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余華《兄弟》中宋鋼的悲劇命運,看自愛的重要性

2022年10月30日22:17:30 熱門 1783

兄弟》於2005年首度出版,是余華爭議最大的作品。有人說《兄弟》是余華最差的作品,但余華自己卻認為,這是他寫得最好的小說。

《兄弟》是余華沉默十年後的作品。小說共分上、下兩部,講述了小鎮重組家庭中的兩兄弟李光頭和宋鋼,他們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和改革開放初期經歷種種磨難的故事。

小說中,宋鋼父親宋凡平被迫害慘死,而繼母李蘭也因病去世,只剩下毫無血緣關係的兩兄弟相依為命。在兩個時代的動蕩下,李光頭風起雲湧,躋身富豪之位。而宋鋼卻疾病纏身,窮困潦倒,最終因妻子林紅出軌李光頭,精神備受打擊,卧軌自殺。

宋鋼的悲劇讓人唏噓,難道他的命運真的無法逆轉嗎?今天我就從內因、外因、兄弟之情與愛情這三個部分來分析宋鋼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悲劇結局的。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會結合整個故事,來談談我的幾點思考。

透過余華《兄弟》中宋鋼的悲劇命運,看自愛的重要性 - 天天要聞

01 悲劇的內因:宋鋼的善良和利他主義,讓他甘願成為一個犧牲者

「從今天起,你們就是兄弟,你們要親如手足,你們要互相幫助,你們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李蘭在臨終前,把李光頭託付給宋鋼,希望他能照顧好兄弟。善良的宋鋼二話沒說便答應了,「媽媽,你放心……只剩最後一碗飯了,我會讓李光頭先吃;只剩最後一件衣服了,我會讓李光頭穿。」

失去雙親後,還年幼的宋鋼就把照顧李光頭的責任攬在身上。他對待李光頭就像是母親一樣體貼細緻,為他織毛衣,給他做飯。同時又像一個父親那樣包容,讓李光頭可以肆意玩,從頭到尾都將他視若珍寶。

宋鋼是善良的,同時他也是一個完全的利他主義者。

所謂利他主義,其實就是一種把他人利益和自我犧牲當作善的準則的倫理學流派和道德原則。利他主義者遵從「他人利益至上」的道德原則,強調「他人利益」和「自我犧牲」。

在小說中,成年後的李光頭喜歡全鎮的大美女林紅,宋鋼在心底雖然也存在着愛慕。但是,他還是一心想要成全李光頭和林紅。當李光頭知道後,故意逼迫宋鋼去跟林紅翻臉,他為了兄弟能夠娶得美人,真的那樣做了。

後來林紅對宋鋼表白,他始終猶豫不敢去接受,李光頭就是縈繞在他的心頭過不去的一道坎。直到林紅跳河,他雖然受到觸動,但還有猶豫,最後是李光頭主動提出,你們結婚吧。

不管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宋鋼始終是一個利他主義者,甘願自我犧牲。遇到事情,先想到別人,希望把好的東西都給了自己的兄弟。在本來一事無成的李光頭,成為福利廠廠長時,他把招聘書特意手寫一份作為保存。對於自己,他覺得,只要兄弟獲得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透過余華《兄弟》中宋鋼的悲劇命運,看自愛的重要性 - 天天要聞

02 悲劇的外因:宋鋼不屈服於命運,自信自尊,卻無奈沒能順應時代發展

宋鋼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人長得高大又帥氣,還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在那個時代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值得託付的男人。

可在時代變革中,李光頭成了有錢人,而宋鋼卻失業了。他不懂變通,性格又倔強,全然沒有了想法,只想有一份工作,可以養家,為的是男人的尊嚴,不想讓自己的女人太過於操心。

作為一個大男人,他能屈能伸,他嘗試過賣花,哪怕被人嘲笑。後來為了賺更多的錢,他開始出賣勞力。

在一次搬運的時候,宋鋼把自己的腰弄壞了,以至於他無法再靠勞力賺錢。但他拒絕李光頭的醫藥費,甚至為了賺錢留下一封信就離開了家。他做這些,其實都是為了林紅,為了她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生活。

本以為外出做生意能夠賺錢,卻跟上了一個騙子,自信心強的他只能硬着頭皮非要自己在外面混出一條路來。無奈在改革的洪流中他還是逐漸被淹沒,以至於到最後生活難以為繼。

有人說,宋鋼把錢看得太重了。但在我看來,宋鋼賺錢不是為了自己,所以自己染病了,也不捨得花錢醫治,選擇無視自己的身體,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反觀我們這個時代,如宋鋼這樣的人還是很多的,寧願自己受苦,也想自己家裡過得好一點。為了省錢,有病不醫治,隱忍自己。

其實這跟我們現代很多人一樣,一直在麻木工作,覺得不工作就沒有錢,但對時代缺乏真正的思考。社會的進步、環境的變化,個人需求的變化,我們都時刻得緊跟着時代發展,盲目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個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奮鬥,還要考慮時代的進程。

