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手是假髮票,右手是真發票。我現在用白紙摩擦發票代碼和字符區域,大家可以看見,真發票因為有防偽油墨,發票和白紙上都有紅色的擦痕,但假髮票就什麼都沒有。」在長壽區稅務局開展的消費者權益日專題活動現場,第三稅務所四級主辦徐子斌講解着紙質發票真偽的鑒別方法,引導納稅人維護合法權益。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重慶稅務系統以發票相關的稅法知識為主線,對消費者關心的熱點話題進行了稅法宣傳。
「我們很少收到紙質發票了,那電子發票怎樣才能識別真偽呢?」重慶天天來超市的老闆彭文勝現場提出了疑問。
「紙質發票或電子發票驗偽最方便的一個方式,就是登陸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台,在輸入發票代碼、號碼等基本票面信息後,就可以查驗到增值稅發票真假。」徐子斌表示,市民如果收到了假髮票,可以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舉報或登陸重慶市稅務局官方網站,點擊「互動交流」欄目里的「稅收違法行為檢舉」進行線上舉報。

除了開假髮票,商家拒絕開發票也是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侵犯。
3月1日,銅梁區稅務局12366納稅服務熱線就接到了市民黃先生舉報商家拒絕開發票的電話。
「酒店人員說只能開當年發生業務的發票,跨年了就不給開票了。」黃先生介紹,去年12月在某酒店消費了1600餘元,當時並沒有索要發票,近日聯繫酒店要求提供發票被拒絕。
稅務人員接到舉報後,當天就聯繫上了該酒店,對酒店人員普及了有關稅法知識,並責令其儘快糾正違法行為。第二天,黃先生就收到了酒店補開的發票。

在武隆區稅務局以「發票維權您做主」為主題的消費者權益日專題活動現場,稅務人員將「發票維權小貼士」的普法小冊子分發給了現場市民。
「不要發票,價格可以給你打折。」
「享受團購優惠價格的不能開發票。」
「發票用完了,沒法開票。」
……
稅務人員列舉商家拒開發票的慣用「套路」,並結合如何鑒別虛假髮票、識破「退稅騙局」等內容進行現場講解。
重慶市稅務局提醒,只要發生了消費行為,不受消費金額、方式的限制,消費者都有權利讓出售方開具發票,出售方以任何理由拒開發票或開具假髮票的行為都屬於違法行為。消費者索取發票的行為,保護了國家的稅收、社會經濟的秩序,同時在發生質量等售後問題時,發票作為消費行為的重要憑證,能幫助消費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