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下行時代,人均250元的高端燒肉還有人買單嗎?

2022年10月15日02:37:45 熱門 1580

人均250元的燒肉,在整體消費下行的時代,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本文由紅餐網(ID:hongcan18)原創首發,作者:周里希。

燒烤賽道又誕生了新的玩家。

9月24日,「趁燒」中國首家門店落戶上海日月光中心。這是呷哺集團繼「呷哺呷哺」「湊湊」之後,推出的又一新品牌,意在布局燒烤賽道,切入高端燒肉這一細分品類。

消費下行時代,人均250元的高端燒肉還有人買單嗎? - 天天要聞

據悉,趁燒的客單價在250元左右,呷哺集團希望通過呷哺呷哺、湊湊、趁燒三大品牌,完成大眾、中高端、高端餐飲消費賽道布局。

今年以來,掣肘於疫情與消費下行的經濟環境,餐飲行業持續承壓,燒烤品類整體表現較平 ,此時呷哺入局是否佔據良機?

01.烤肉賽道現狀如何?

眾所周知,根據產品樣式和製作工藝的不同,燒烤逐漸細分出了烤肉和烤串兩大細分品類。然而長期以來,烤串似乎更容易收穫消費者的歡心。根據不久前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發佈的《抖動一夏--2022抖音夏日潮流趨勢》報告顯示,烤串商家是夜宵相關視頻打卡量最多的點位。

烤肉門店雖有着可營業時間長、標準化程度高等多方面優勢,但根據紅餐大數據,相關門店數相比烤串依然較少。在燒烤品類中,烤肉門店數佔比僅為40.3%,而烤串門店數佔比達到56.7%。也就是說,市場上超過一半燒烤門店的主營業務仍聚焦在烤串上。

若拿烤肉與火鍋相比,品類的發展則顯得更不盡如人意。烤肉,與火鍋同屬於社交感強、供應鏈穩定的成熟品類,理應有巨大消費潛力,可其無論是在市場體量,還是在頭部品牌的實力上,都與火鍋有不小的差距。

消費下行時代,人均250元的高端燒肉還有人買單嗎?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紅餐大數據

《2022中國餐飲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火鍋賽道下共計20家門店數超過100家的品牌;烤肉品類中,只有6家門店數超過100家的品牌。火鍋賽道下誕生了諸如海底撈、呷哺這樣的知名上市公司;而烤肉賽道下,仍無一上市品牌。

或許正是看到烤肉市場的這些空白,呷哺集團選擇發力切入賽道。我們看到,呷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接受媒體採訪時也直言,「選中燒烤賽道,一方面是這個市場足夠大;同時,當下的燒烤市場還沒有一家領軍企業出現,所以我們想來搶佔一些這個藍海市場的市場份額。」其言下之意,趁燒劍指行業領先地位。

豪言過後,賀光啟還公開了品牌未來3年的規劃:計劃在2023年開出至少20家門店,首批門店將落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首選上海田子坊、北京三里屯等網紅打卡地;自2024年起,預計每年至少以新增「30+」門店的速度進行擴張,重點選擇杭州、重慶、天津等核心城市,未來3年計劃突破百家門店。

消費下行時代,人均250元的高端燒肉還有人買單嗎?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呷哺呷哺官方公眾號

特殊時期,不少頭部連鎖品牌都擱置了擴張計劃,甚至關店收縮、保存實力。趁燒從無到有,甚至計劃突破百家門店,呷哺集團雄心不小。

但人均250元的燒肉,在整體消費下行的時代,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02.消費下行時代,高端烤肉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與雄心相伴的往往是崎嶇的前路,對於趁燒以及呷哺集團而言,有明確的目標是好事,但實現目標的難度也隨之而在,尤其是趁燒一腳邁入的高端烤肉領域。

烤肉品類有着漫長的發展時期。上世紀末新世紀初,憑藉韓國文化的強勢輸入,一眾韓式烤肉品牌源源不斷湧現出來,迅速打開了中國餐飲烤肉消費的新局面。彼時風光無兩的烤肉餐廳,大多以韓國本土地點命名,期間也誕生了許多打遍全國的品牌,如2001年的漢拿山、2000年的權金城等。

消費下行時代,人均250元的高端燒肉還有人買單嗎?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紅餐網攝

接踵而至的是日式烤肉,其聚焦高端食材和日本餐飲體驗,一度大有取代韓式烤肉之勢。當時日式烤肉的火爆程度,足以讓今天的Omakase望塵莫及。

而無論是韓式或日式的烤肉,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特點:價格不菲。曾有餐飲業內人士表示,在當時的購買力下,韓日烤肉走的就是相對高端的路線。眼下,日韓烤肉尤其是韓式烤肉雖然勢能大不如前,但一些頭部品牌在市場上仍有着一定影響力。

