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行各業都深受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下,許多工廠的訂單量呈現直線下降趨勢,部分小型工廠甚至面臨倒閉。不僅如此,一年一度的訂單旺季無法如期而至。為了維持業務的正常運轉,許多工廠只能通過降低薪資水平等方式節約成本。這種現象在全國排名第一的代工企業龍頭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關於富士康迎來「離職潮」的消息引發人們的熱議,但是內行人卻認為富士康遇到的「麻煩」才剛剛開始,郭台銘也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富士康迎來「離職潮」,由於工資太低選擇離職。為了公司的正常運作,大部分企業和工廠開始節約成本。由於工資低下,許多員工紛紛選擇離職,這種情況給富士康的產業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關於外界傳來的河南鄭州富士康廠區大量員工紛紛辭職走人,富士康迎來了員工的「離職潮」消息,郭台銘也只能接受現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富士康的工資水平太低,員工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只有兩三千。在物價、房價等不斷上漲的時代下,兩三千元只能勉強地承擔整個家庭的日常開銷,而且需要勤儉節約。
正是因為如此,許多員工因為無法忍受工資低下而選擇離職。又因為富士康廠區的大部分原材料無法及時到達,導致員工們無法正常加班。一旦沒有加班,員工們每個月的工資就只有兩三千。儘管市場一直強調富士康的薪資待遇良好,但是這些都需要建立在加班的基礎上。如果員工們無法加班,因為工資低下選擇離職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富士康卻否認了「離職潮」這個消息的真實性,並且表示富士康園區的現存人力與同期相比增長了20%左右。
富士康的「麻煩」剛剛開始,蘋果銷量大幅下跌。眾所周知,富士康之所以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主要是因為蘋果公司提供的大量訂單。但是,蘋果手機銷量在公共衛生事件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根據統計數據顯示,蘋果手機4月份的銷量與同期相比下降了77%,與上期數量相比下降了56%。作為富士康的重要客戶,蘋果手機銷量的下降對於富士康的發展肯定是不利的。根據短期的市場趨勢進行分析,蘋果公司的手機銷量短時間無法大幅增長。但實際上,全球各個智能手機市場都在「萎縮」
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與同期相比下降了10.6%。對於這種情況,業內人士認為富士康的「麻煩」只是剛剛開始而已。蘋果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已經進入我國市場,並且獲得了大量財富。作為蘋果公司的主要市場,首席執行官庫克卻決定轉移部分生產線至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市場,但是因為當地的員工不願加班,原材料價格十分昂貴,加上特殊事件導致印度、越南市場的代工廠面臨停工停產,這些情況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蘋果公司的發展。
覆水難收,重新回到大陸的富士康陷入尷尬局面。而作為蘋果公司的御用代工廠商,富士康十分依賴蘋果公司的訂單。因此,蘋果手機銷量的大幅下降對於富士康而言,顯然是一個壞消息。但除了訂單不斷減少之外,富士康迎來了一位強勁的競爭對手——比亞迪,目前正在爭奪富士康的市場份額。不過,以前的富士康一直都看不上比亞迪,只是因為業界一直在傳言富士康即將離開我國市場,所以比亞迪開始掠奪富士康在市場上佔據的份額。除此之外,富士康的創始人郭台銘不惜花費巨額資金在印度、越南等地投資建設工廠。
本來以為東南亞國家的人工成本較為低廉,卻不曾想過原材料的進口價格十分昂貴,而且東南亞地區的工人都不願加班,所以富士康壓根就無法節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郭台銘再次把發展目光放在大陸市場,因為我國的供應鏈、基礎設施等十分完善,加上我國員工們比較勤奮刻苦,懂得吃苦耐勞。但可謂「覆水難收」,曾經大張旗鼓選擇離開的郭台銘雖然確定了發展重心,並且重新回到大陸市場,但是國人開始排斥富士康,這種現象讓富士康陷入一個十分尷尬的局面。
總結
富士康的「麻煩」只是剛剛開始,由於員工無法加班、工資太低等因素,富士康出現了「離職潮」 現象。儘管富士康已經出面否認這則消息的真實性,但是對於一家代工巨頭而言,出現此類消息對自身的發展是不利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