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達3分鐘外賣沒送出去 「騎手」和飯店鬧不快
近來外賣送餐生意可謂炙手可熱,但送餐不及時導致的糾紛也頻繁出現。12月3日,一名送餐小哥就遇到件委屈事:送餐晚了3分鐘,顧客拒絕簽收,想退餐又被飯店拒絕……
「3日中午12點半左右的事,在三好街誠大商城附近。」知情者介紹,一名送餐小哥同時接了四張外賣訂單,當他跑完第三單時,又接了一單。由於去取第五單,結果導致第四單送達比預訂時間晚了3分鐘。對此,較真的顧客拒絕簽收。無奈,送餐小哥只好在送完第五單餐後,折返到快餐店準備退餐。沒料到,他的舉動引起快餐店老闆的憤怒,認為送餐晚了都是送餐員的錯,自己不承擔責任。他拒絕退餐不說,還強行拔掉了送餐小哥的電動車鑰匙,導致送餐小哥沒法幹活。
接警後,110民警迅速趕到事發現場。面對民警,店老闆、送餐員分別講述了自己的委屈。在民警協調下,雙方最終握手言和。「天冷了,送餐小哥也很辛苦,希望廣大顧客多理解和包容一些。」周圍群眾說。
浙江省人民醫院攜手騰訊共建互聯網+智慧醫院
12月4日,浙江省人民醫院與騰訊公司在杭州揭牌「人工智能醫學聯合實驗室」。
浙江省人民醫院是浙江規模最大的集醫療、科研、教學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之一,在浙江醫療體系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此次與騰訊公司展開合作,浙江省人民醫院加入「人工智能醫學聯合實驗室」,同時聯合4家託管醫聯體醫院和數家緊密合作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騰訊互聯網+醫療大數據研究示範基地」,開展人工智能技術在輔助診療方面的研究,推進「騰訊覓影」落地浙江。
浙江省人民醫院目前已上線「騰訊覓影」的早期食管癌輔助篩查,並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展開研究,未來還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和探索不同疾病的輔助篩查。
除了推動AI+醫療的研究和應用,浙江省人民醫院、騰訊公司與卓健科技還將攜手推進微信醫保支付、微信新農合支付等醫療支付創新服務,以及遠程門診、雙向轉診等創新模式的探索與應用,共同探索系統化、成熟化的智慧醫院整體解決方案。
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正式上線人臉識別功能
12月2日起,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正式上線人臉識別功能,現在在各大APP市場下載或更新中國銀行手機銀行客戶端就可以第一時間體驗人臉識別!
同一時間,中國銀行智能櫃檯1.0也正式升級為2.0版本,人臉識別正式進入智能櫃檯,並將在未來進行全國推廣。
此次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正式上線人臉識別技術,開四大行在手機銀行領域應用人臉識別之先河。據悉雲從科技人臉識別將首先應用於中國銀行網上銀行的自助賬戶關聯。
銀行大多業務幾乎全部需要本人到銀行辦理。銀行網點壓力大,人力成本高,用戶體驗度不佳。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裝載雲從科技人臉識別系統,將降低銀行網點辦理遠程開戶的運營成本,提高用戶體驗度。
萬芳醫院聯合HTC推出人工智能醫療服務聊天機械人
近日,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與宏達電健康醫療事業部以及北醫大合作,推出人工智能醫療服務聊天機械人,為患者提供24小時的醫療諮詢服務。
AI機械人會根據患者輸入的癥狀,建議適合看診的科室,並提供線上挂號的服務;還會提醒患者預約的看診時間,也可以查詢即時看診進度,減少等待。如果沒辦法解決需求,還提供電話專線諮詢。AI也會根據使用者的特質和所在區域,進行學習,提供越來越精準的諮詢。
HTC DeepQ健康醫療事業部總裁張智威表示,AlphaGo的成功建立在海量數據的基礎之上,但醫療資源是有限的,沒有無限多的數據,醫生也不能隨便給病人吃藥,所以把人工智能引入醫療領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萬芳醫院表示,患者在機械人上的資料將絕對保密,未來預計還會增加讓病患查詢用藥資訊、個人健康檢驗結果等功能,甚至能整合智慧病房的住院服務,也希望推廣運用到社區長照,提供遠距醫療服務。
海航科技聯手捷通華聲探索智慧航空
