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說最近電影院有什麼令人興奮的事兒,必須是近期上映的《007:無暇赴死》。作為丹尼爾·克雷格演邦德的最後一部電影,眾多粉絲盼星星盼月亮盼了一年多,可算是等到了這部集帥哥、美女、豪車、槍戰、刺激特效與動人情懷於一體的好萊塢SSS級大片。

007電影出到第25部,稍微看過一點的兄弟姐妹們應該都熟悉套路:高科技武器、最新款豪車、絕美旅遊風光,流水的邦女郎,以及鐵打的槍管片頭。與片頭搭配的,是每一部007特有的原創主題曲,它們為即將揭幕的電影定下了基調——你永遠不會在一部丹尼爾·克雷格的邦德電影中聽到肖恩·康納利時代的主題曲。

音樂,對於007這個經久不衰59年的世界級大IP來說,佔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任何音樂家,如果參與創作007主題曲,都可以保證在音樂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從歷史上的大明星保羅·麥卡特尼、麥當娜、杜蘭杜蘭樂隊,到近幾年當紅的阿黛爾、薩姆·史密斯、以及最新的Billie Eilish,007主題曲豐富多樣的歷史帶給了我們與電影本身類似的過山車式體驗——成功、驚險、災難和驚喜。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邦德主題曲。讓我們從音樂的角度,來重新認識史上最成功的特工——007。
No Time to Die
演唱:Billie Eilish
年份:2021
出處:《007:無暇赴死》

Daniel Craig作為詹姆斯·邦德的最後一部電影《無暇赴死》,找來新生代超人氣歌手Billie Eilish獻唱,她也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007電影主題曲演唱者。這首同名主題曲由Billie Eilish與她哥哥Finneas O'Connell 共同創作,於去年全英音樂獎上首演。歌曲中碧莉毫無保留地展現了高難度高音技巧及精湛唱功。主題曲MV以黑白風格呈現,透過光線投射出 Billie Eilish 不同的角度面容,搭配預告片段詮釋其動人與憂傷意境。由於《無暇赴死》的公映檔期一拖再拖,這首歌早在電影上映之前,已經獲得第63屆格萊美最佳影視原創歌曲獎,也將是明年奧斯卡原創歌曲獎的有力競爭者。
Writing's On The Wall
演唱:Sam Smith
年份:2015
出處:《007:幽靈黨》

《Writing's On the Wall》由英國男歌手Sam Smith所演唱,是電影《007:幽靈黨》主題曲。Sam Smith想為電影中的邦德英勇的背後增添一絲脆弱而創作了這首歌,只花了20分鐘的時間便創作完成。歌曲旋律平緩,恢弘的管弦樂和歌手藍調的歌聲構成了一種深邃而悠遠的意境,堅毅里透着一股黯然。
Skyfall
演唱:Adele
年份:2012
出處:《007:大破天幕殺機》

2012年一首《Skyfall》,成為了整個007系列中唯一一首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的主題曲。Adele悠長深遠的唱腔和蕩氣迴腸的管弦配樂,讓人回想起像《金手指》《俄羅斯之戀》那個年代的經典007主題曲。
Another Way to Die
演唱:Jack White & Alicia Keys
年份:2008
出處:《007:大破量子危機》

《007: 大破量子危機》的主題曲出自一對奇妙的組合:另類搖滾才子Jack White和R&B女伶Alicia Keys。雖然歌曲本身是單一旋律的不斷重複,但Jack White激烈的吉他獨奏和Alicia Keys狂野的演唱,給人帶來了狂歡一般的聽覺享受。

You Know My Name
演唱:Chris Cornell
年份:2006
出處:《007:大戰皇家賭場》

《皇家賭場》是丹尼爾·克雷格出演的首部007電影,為了配合他的硬漢氣質,主題曲也 找來了美國創作型男歌手Chris Cornell,粗獷的嗓音配合狂野的曲風,使得這一部007徹頭徹尾都散發著濃烈的雄性荷爾蒙氣味。