放眼當下,高端烤肉賽道也依然不乏競爭者。

例如創立於2005年的赤坂亭,人均達到331.25元,經營日式炭火燒肉,主打M9和牛燒肉,是「中國十大日料品牌 」榜單的老熟客。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其門店數已經有20多家,主要分佈於上海、江蘇等地。

消費下行時代,人均250元的高端燒肉還有人買單嗎?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赤坂亭官網

又例如誕生於瀋陽的小核桃烤肉館,該品牌以「核桃炭」為記憶點,門店除了有東北烤肉的主打SKU,也囊括了和牛、鰻魚等高級食材,俘獲了不少中高端客群。目前,小核桃也已經開出了20餘家門店,主要分佈於北京、遼寧等地。

以上兩個品牌的門店數雖然都不算多,但都已經在不同地域的高端烤肉市場站穩腳跟。顯然,它們都有可能成為趁燒需要研究的對手。

此外,特殊時期開店,疫情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尤其是開一家客單價相對較高的門店。賀光啟則認為,「目前,我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已經向國際化消費城市轉型,呈現出高端和多元化的消費趨勢。」且其表示,疫情終會過去,十幾億人群的消費需求是一定會蓬勃發展。

但在海底撈、奈雪的茶、喜茶等其他品類巨頭紛紛降價求生時,趁燒反其道而行的策略,仍需經受市場考驗。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小核桃的客單價在150元-200元之間,如此價格已經勸退了部分消費者。不難估計,價格更高、客單價達到250元的趁燒或許更難拉近與顧客的距離。

對於趁燒的高價生意,已有一些行業人士持謹慎觀點。在他們看來,特殊時期,居民儲蓄意願不斷增強,消費意願降低,已經對餐飲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時吹響「高端」的號角並非絕佳時機,好吃不貴、豐儉由人的店鋪或許才更能滿足消費需求。

03.「燒肉+酒茶+歡樂」,複合業態能否打破桎梏?

不過眼下,上述部分行業人士的擔憂暫未得到驗證。從美團、大眾點評等生活服務平台可以發現,無論是食材本身,還是店內裝修、消費場景,剛剛開業的趁燒贏得了絕大多數顧客的好評,甚至引發了一些排隊熱潮。

而這,或許得益於趁燒首創的「燒肉餐廳+酒吧+茶飲站」。在品牌發佈會現場,賀光啟曾表示,趁燒要讓消費者「60%-70%享受的是美食,30%-40%享受的是歡樂。」

「美食」部分自然是每一家烤肉品牌必須提供的本分,其「趁燒極佳牛小排」「極品厚切牛舌」以及「鑽石切牛肋條」等菜品得到了消費者一致肯定;而「歡樂」部分可能是其他烤肉品牌門店中不常見的。消費者在美團平台留下評論顯示,趁燒有着豐富的抽獎活動、互動遊戲以及節目表演。

消費下行時代,人均250元的高端燒肉還有人買單嗎?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呷哺呷哺官方公眾號

過去,「餐飲+」的複合型業態在酒館等其他賽道中屢見不鮮。觥籌交錯之中,人們往往能見到許多融合業態,遠有胡桃里音樂餐吧,將酒館與餐飲、音樂相結合;近有海倫司打響的「燒烤+酒」,將烤串放進了酒館。

今年上半年,海倫司推出了「海倫司·越」店型,與尋常海倫司不同的是,其不僅提供酒水,也提供烤串、涼菜等更多SKU,收穫了不錯的反響。據了解,該店型下的一家門店單月營收可高達百萬。

觀察不難發現,趁燒與海倫司·越有着一些共性,通過對比近似的門店模型,能從趁燒上看到更多成功的可能性。已有消費觀察者表現出對趁燒「餐飲+」模型的看好,其指出,融合業態一方面能解決烤肉消費場景單一的難題,另一方面也能提升門店客流和營業時常。「類似於趁燒這樣的業態融合,可能成為燒烤品類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消費下行時代,人均250元的高端燒肉還有人買單嗎?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呷哺呷哺官方公眾號

當然,該人士也表示融合模式有着一定門檻,它對燒烤品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當品類融合後,門店隨之增大,商業模式必然更重;又例如在供應鏈端,不同品類的供應方式和渠道也有所不同。總而言之,趁燒能否從中脫穎而出,還有待時間檢驗。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