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晚上,浙江寧波的小費兄弟,照例發來短訊,給板凳拜年。整整10年了,一年都沒落下過。
其實,板凳和小費只是一面之緣,在一起的時間,總共不到28個小時。但那絕對是所有經歷過的人,刻骨銘心的28個小時。
小費與板凳的春節拜年短訊
一切都緣於2010年10月的那次台灣之行,緣於10月21日的那場颱風鯰魚(台灣叫梅姬),緣於因為颱風而引發的蘇花公路坍塌。10年了,板凳總能想起,卻又實在不願、不忍想起。每當想起,都是使勁晃晃頭,馬上轉移注意力。
去年10月,在事故過去整整10年之際,板凳就想寫點兒東西,定格一下這個特殊的日子,紀念一下那些瞬間就走了的人。但猶豫再三,還是作罷。這次,因為小費的短訊,整整10年的拜年短訊,終於決定,還是寫出來吧。既是對自己這10年心結的交代,更是對當年瞬間走了的20名大陸同胞的遙寄。
2010年,正是兩岸關係較好,赴台游最火的時期。板凳的台灣行,走的是最普遍也最流行的環形路線。即,從台北出發,到台北結束的環線。到了10月21日,按計劃,只剩下兩天的行程了。當天的計劃是,從花蓮出發,中午在蘇澳吃飯,然後趕往台北,晚上游士林夜市;第二天上午,在台北看士林官邸和台北故宮,午飯後赴桃園機場,落地廣州。
那曾想,因為這個名叫鯰魚的颱風,一切都改變了。其實,當天有颱風,大家都知道,電視里早有報道。但是,旅行社怎麼安排,大家就怎麼跟着走,都沒往心裏去。事後,很多人指責,明明知道蘇花公路在颱風天氣經常坍塌、滑坡,經常出事故,號稱「最美死亡公路」,當天,為什麼還安排這麼多團隊繼續前行?但是,都已經於事無補了。
當天的行程,板凳記得非常清楚。早上出發,先去了一家專門賣珊瑚的店,名字沒記住。只記得,院子很大,停了好多旅遊大巴。賣場入口處,是一幅很大的蔣夫人戴着珊瑚的宣傳畫。大約在店裡逛了個把小時,包括板凳在內,大家或多或少,都買了一些。買完出來,上車要出發了,卻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事情是這樣的。上車後,同行的一位姐姐,買了一個珊瑚墜,給大家看。這時候,另一位姐姐,說了一句,我也買了同樣的,給了一個外包裝袋,挺漂亮的,你的怎麼沒給?於是,倆人就在大家的注目下,跑回店裡,要了一個包裝袋。前後不過三兩分鐘。事後,大家都說,也許正是這一不經意間的小插曲,不經意間的三兩分鐘,救了全車人的命。
再出發,時間沒多久,就是清水斷崖。這時候雨已經下起來了,司機就沒停車,但在導遊的指引下,大家隔着車窗戶,望着外面的太平洋,每個人都覺得實在是太美了,不斷有人歡呼。
過了清水斷崖,雨越下越大,路面上很快就積水橫流了。加之,蘇花公路彎路特多,總感覺,司機這車開得很快,而且是越來越快。一邊是高山絕壁,一邊是太平洋,大家多少都有些慌。甚至,還有人喊着,讓司機慢點開。
大雨中,全速衝過最危險路段,車子駛過,路面上都起浪了
事後想起來,才明白,司機太有經驗了。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有危險,路上不光不能停車,而且必須快速衝過危險路段。事故發生後,回頭看報道,才知道,那台珠海遊客乘坐的、被落石砸中、墜入太平洋的旅遊車,出事的地點,正是我們剛剛全速衝過的路段。而且是,距離我們衝過去的時間,大概也就那麼兩三分鐘。
車先是玩命似地往前開,突然又停下來了。大家站起來一看,前面,正對着一個右拐彎,山上流下來的水,已經成小河了。再往拐彎的右邊一看,前方不遠處已經停了幾台車,顯然是,通行受阻。司機觀察了一下地形,說了一句,大家別站着看了,坐穩了,要倒車了。有人問,為什麼?司機指了指窗外,說,左側全是砌的護坡,這裡不安全。車倒了兩百米左右,恰好是一個停車休息點,我們的車就停在旁邊了。
前方拐彎處緊急停車,司機正在倒車
後來的事實證明,不是我們命大,而是,所有的人都應該感謝司機的經驗。我們後來的停車位置,處於台九線114公里處,恰恰就是最後所有被困人員,乘坐直升機脫困的地點。而前方我們首次緊急停車的地點,距離北京小領隊和台灣司機遇難的那台旅遊車,距離也就不到三百米。如果不停車,跟着拐過彎去了,後果就很難講了。後來查看照片拍攝時間,第一次停車時間是,上午11時38分。
車停穩了,剩下的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等。只不過,當時,誰也沒想到,這一等,就等了28個小時。