Die Another Day
演唱:Madonna
年份:2006
出處:《007之擇日而亡》

這是邦德主題曲與流行電子舞曲曲風的結合,由流行偶像麥當娜演唱。跳躍的節奏和麥姐迷亂的唱腔,賦予了邦德主題曲全新的活力。

The World Is Not Enough
演唱:Garbage
年份:1999
出處:《007之黑日危機》

這也許是布魯斯南時期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首邦德主題曲了。Garbage樂隊女主唱Shirley Manson神經質的聲線在宏大的管弦樂配樂中層層迭起,將情感推向極致。

Tomorrow Never Dies
演唱:Sheryl Crow
年份:1997
出處:《007之明日帝國》

《明日帝國》的主題曲由美國搖滾女歌手Sheryl Crow演唱,她曾拿過9座格萊美獎盃。雖然與其他邦德主題曲相比,她的嗓音被詬病張力不足,但無疑依舊是大受歡迎。
GoldenEye
演唱:Tina Turner
年份:1995
出處:《007之黃金眼》

Tina Turner為007演唱的這首《GoldenEye》充滿了力量,厚實的嗓音與深邃的旋律,彷彿將邦德主題曲帶回了輝煌的70年代。
在她長達五十多年的演藝生涯中,Tina Turner創造了超過1億8000萬張的全球銷量,也被《滾石》雜誌評選為「史上最偉大的歌手」之一。
Licence To Kill
演唱:Gladys Knight
年份:1989
出處:《007之殺人執照》

Gladys Knight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福音歌手之一,這首《Licence to Kill》充滿了80年代的流行元素:合成器,成人抒情式的慢搖旋律,豐富的和聲。情感飽滿的同時卻在曲風上流於俗套。(由於曲庫缺失,只好播放翻唱版本,拉到最底的片頭集錦可以聽到原版哦)
The Living Daylights
演唱:a-ha
年份:1987
出處:《007之黎明生機》

A-ha是80年代最紅的挪威組合,也是繼ABBA、Roxette之後又一取得國際知名度的北歐音樂精英代表。1985年以一首《Take On Me》奪得包括美國、德國、挪威等全球9個國家的排行冠軍,隨後,邦德劇組就對他們拋出了橄欖枝,於是才有了這首極具歐陸舞曲風情的邦德主題曲,《The Living Daylights 》。
A View To A Kill
演唱:Duran Duran
年份:1985
出處:《007之雷霆殺機》

這是戴安娜王妃生前最喜歡的一支樂隊,也是一支在80年代紅遍了大西洋兩岸的超級樂團,風格搖擺於流行與地下之間,煽情的旋律與樂隊成員俊俏的外表使之成為當時樂壇的頭號偶像。
這首為007量身打造的《A View to A Kill》也成了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邦德主題曲之一,跳躍的律動和主唱Simon Le Bon高亢的唱腔讓人想起了迪斯科時代的榮光。
All Time High
演唱:Rita Coolidge
年份:1983
出處:《007之八爪女》

這可能是邦德主題曲中存在感最弱的一首歌了,只在英國榜排到了第75位。這首歌是典型的成人抒情曲風,溫柔的薩克斯旋律和Rita Coolidge醇厚的嗓音非常像是90年代中國西餐廳里會播的音樂,悅耳卻並不抓人。
不過這事真賴不了唱歌的人,Rita Coolidge是70-80年代美國最炙手可熱的女歌手,曾多次登上各大榜單,手握兩座格萊美。
For Your Eyes Only
演唱:Sheena Easton
年份:1981
出處:《007之最高機密》

整個80年代的歐美流行樂都蔓延着一種「口水歌」的氛圍,這首《For Your Eyes Only》充斥着類似舞曲的鋼琴伴奏,旋律俗氣得有點像音樂劇,卻相當受歡迎。

那一年,年僅22歲的蘇格蘭女歌手Sheena Easton剛剛因為一首《Morning Train》登上美國排行榜榜首,就獲得了為邦德演唱主題曲的機會,也成了唯一一位在007片頭中清晰出鏡的女歌手。
James Bond Theme
表演:John Barry & Orchestra
年份:1962
出處:《007之諾博士》

John Barry可謂是007主題曲專業戶,不但最經典的這首「邦德之歌」是出自他手,他還包辦了另外11部邦德電影的作曲,所謂的「邦德式」主題曲,也可以說就是由他定義的,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邦德經典片頭,也有一半都是他的功勞。
來源:影音新生活
文中文字和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