透過余華《兄弟》中宋鋼的悲劇命運,看自愛的重要性 - 天天要聞

03 悲劇的導火索:婚姻的無以為繼,充滿懸殊的兄弟之情,落敗於一場情愛之中

宋鋼和林紅婚姻開始的時候,還是很美好的。宋鋼的一輛永久牌單車,讓林紅坐在上面,幸福感油然而生。當兄弟落難,林紅要求他跟李光頭決裂時,他還是暗地裡接濟李光頭。

可是隨着時代變遷,宋鋼失業了,為了養家糊口,他去做苦力,無奈把自己腰弄壞了,還染上了肺病。李光頭事業成功,賺到很多錢。他卻跟着騙子周遊出外做生意,這時候他們的愛情已經搖搖欲墜了。

林紅出軌了自己的好兄弟李光頭,宋鋼內心的精神支柱敗落了,在悲苦之際,選擇了卧軌結束自己短暫的生命。

在我看來,宋鋼和林紅的愛情悲劇是必然的。宋鋼沒有跟得上時代的發展,下崗後沒有了收入,還染上了一身病。婚姻生活中,兩個人如果不能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在又瑣粹的生活中,是不會天長地久的。

李光頭憑着自己的時代觸覺成了劉鎮首富,人在貪慾面前,總會暴露出人性的醜陋。這個時候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肉體上,宋鋼都滿足不了林紅。林紅要的不僅是愛情,她更需要物質上的補給,更是肉體上的。他和林紅的愛情,始於對理想愛情主義的憧憬,卻終究落敗在現實生存的窘境中。

說到底,宋鋼和林紅的愛情,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在時代變革中,他們的婚姻生活風雨飄搖。加上,在林紅長期遭受廠長騷擾,最需要他在身邊的時候,他卻獨自離開,這些都是壓倒螞蟻的一根稻草。

在宋鋼的心裏,他愛自己的好兄弟,愛自己的妻子,唯獨不會去愛自己,所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透過余華《兄弟》中宋鋼的悲劇命運,看自愛的重要性 - 天天要聞

04 結合《兄弟》中宋鋼的悲劇人生與現實生活,我來談談對自己的啟發:

① 性格與命運的關係緊密相連

傑克·霍吉在《習慣的力量》中寫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宋鋼的命運悲劇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他的性格。當我們遇到事情時,換一種想法,可能結果會全然不同。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維方式很重要。

面對生活中的變化,常常會叫人失望。但試着把心徑擴大1毫米,也許我們就能到生活中的變化有着它積極的一面,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人生在世,學着克服性格中的劣勢,發揮性格中的優勢。讓自己心胸寬廣,遇事拿得起、放得下,這樣才能讓自己永保一種健康的心態。

② 善良,不會過時,但做人不應過於軟弱

佛說:"柔和者,自然善良。大度者,自然超脫。深遠者,自然開闊。有容者,自然喜悅。」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善良,永遠不會過時。善良,是作為一個人的美德,也是一種修養,更是一個人延續生命的力量。

善良做人,永遠不會有錯,也許會被人利用,也許會受人欺負,但相信上天不會虧待一個善良的人。

但是,善良並不是一味地去隱忍和妥協,也不是懦弱地對人對事。善良是心裏有尺,善有度,我們要懂得分清是非,懂得適當拒絕,以理服人。

透過余華《兄弟》中宋鋼的悲劇命運,看自愛的重要性 - 天天要聞

③ 人,要懂得為自己而活,學會自愛

人活在塵世間,我們要懂得為別人着想,但得為自己而活。自己快樂了,過的才是人生。身而為人,要學着喜歡自己,不要太在意別人是怎樣看自己的。其實,別人如何衡量自己,全在於自己如何衡量自己。

人活一輩子,都想真實地活着,但不是每個人、每件事都需要較真到底。真實的背後,也許隱藏着一場又一場的心痛。

一個人要有為自己而活的理念,我們都不是為他人而活的機器。肯定自己,才能讓自己充滿信念,懷着人生的目標,然後努力去實現,才不會辜負自己的生命。

總結一下:

宋鋼是一個不服於命運,有抱負的人,他善良,最大的夢想就是讓深愛的妻子過上像樣的生活。他始終履行自己的承諾,有一口吃的,都要讓兄弟李光頭吃。一個凡事都以別人先的人,無奈遭受現實重重打擊,經受時代車輪的碾壓,身心俱憊的他最終選擇卧軌來結束的生命。

讀余華的作品,猶如經歷了一場血與淚的洗禮。通過他冷靜的筆觸,對宋鋼這個溫情、質樸人物的描寫,又給人帶來一種信念,流露出人性的光芒。

「有一個人走向死亡,可是無限眷戀晚霞映照下的生活;另兩個人尋歡作樂,可是不知道落日的餘暉有多麼美麗。」宋鋼的悲劇使人感到可惜,但也表達了對那個時代的同情與痛惜,呼籲對那個時代的救贖。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