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亞洲最佳50餐廳頒獎禮首次移師中國澳門,在今年這場亞洲餐廳界奧斯卡上,50家獲獎餐廳中的47位主廚都來到現場,是名副其實的美食盛會。諸多懸念塵埃落定。
目前位於曼谷的這家Gaggan,連續四年保持在第一名的位置。對於主辦方是聖培露和普娜的這份榜單,很多業內人士也不完全贊同。
來看看我們中國餐廳這次的成績。香港Amber(第七名)連續第三年榮獲中國最佳餐廳獎項。另有多家香港餐廳入圍,包括持續榜上有名的8 ½ Otto e Mezzo Bombana(第13名)、Ta Vie旅(晉陞17名至第16位)、龍景軒(第24位)及Ronin(第41位)。
名單新上榜的餐廳包括Neighborhood(第32位)及Belon(第40位);Caprice亦重新上榜位列第46位。香港大班樓(第22位)及台北Mume(第18位)雙雙躍升25個名次,共同奪得最佳進步獎。澳門地區排名最高的是譽瓏軒(第35位),而中國大陸入圍餐廳包括上海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第八位)及福和慧(第30位)。
隨着米其林版圖不斷擴張,地方餐廳榜單的強勢以及各類旅行指南層出不窮,關於這張榜單的爭議也沒有停止過。蔡瀾是這麼說的:「所有的餐厛排行榜都是主辦單位的低㣲口味,眼光窄小。就最近的礦泉水食評:所選的印度和斯里蘭卡日本食肆,大家都知道最重食材,怎可能天天運到?又沒有香港人的消費能力,天氣又熱,什麼好食材都不新鮮了。首爾的Mingles比正宗的新羅酒店韓食的地位更高,認明食評食水準之低,已達到可笑的地步了。」
擺盤做意境無可厚非,但是榜單畢竟只是參考,不可全信。無論如何還是來看一下完整的餐廳排名吧。
No.1
GAGGAN(泰國曼谷,年度最佳餐廳)
No.2
DEN(日本東京,日本最佳餐廳)
No.3
FLORILEGE(日本東京)
No.4~10
SUHRING(4. 泰國曼谷)
ODETTE(5. 新加坡,新加坡最佳餐廳)
NARISAWA(6. 日本東京)
AMBER(7. 中國香港,中國最佳餐廳)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8. 中國上海,待客藝術獎)
龍吟(9. 日本東京)
NAHM(10. 泰國曼谷)
No.11~20
MINGLES(11. 韓國首爾,韓國最佳餐廳)
BURNT ENDS(12. 新加坡)
8½ OTTO E MEZZO BOMBANA(13. 中國香港)
LE DU(14. 泰國曼谷)
(15. 中國台北,台北最佳餐廳)
TA VIE(16. 中國香港)
LA CIME(17. 日本大阪,新上榜,最佳新上榜餐廳)
(18. 中國台北,進步最快獎)
(19. 印度新德里,印度最佳餐廳)
L'EFFERVESCENCE(20. 日本東京,最佳可持續餐廳)
No.21~30
LOCAVORE(21.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印度尼西亞最佳餐廳)
THE CHAIRMAN(22. 中國香港,進步最快獎)
WAKU GHIN(23. 新加坡)
龍景軒(24. 中國香港)
MINISTRY OF CRAB(25. 斯里蘭卡科倫坡,斯里蘭卡最佳餐廳)
JUNGSIK(26. 韓國首爾)
SUSHI SAITO(27. 日本東京)
IL RISTORANTE - LUCA FANTIN(28. 日本東京,新上榜)
LES AMIS(29. 新加坡)
福和慧(30. 中國上海)
No.31~40
PASTE(31. 泰國曼谷,新上榜)
NEIGHBORHOOD(32. 中國香港,新上榜)
EAT ME(33. 泰國曼谷)
HAJIME(34. 日本大阪)
譽瓏軒(35. 中國澳門)
CORNER HOUSE(36. 新加坡)
BO. LAN(37. 泰國曼谷)
QUINTESSENCE(38. 日本東京)
ISSAYA SIAMESE CLUB(39. 泰國曼谷)
BELON(40. 中國香港,新上榜)
No.41~50
RONIN(41. 中國香港)
TOCTOC(42. 韓國首爾,新上榜)
THE DINING ROOM AT THE HOUSE OF SATHORN(43. 泰國曼谷)
JAAN(44. 新加坡)
NIHONBASHI(45. 斯里蘭卡科倫坡)
CAPRICE(46. 中國香港,重新上榜)
祥雲龍吟(47. 中國台北,新上榜)
LA MAISON DE LA NATURE GOH(48. 日本福岡,重新上榜)
WASABI BY MORIMOTO(49. 印度,孟買)
WHITEGRASS(50. 新加坡,新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