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範圍內的黃標車算是基本淘汰,相當於低於國三排放的車輛已經從貨運線上退下來,下一步就是輪到國三排放的車型。
而實際上,從2018年開始,國三貨車的淘汰、替換就開始被提上日程,在2020年達到了淘汰的巔峰,配合各地的限行、國三貨車替換補貼等措施,淘汰量達百萬級別,幾乎淘汰了大部分的國三貨車,這也是2020年重卡銷量暴漲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剩餘的部分,在2021年已經能完成全部退出市場。
○ 圖丨國六後處理
在國六排放開始逐步實施的時間段,國三車也即將走向終點,國三對於卡友來說,好像並沒有這麼遙遠,使用的時間好像也沒有這麼長,最後一批國三車距離現在也就不到8年。
很多時候,卡友們所使用的車輛,還遠未到強制報廢的時間就要被替換或者淘汰。
國三排放是何來歷
我國的重卡車型大多是參考歐洲平頭重卡來設計,這個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除了車輛產品上的參考,其實國內的排放標準也是參考歐洲的標準來制定的,這也讓歐洲重卡在早期進入中國變得更加簡單。
一不小心,話題聊遠了,那麼國內的國三排放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呢?
我國自2001年9月開始實施國一排放,隨後的2005年9月實施國二排放,三年後的2008年,國三排放標準正式實施,從國一到國三隻用了8年的時間,速度相當快了。
當時的國三排放標準,參考的是歐洲2000年左右實施的歐三排放標準,從這裡看出,當時的我們還是處於一個追趕的階段。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輕型柴油車在國標裏面指的是總質量3.5以下的柴油車,也就是皮卡、微卡之類車型,那麼對於卡友而言,所駕駛的車型從藍牌4米2輕卡到牽引車,都屬於重型柴油車,言下之意就好國三排放實施的時間是從2008年7月1日正式全面執行,截止到2013年7月1日,這天也是國四排放的正式實施的時間。
國三相比以往,技術有較大升級
國三排放實施時間維持了5年,但比目前已實施的排放執行時間都長,國四升級國五用了4年,國五升級到國六a用了4年。可能的原因是,國三相比之前的國一國二,是一個大的技術升級。
○ 圖丨高壓共軌
從國三排放實施後,國內的柴油發動機正式進入電噴時代,從原來的大泵機械式供油系統變成了電控供油系統,比以往多了泵油嘴、單體泵、高壓共軌等部件,能準確控制噴油量、噴油壓力、噴油速率和噴油正時,實現任何轉速區間都能準確供油,在發動機的油耗、污染物排放上都有更好的表現。
雖然電噴相比大泵優勢明顯,但同時技術也更複雜,而且根據很多用戶的反饋,電噴發動機在低速時的起步動力不如大泵,這對於當時普遍出現的重載運輸來說,並沒有那麼受用戶們歡迎。
其次在國三排放實施階段,廣大購買國三車的用戶還有一個尷尬之處,就是前期並沒有合格的燃油可以使用,根據資料顯示,《車用柴油(Ⅲ)》GB 19147-2009標準,也就是國三柴油標準,在2009年才正式頒佈,並於2010年10月1日實施,此時離國三排放標準實施已經過去2年多時間,在此之前,國三的機器只能使用國二甚至不到國二標準的柴油(國三柴油標準之前還不是強制性標準,而是推薦性標準)。
這也就導致2008-2010年這期間的國三機器,因為沒有合格的柴油,排放很難達標。
國三排放的實施,可以看做是一個大的技術升級,從大泵到電噴開始了電控之路,直到現在,發動機上的電子控制系統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密,在油耗和排放上也更加的嚴苛。也是從國三排放開始,國內的燃油標準變成了先於排放標準實施,提前讓更高標準的燃油上市,避免排放標準升級後無合格油可用。
每一次排放升級都伴隨着技術迭代,國三排放升級也可以看做是走向電控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國六乃至國七排放,更加強調動力系統的協作,通過整體的配合滿足動力、油耗、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可視為是又一次重大技術迭代。
但是我認為,國六a/b排放的實際實施時間會更長,應該遠超5年,畢竟歐六實施時間已經快十年了,而歐七標準還未制定好,更別提具體實施的日程,究其原因是對污染物排放的極度苛刻,誇張點形容就是潔凈度接近空氣,已經有部分乘用車廠商表示難以滿足,卡車實施起來估計要迎來一個技術大變革,而歐7應該是國內下一個排放標準的參考對象之一,可以想像技術之難。
近年來,我國的排放標準迭代速度越來越快,從快速追趕到即將齊頭並進,2013年7月才完成卡車全面國四排放,到2021年國六全面實施就已經開始提上日程,只過去了8年就完成兩次迭代,無論是技術跨度還是更新速度,遠超歐洲,只要再迭代一次,相信就能完全與歐洲接軌,甚至趕超,技術上肯定是好事,但對於普通的用戶而言,則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