日前,捷通華聲與海航科技集團旗下的天海投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強強聯手,利用捷通華聲領先的全方位人工智能技術和海航集團豐富的產業場景及數據資源優勢,共同開發和探索智能語音、智能語義以及生物特徵識別等技術,在數字航旅、金融科技、新零售、智慧物流等領域的落地解決方案。
此次合作,雙方將利用靈雲全方位人工智能技術逐步探索並實現全方位AI的集成化落地應用,在智慧航空、智慧酒店、智慧旅遊和智慧金融四大領域,通過靈雲全智能客服、靈雲智能外呼機械人、智能語音播報、智能風控、智能門鎖、實體服務機械人等多維度服務的打通,使海航能夠在其實業場景運用科技手段全面變革用戶體驗,加快海航集團的數字化轉型。
未來,我們在機場、飛機上聽到的語音播放可能不再是來自人工,而是應用情感語音合成技術,模擬人聲通知航班信息、機場動態等信息。在線下的機場地面服務中,靈雲實體服務機械人能夠在機場及貴賓廳替代或協助地勤服務人員,為用戶提供諮詢解答、辦理業務、疏導人群等智能化服務。此外,雙方將共同建立「產學研」一體的全球一流人工智能實驗室,培養兼備AI頂尖技術知識和產業經驗的複合型人才,構築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
刷臉進社區 武漢警方試點人臉識別智慧門禁
武漢警方打造的能刷臉的新型智慧門禁系統正在武漢多個小區試點。這套門禁系統不僅免去了居民用鑰匙或輸密碼解鎖的繁瑣,還為警方採集重點人群動態、預防和打擊犯罪提供了新的渠道。
今年64歲的尹漢萍老人住武漢市武昌區千家街社區一座老舊居民樓。最近,她的單元樓入口進駐一位「會認人」的「鐵將軍」——一套由武漢警方打造的智慧門禁系統。每次出入,尹奶奶對着門禁攝像頭刷臉就能打開單元門,她還能在家裡用手機為訪客開門。
武漢市公安局千家街社區民警左戎說,這套門禁系統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公共安全管理系統平台,由人臉識別監控攝像頭、智能集成終端和無線傳輸設備構成,融合了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後台接入公安部門的人口信息數據平台。
據了解,每戶社區居民在社區警務室進行實名認證登記後獲得權限,可使用手機APP、人臉識別等多種方式開門。有人進門時,系統自動抓拍圖像,並傳輸給後台。
2018高校畢業生人數或創新高,AI領域年薪30萬起
眼下,各高校大型校園雙選會已經陸續啟動,2018年就業大幕拉開。據了解,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預計2018年畢業生人數將再創新高。就業市場有什麼最新動向?哪些工作比較熱門?
在西安交通大學2018屆畢業生冬季招聘會現場,來自24個省市的300多家單位攜14000多個崗位虛位以待,吸引了不同高校的4000多名學生參加。
然而,2018年碩士畢業生邱熙卻不為所動,專攻AI人工智能算法方向的他早被一家企業搶定了下來。邱熙告訴記者,今年,人工智能、移動終端、雲計算、大數據等相關專業應屆生備受企業關注,同學們都是被幾家企業同時搶着要。
小米投身AI發展 三年後5G技術將驅動數字經濟增長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省烏鎮開幕,本屆大會以「發展數字經濟 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今日下午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全體會議上,小米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雷軍在「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動能」對話研討活動中表示,融合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因素,小米目前是一家集電商、互聯網服務和AI於一體的企業,而未來5G技術將持續驅動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
雷軍稱,今天的互聯網領域是一個合作共贏的世界,「我們隨着全球技術和互聯網出現之後就一直在開展合作,我們不希望出現技術的『孤島』,我們希望實現的是全球化。我同意我們正在進入全球化新時代,不會重複過去。」
「不管是移動性還是AI,還是他們融合在一起,其實我覺得未來2、3年以後5G對發展數字經濟的驅動力將非常強勁。」雷軍認為,5G帶來的變化之一是帶寬增長,帶寬增長以後對於數字內容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另外IOT這個詞我們講了十多年,但是到今天為止大家並沒有設備真正連接起來,而5G要解決的核心的問題是IOT設備之間的連接,而AI技術的創新會為數字經濟帶來巨大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