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中評社報道,台灣本土疫苗「高端」疫苗昨日取得緊急用戶許可證(EUA),但從「衛福部」6月10日公告台產疫苗EUA審查標準以來,相關爭議不斷。其中最大關鍵在於審查會議透明度不足,審查委員究竟有誰?相關單位始終保密,加上審查會議未錄像,會議結果公信力當然讓人起疑,難怪連專家都不相信「食葯署」公布的漂亮數據。
台「食葯署」原定下周召開專家會議審查「高端」疫苗,昨卻突然公布結果,雖然結果並不讓人意外,但沒有全程錄像,相當欠缺公信力。以美國為例,先前審查輝瑞BNT、莫德納疫苗的EUA資格時,不但全長超過8小時會議可透過網絡直播收看,就連討論與投票過程一般媒體與民眾都看得到。
根據《中時新聞網》分析報道,審查「高端」疫苗不但是閉門會議,全程沒錄像之餘,「食葯署」還不願透露專家小組成員身分,就連專家表明不同意的原因,以及要求哪些補件內容,台「食葯署長」吳秀梅都推稱一無所悉。
「高端」疫苗是全球第一個以免疫橋接方式取得EUA的新冠疫苗,不僅台灣社會大眾關心,國際間也會關切。但從「食葯署」要求高端疫苗在項目核准製造期間,每月須提供安全性的監測報告,並在核准後1年內檢送海內外執行疫苗保護效益報告的條件,言下之意「高端」疫苗必須在1年內分析出自家疫苗在真實世界的保護力。
換言之,將來1年內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很可能會成為變相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的對象。在施打前完全不知道保護力有多少,有染疫風險。「高端」原是「備位疫苗」,最快8月就能加入公費接種,雖然台灣「疫情指揮中心」尚未說明如何使用,但以目前情形,現在打不到國際疫苗的年輕人,未來恐怕躲不過當「白老鼠」的命運。(來源: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