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2022年11月01日20:45:15 熱門 1894

10年前,中國手機的半壁江山,被蘋果牢牢攫住。當時,一部蘋果5的價格相當於一台成色尚好的電視機,對於此,很多人表示「貴有貴的道理」。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但是,動不動就賣幾千上萬的手機們,其實大部分都是在中國代工廠生產的。

這是一條早就不再隱秘的產業鏈,小到螺絲釘,大到機殼、機身,都可以在深圳的廠房內批量生產、加工,再組裝、貼標,最後裝箱,銷往全世界各地。

市場上還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每7部蘋果手機,就有一部生產自富士康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富士康,這家從手機零配件生產起家的台企,在創立後的短短3年內,就做到了營收10個億的體量,還幾乎壟斷了包括蘋果在內的全球手機代工行業。

它的創始人郭台銘更是當眾放話:中國離不開富士康,富士康在一日,大陸就「有飯吃」。

然而,他完全錯誤預估了國內的手機市場,也不清楚富士康能成功的根本原因,自然,當世界經濟形勢發生劇變時,富士康也終將成為時代的眼淚。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那麼,郭台銘是如何從0到1創辦了富士康,又是如何將富士康引向不確定的未來的呢?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從「塑料大王」到「手機大王」,富士康的雛形初現

1950年,郭台銘出生在中國台灣,他跟着父親的祖籍,是山西晉城人。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不過,郭台銘對大陸的感情很複雜。

故鄉在他心裏,就是地圖上的一個小點。這個小點始終牽動着父親的心,卻吸引不了郭台銘。他不痛不癢地聽父親憶苦思甜,卻絲毫沒有想要回去看一眼的意思。

直到多年後,他第一次來到深圳,才真正認識到這片蘊含潛力的土地。

郭台銘的前半生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按部就班讀書,然後當兵,轉業回來後進廠里上班,結果碰到了一生摯愛,兩人情投意合、墜入愛河。

不過,郭台銘的摯愛並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名香港巨富的女兒。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這名巨富身家已經超過了600億,而郭家連人家的零頭都夠不上。因此,不但巨富不願意,郭台銘的父親也打怵,覺得自家兒子高攀了人家。

但郭台銘不樂意,他覺得自己雖然現在沒什麼錢,不代表未來也沒錢。所以,他告訴白富美女朋友,只要對他郭台銘有信心,總有一天會讓她做闊太太的。

女朋友聽完大受感動,鐵了心要跟着郭台銘,甚至不惜和家裡大吵一架。

而郭台銘確實也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他把廠里的工作辭掉後,下海創辦了第一家公司。從塑料製品做起,再到生產黑白電視機組件,郭台銘都展現出了經商的絕佳天賦。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而他的塑料工廠也開始回本,正是在這一年,他實現了事業和愛情的雙豐收。

然而,郭台銘的目標並沒有止步於此,他將目光瞄準了當時很少有人去做的精密工業,並且毫不客氣地投了1600萬進去,研究計算機線纜裝配。

這筆錢最終被市場證明投對了。郭台銘的精密組件廠很快將分公司開到了美國,但美國人不懂漢語,還需要一個響亮的名字,富士康(FOXCONN)應運而生。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後來還有人考古,為什麼要起這樣一個名字?最貼近的解釋是,郭台銘認為經商就要像狐狸(fox)一樣聰明,而富士康一開始就是做連接器(connector)起家的。

無論郭台銘出於何種原因,但屬於富士康的時代正在來臨。

1988年,富士康的員工數已經超過1000人,營收達到了10億元。同一年,郭台銘做出遷廠深圳的決定,並且光速地買下了龍華鎮的1000畝地。

就在這片雜草叢生的荒地上,富士康的廠房拔地而起,一台台生產儀器被搬運進來,生產、加工、組裝,隨處可見身着員工服的人,一座現代化的工業園已經初現雛形。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把工廠當成練兵場,九個月之內員工接連「13跳」

富士康的成功是史無前例的。

因着手機通訊的普及,原本專註電腦領域的富士康轉向手機代工的賽道。這兩者之間的相通性,讓富士康幾乎沒什麼過渡期,就恢復了巔峰時期的生產速度。

當時,富士康出品的產品,就是靠着效率高、質量好兩塊牌子。

所以,當蘋果的喬布斯第一次見到富士康代工的摩托羅拉手機時,就已經心動了。一向以吹毛求疵著稱的他認為自己找到了知音。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後來的發展,應該大家都不陌生——富士康拿下了蘋果近乎壟斷的代工權。

或許,我們可以把這當成喬布斯與郭台銘兩人之間的商業交易:喬布斯追求產品的品質,而郭台銘同樣需要一個有巨大市場的品牌為富士康背書。最終兩人都得償所願。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接下蘋果手機代工任務後的郭台銘,更加春風得意。