後來,看新聞報道,當時,由於前後均出現公路坍塌和滑坡,在這短短的兩公里零一百米(台九線113+500至115+600)的路段上,包括台灣當地人和大陸遊客,共困了32台車、406人,其中大陸遊客和領隊269人(包括沒了的20人)。
當時,颱風正猛,大雨如注。大家待在車裡,都不知道外面的情況,議論紛紛。拿出地圖問導遊,導遊的答覆是,距離我們計劃中的午餐地蘇澳,很近了。其他的,他和大家一樣,誰也說不清楚。這時候,後面跟上來的車輛,陸陸續續,也都停到了我們所在的地方,停車場及前後公路上,大約有20多台車。
接近下午兩點,大家都飢腸轆轆的。雖然心存僥倖,但已經意識到,一時半會兒,路是不可能通了,都不怎麼說話了。領隊的大姐,把自己的食品,拿出來分給大家,每人吃一口。這一舉動,感染了所有人。多數人都自發地,把前段行程中買的、準備送親朋好友的台灣特產,拿出來,交給大姐,由大姐統一分配。大家在潛意識中,已經做好長久準備了。
下午將近兩點半,板凳站在前風檔後面,和幾位遊客正往外看,一位遊客突然驚呼,山體滑坡了,板凳沿他手指的右前方望去,果然,眼瞅着,連山帶樹滑下來了。
山體滑坡後,有人冒雨向我們走來。前方盡頭,就是我們最初的緊急停車點,拐彎處的路已經被泥沙阻斷了
不大一會兒,就看到前面有人冒着大雨,往我們這邊走。剛開始是,幾個人,後來,越來越多,前前後後,應該有五六十人。其中,還有的人受傷了,由別人扶着走。這些人,走到集中停車點,分頭上了停在這裡的旅遊車。我們車上,也上來七八個人。其中,就有浙江寧波的小費小兩口。
棄車走來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就有小費小兩口
一打聽才知道,我們第一次緊急停車的那個拐彎處,由於被山上沖瀉而下的水流沖壞了,跑在我們前面被困車輛,想倒車也倒不回來了。雨越下越大,有山體滑坡下來,車裡太不安全了。也許,我說的是也許,正是我們看到的那個山體滑坡,砸中了北京小領隊所在的那輛車,致使有人受傷,有人遇難。車裡的人逃出來,也引發了附近車輛上的人員,一起棄車保命了。
第二天雨停之後,拍攝的右前方滑坡地段,車上的遊客全棄車了
小費當年也就30出頭,長得挺精神,他愛人也很漂亮。上車後,找了個位置坐下來,離我不遠。印象中,除了剛上車向大家表示感謝外,兩口子都不說話。尤其是他愛人,靠窗坐着,眼睛盯着窗外,自始至終,就沒聽她說過話。小費坐在旁邊,拉着她的手,不時地輕輕拍一拍,安慰一下。
一直到晚上九點,大雨始終未停。到了和家人通話的時間了,板凳打開手機,撥通了家裡電話,女兒接的,聊了幾分鐘,怕她娘倆擔心,對當時的境況隻字未提。事後,女兒說起那個電話,說,老爹子,你真能沉住氣,一點兒都沒聽出來有任何異常。
之所以說打開手機,是因為,五六點鐘的時候,領隊大姐心細,已經囑咐大家關機了,全隊只保留一部手機開機,保證緊急情況下,能和外部溝通。十年前,還沒有用充電寶的習慣,每天都是在酒店給手機充滿電,每人最多再帶一塊備用電池。由於根本無法預測會困多久,保證通訊暢通,是十分必要也是必須的。
黑夜來臨了,外面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多數人都閉着眼睛,聽着外面的風聲雨聲,沒人說話,也沒人走動。大風把旅遊車颳得左右晃動,大家的心情也跟着來回晃動。不知不覺,板凳竟然睡著了。
半夜兩點多,搜救隊人員上來了,拿着手電查看車輛信息
半夜兩點多鐘,板凳醒來了。原來,是搜救隊員冒雨徒步上來了,車外有人拿着手電來回走,觀看車輛信息。後來,車上上來兩個人,先和司機了解了情況,然後又登記了所有人員信息。
先向司機了解情況,然後登記人員信息,時鐘清晰地顯示着2:57
看到有人上來,所有人的心情為之一松,說明有救了。登記完信息,給車裡放下一盒餅乾,領隊大姐給大家分,每人一塊。到了這時候,大家才想起來,已經很久沒吃東西了,但始終沒覺出來餓,至少板凳沒有。
之後,又是繼續等待。但是,大家的心情明顯好了起來,也都不想睡覺了。漸漸地,雨小了下來,天也亮了起來。天亮了,大家從車上下來,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活動活動筋骨。像板凳這樣的煙鬼,也總算可以出來抽顆煙了。也正是這個時候,板凳和小費才有了正面接觸。
我們乘坐的939DD,珠海那個團乘坐的是同旅行社同款車932DD
