜂膠產品與日俱增的需求。
蜂膠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B族、有機酸等,被認為有增強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20多種功能。加上產量極低,一個5~6萬隻的蜂群一年生產蜂膠100-150克,每年全世界產量只到黃金產量的1/8,所以蜂膠又被稱為「紫色黃金」。
正因為蜂膠營養豐富和價格高昂,國內不少黑心廠家曾將價格低廉的「樹膠」添加到蜂膠產品中欺騙消費者。經過央視曝光和有關部門整治之後,雖然有所規範改善,但消費者對國產蜂膠的信心越來越低,轉而選擇進口蜂膠。
不過,進口蜂膠就真能放心去買嗎?
據《消費者報道》分析,目前市面上最熱門的蜂膠產地有三個:巴西、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澳大利亞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國家,當地的蜂膠產量極少,一般都自給自足。 「我們將澳大利亞蜂膠帶回過來做檢測,結果無一倖免都檢出楊樹膠成分。」考察過國外蜂膠市場的汪志祥如是說,「一個連蜂膠標準都沒有的國家,怎麼保證產品質量呢?」
目前只有三個國家有蜂膠的標準:中國、巴西和韓國。但韓國並不是蜂膠產地。
新西蘭的情況和澳大利亞幾乎相同,本國蜂膠產量也很少,出口的蜂膠產品原料大多從其它國家進口,這其中就包括中國。
三大熱門的蜂膠產地,只有巴西尚未淪陷,依然保持優良的品質。早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作為較早研究蜂膠的國家,就認為巴西綠蜂膠品質最優。與其它地區的蜂膠相比,其有效成分含量更高、更豐富,芳香味更濃郁,免疫及抗菌功能更強。因此,蜂膠行業內素有「世界蜂膠看巴西」、「巴西蜂膠看綠蜂膠」的說法。
但由於產量極低,有能力供應優質蜂膠原料的生產商並不多,其中最有資本的是巴西最大的綠蜂膠原料生產商Apis Flora公司。ApisFlora公司對綠蜂膠的研究已有很長歷史,對蜂膠的採集和萃取也有嚴格的標準,其領先的加工萃取技術,可充分提取綠蜂膠中的低極性物質和高極性物質,同時過濾包括蜂蠟在內的所有雜質,並確保最終綠蜂膠粉中活性化合物的最大保留。
2012年6月,中國膳食補充劑領導品牌和標杆企業湯臣倍健與Apis Flora公司達成原料獨家採購合作,「將巴西的國寶、最好的綠蜂膠帶給中國消費者」。
魚龍混雜的市場里,我們這些普通百姓如何辨別蜂膠真偽呢?
聞氣味
把蜂膠液直接塗抹在手背上,真蜂膠是芳香的樹脂味,可以完全吸收;而假蜂膠是臭的樹膠味,成球狀,不能完全吸收。
口感麻
把蜂膠直接滴在嘴裏,真蜂膠的味道苦、辛、辣、澀、麻,顏色是棕褐色;假蜂膠只有苦,沒有其他的味道,顏色是黑色。
溶水快
把蜂膠滴在水裡,質量好的水溶性蜂膠液滴在水裡可以完全溶解,顏色呈淡黃色,;質量差的蜂膠滴在水裡一點都不溶解,有漂浮物在水上,有的像油脂,有的甚至黏在杯子壁上,顏色呈黑色,說明溶解性不好,自然吸收就不會很好。
不下流
滴1滴蜂膠內容物在白紙上(信紙、面紙),擱置數分鐘後,觀察其變化:
內容物不易滲開,數小時後還是成型物,這證明含膠量較高;擴散較大,沒有成型物全是液體,則證明含膠量極低。
*如果想知道蜂膠或黃酮類化合物的具體含量數值,應送到法定檢測機構進行儀器定量分析。
最後,選購蜂膠產品時還要注意「三看」。
一看「批號」:蜂膠必須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批文號才可以生產銷售,並要求使用「小藍帽」標識。所以消費者選購蜂膠時,應選擇「健字號」,也就是標有「小藍帽」的蜂膠產品。
二看「功能」:國家衛生部對蜂膠的批准功能有三項:調節血脂、調節血糖、調節免疫,消費者需要認真查看。
三看「企業」 一定要選擇國家權威認證、實力雄厚、原料可靠、經營年限較長、口碑良好的企業,才能讓自己的健康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