從蘋果1代開始,幾乎每一部新品上市都會引發人們的哄搶,還有很多「果粉」每逢新品發售,都要更換一部手機,換機速度堪比換衣服。

這樣的高頻率帶來的是生產線上高負荷的工作量,而富士康高收益的背後,都是由幾十萬名中國員工們支撐起來的。

最普通的一名一線員工,一天最多能睡四到五個小時,更有甚者,連軸工作好幾天後,依舊得不到適當的休息。這種場景,在富士康里隨處可見。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不過,郭台銘並不覺得自己在剝削員工,相反,他認為富士康給大陸人帶來了「福報」。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陸幾乎沒有什麼手機代工企業,富士康的出現剛好填補了這一塊空缺,還給當地創造了可觀的GDP總量,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看似一片祥和的背後,其實潛藏着巨大的危機和矛盾。

從2010年初開始,連續九個月,富士康不斷有員工從工廠樓頂一躍而下,即使郭台銘親自到廠區現場蹲守,也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第12跳和第13跳之間僅僅間隔了幾個小時,最終,郭台銘不得不簡單粗暴地將富士康的宿舍樓外全部裝上鐵絲網,以求不要有人再跳樓。

當時,網上盛傳的一段「30名五台山高僧做法」視頻,引發了公眾嘩然。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直到這時,所有人才認真思考富士康到底怎麼了?高效率和高質量犧牲的又是什麼?

扯開軍事化管理這塊「遮羞布」,富士康就像一座運轉精細的機器,每一個員工都是機器上的一個零件,即使零件壞了,在郭台銘的理念里,也可以重新再換一個。

所以,這一時期,富士康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社會聲譽也是毀譽參半。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轉移生產線,「加註」印度市場,卻頻頻出現「水土不服」

富士康在大陸深耕了十幾年,逐漸顯現出疲態來。

這一點和它綁定蘋果的商業策略離不開關係。最開始,喬布斯選址中國,看重的便是彼時國內低廉的勞動力,可隨着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不再是蘋果的「香餑餑」了。

接連撤掉中國的八條生產線後,富士康也跟在蘋果後面蠢蠢欲動。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不過,代工的生意還是要做,在郭台銘看來,富士康最好的出路在東南亞,所以,這邊中國在撤廠,另一邊的越南和印度已經大張旗鼓地開始投資建廠了。

光是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一個小工廠,富士康就砸了10億美元進去。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甚至於,連很多媒體頭條都在吹噓,郭台銘將要再復刻深圳的傳奇。但是,他們都忘記了,富士康在國內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中國人本身的吃苦耐勞。

拋開印度的國情不談,富士康想要將中國的那一套做法移植過去就要吃不少苦頭。

首先,印度人根本就不接受加班,更不可能聽從富士康的軍事化管理。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很多富士康的管理者去到印度後,發現制度變得不好用了。明明規定好了上班時間,但總有人找借口不按時到崗,摸魚偷懶的人也不在少數。

再加上印度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往往中國一個周期的培訓,到了印度得花上兩倍的時間,但培訓的效果卻至少要打一半折扣。

同時,印度的市場也不如國內,很多人連生活溫飽都顧不上,哪來的錢買蘋果手機。

這些問題一連串地出現在郭台銘面前,富士康苦苦支撐了8個月後,事情變得更糟糕了。

2021年4月,印度被曝出大規模的疫情,在公共醫療追不上感染人數的情況下,大批量的工廠工人出現了密接感染,其中,泰米爾納德邦就是疫情的重災區。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在這期間,富士康始終硬撐着不肯關廠,但再大的賺錢決心也抵不過病毒的威脅。

5月12日,富士康已感染的工人數就超過了100人,密接人員更是數不勝數。迫於巨大的輿論壓力,郭台銘不得不宣布關停印度工廠,內部人員只出不進。

與此同時,富士康的鄭州工廠發佈了一條從沒有的新規:

「新員工若工作90天且到崗不少於55天,將得到公司獎勵的7500元獎金。」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如今後悔莫及 - 天天要聞

不少人將這一舉動看做是郭台銘的「自救」,畢竟印度這邊距離正式復工依然遙遙無期,如果再丟掉了中國市場,那可不正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嗎?

從郭台銘這一系列舉動可以看出,作為一個商人,他十分出色,不過在對市場環境和行業未來的認知上,他卻欠缺了一點身為中國人的底氣。

富士康的成功,並不是靠一人一廠,而是靠着千千萬萬的員工和管理者,以及背靠我們日益強大的國家,才能從一個小型代工廠成為享譽全球的「世界工廠」。

不知道,當郭台銘回想過去,是否會對那一句「中國大陸離不開富士康」感到汗顏。

恰恰相反,離不開中國的,正是趕上改革開放、時代發展紅利期的富士康,如果郭台銘仍然執迷不悟,那麼他與富士康的未來必然還會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END-

作者:何予遙

編輯:青草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在鶴崗花4萬買房的年輕人:工資1800,喝不到咖啡,交不起暖氣費

2000年,瀋陽黑幫劉湧入獄,14名律師幫他減刑,最終結局如何?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