當時,板凳正在抽煙,小費就站在旁邊。很自然地,遞給小費一顆,點着了。然後,俺倆就聊上了。原來,小費小兩口是浙江寧波人,做點生意,日子還不錯。這次,也是出來溜達溜達,散散心,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事兒。他們當時棄車匆忙,所有行李全扔在了車上。包括煙,也沒帶出來。板凳當時就說,我車裡還有,給你拿盒抽吧。小費很客氣,堅決不讓,只是說,我要想抽了,找大哥要。
颱風過後的蘇花公路,往前一公里半就是珠海遊客那台車墜海的地方
當時,颱風還沒有完全過去,這雨一會兒停、一會下的,我們也就一會兒下車,一會兒上車。一來二去,一直到脫困,和小費總共在一起聊了三四回,抽了的煙,也就是五六顆。雙方感覺不錯,就互相留了電話,並歡迎以後有機會到各自的地方玩。
天空出現的第一架直升機
臨近中午,現場搜救人員把停車場靠懸崖一側較高的樹頭,鋸斷了。到了12:36分,天空出現了第一架直升機,轉了幾圈之後,慢慢地降落了。原來,鋸樹頭,是怕影響直升機降落。第一架次,首先接走的是受傷較重人員。
傷員有的被背着,有的被攙扶着,等待登機
第二個架次,運上來了食物和水,大家分頭去取用,繼續運走傷員。
之後,一個架次連着一個架次,從老人到小孩兒,再到普通遊客。到了這時候,大家已經不慌了,也不急了,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
雨中,直升機一個架次接一個架次地運走遊客
板凳是乘坐第9個架次下來的。按照要求,每人只能攜帶隨身小包一個,裝着手機、相機、證件和現金,其它行李全部留在車上,做好標記,等將來由旅行社寄回。
板凳乘坐第九個架次直升機脫困
我們登機的時間是15時41分,距離緊急停車被困,正好過去了28個小時。在直升飛機上,看着我們剛剛離開的停車點,看着滑坡路段,看着隱約可見的被困車輛,既有興奮,更是傷感。
直升飛機上,對面就是山體滑坡處,隱約可見被困車輛
不一會兒,飛到了宜蘭上空,當時的宜蘭幾乎是泡在了水裡。
幾乎泡在水裡的宜蘭
15時53分,飛行12分鐘,直升機降落在宜蘭一個體育場上,宣告我們成功脫困。
再看一眼我們乘坐的直升機
轉眼10年過去了。有了這次經歷,板凳的這10年,尤其是對人生的理解、對生活的態度,不知不覺改變了許多,淡然了許多,平靜了許多。
每當想起,不由得就會問幾個如果。如果颱風天氣不安排遊客前行,如果珠海那台車也遇到一個小插曲,如果前面那些車也都遇到一個果斷倒車的司機……可惜,生活中沒有如果。
每當想起,就會想到那個司機,那個司機的經驗。我們脫困之後,當天晚上在台北聚餐,喝了好多酒,大多數人都哭了。反正第二天就要返回了,身上的新台幣也用不上了,大家湊到一起,具體的數忘了,印象中好像是九萬多,剛不到十萬,全部交給導遊,委託他交給依然在公路上,守着車輛和大家行李的司機。後來聽說,司機自己沒要,全捐出去了。
事故過後,看報道,好長時間,蘇花公路才修通。即便通行了,大陸旅遊團隊往返蘇花公路,只讓空車上路,人員則乘坐火車往來花蓮與宜蘭,也算亡羊補牢。除自駕游外,我們也就成了最後一批乘坐旅遊大巴,踏上號稱「最美死亡公路」的遊客。
當年我們一起報名參團的9個人,有的以前就熟悉,有的只是機緣湊巧,趕到了一起。回到家鄉,大家一致決定,10月21日,從此就是我們共同的生日。每年這一天,只要有可能,大家都要聚一聚。其中,有一位前些年因病離世,我們8個人中,當時在家的,都去送了送。不知道別人怎麼想,板凳的心情很平靜,只是希望一路走好。
寧波的小費兄弟,分手之後,再沒見過面。甚至沒有他的一張照片。2011年春節,第一次收到小費的拜年短訊,板凳給他回了個電話,小費熱情地邀請去寧波做客。板凳答應了,但10年過去,卻始終沒成行。一直到今年,除了每年過年一個短訊問候,再沒有任何聯繫。我想,小費始終沒忘了他這個大哥,既是當年那幾顆煙的情份,更是對那段經歷的刻骨銘心。也許有一天,還會見面,好好喝幾杯。也許,此生再無緣相見。但板凳相信,拜年的短訊還會繼續。
正月初二,就寫到了這裡。考慮到大過年的,不想給大家添堵,又在草稿箱里放了幾天。今天是初六,明天也該上班了。現在發出來,雖然晚了點兒,但也算是板凳對當年沒了的人的一份心意。
感謝您一直讀到結尾。衷心祝願每個人都平平安安![謝謝][謝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