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畢陸名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比較嚴峻。據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11日通報,4月10日22時-4月11日5時,杭州新增9例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此外,遼寧大連緊急通告:一學生陽性,原定4月11日初三、高三返校複課暫緩。

遼寧大連緊急通告:一學生陽性
「大連發佈」微信公眾號11日消息,大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總指揮部發佈緊急通告稱,在4月10日返校復學例行核酸檢測中,甘井子區初三一名學生檢測結果呈陽性,流調排查管控工作正在進行中。經研判,大連市原定4月11日初三、高三返校複課暫緩,具體時間待通知。

圖片來源:新華社
杭州新增9例無癥狀感染者
據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11日消息,4月10日22時-4月11日5時,杭州新增9例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
無癥狀感染者1:現住址為餘杭區良渚街道良渚村,為4月8日報告無癥狀者感染者2的密切接觸者,在集中隔離點檢出。
無癥狀感染者2-8:現住址均為餘杭區良渚街道儲運路工地宿舍,均為4月8日報告無癥狀者感染者2的密切接觸者,在集中隔離點檢出。
無癥狀感染者9:外省疫情重點地區來杭人員,抵達城站後即納入管控,在集中隔離點檢出。
目前以上人員均已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隔離,情況穩定。
涉及到我市範圍內的公共場所如下:
4月5日,早餐店(餘杭區柵庄橋穿過疏港公路第一家)、向城飯店(餘杭區棕櫚路821號)。
4月6日,早餐店(餘杭區柵庄橋穿過疏港公路第一家)。
4月9日,K1805(4車廂)、城站負一樓候車大廳公廁。
與上述活動軌跡有時空交集的人員,請立即向所在社區(村)報告,配合落實相應疫情管控措施。
太倉市對瀋海高速G15以東市域範圍同步實施靜態管理
「蘇州發佈」微信公眾號11日援引太倉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消息,根據當前太倉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堅決阻斷新冠病毒疫情傳播鏈條,經疾控專家研判,自4月11日6時至4月17日12時在瀋海高速G15以東市域範圍同步實施靜態管理,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讓城市靜下來、停下來。
全市廣大市民要充分認識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的複雜性、艱巨性、反覆性,主動參與區域核酸檢測,切實做好個人健康防護,齊心協力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圖片來源:新華社

太倉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24號通告
根據當前太倉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堅決阻斷新冠病毒疫情傳播鏈條,切實保護全體市民生命健康,經疾控專家研判,自4月11日6時至4月17日12時在G15以東市域範圍同步實施靜態管理。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市民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各居民小區(村)按照「足不出小區(村)、非必要不出戶、嚴禁聚集」的要求,實施靜態管理,外來人員和車輛非必須不得進入。所有小區實行「一門一崗」,嚴格查驗所有出入小區人員。集宿區參照居民小區管理。
(二)市民按各區鎮指定的時間地點參加核酸檢測,對不參加核酸檢測人員的健康碼賦「黃碼」。非必要不離太,確有特殊需要的持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向社區(村)報備。
(三)市級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除承擔防疫任務、保障基本運轉的人員外,均實行居家辦公,或就地轉為社區(村)志願者,向居住地所在村(居)委會報到,全面參加社區(村)防疫服務工作。
(四)因工作需要的醫務人員、防疫人員、公安幹警等憑應急通行證出行。
(五)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運行的水、電、燃油、燃氣、通訊、環衛、物業、糧油肉菜供應、快遞外賣等公共服務類企業正常運行,必要工作人員憑應急通行證出行。
(六)原則上市域內企業一律停業,期間不能上班的,不做曠工處理。對於確需生產的企業,須經各區鎮疫情防控指揮部審批,實行閉環管理,嚴格落實企業防疫主體責任,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七)除保障市民基本需要、具備條件的農貿市場、超市、藥店、醫療機構、指定餐飲類企業(僅提供外賣)外,所有經營性場所停止營業。上述場所須嚴格測溫、掃場所碼,查驗健康碼、行程碼及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封控區、管控區內由社區(村)配送生活物資。其他區域原則上每兩天每戶一人可憑證出門採購物資。
(八)除保障城市運行的救護、消防、物資保障、快遞外賣、環衛保潔等車輛外,其它車輛非必要不上路。
(九)市民有就醫購葯需求的,請向所在的社區(村)報備,憑應急通行證就醫。有急救類需求的,可直接聯繫120電話,由120急救車轉運至相關的醫療機構。黃碼人員就診請至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沙溪人民醫院黃碼定點醫院。
(十)市民如有困難可及時聯繫所在區鎮、撥打12345市民熱線,或通過「太倉發佈」「太倉融媒」微信公眾號線上提交訴求。市、區鎮兩級已建立專門服務保障隊伍,及時響應市民各類訴求。
(十一)公交、的士、網約車、公共單車等暫停運營。
(十二)高三年級繼續實行嚴格封閉管理教學,初三年級開展線上教學。
只有「靜下來」才有利於斬斷病毒傳播。請廣大市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克服各項困難,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和個人防護,密切關注疫情動態,不添亂、不僥倖、不傳謠、不信謠,堅定信心、凝心聚力、協同發力,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