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重要會議正式召開,A股似乎沒有理由再去護盤,加上港股早盤暴跌5%,A股也不遮遮掩掩了,跟着殺跌。午後科技股急跌後反抽,指數略有反抽後再度殺跌,大跌收場...
市場縮量殺跌
周五,A股低開低走,股指跌破20日均線,創業板領跌。上證指數報收2813.77點,下跌1.89%;深成指報收10604.97點,下2.22%;創業板報收2046.60點,下跌2.52%。兩市成交5927億。兩市合計60隻個股漲停,36隻跌停。
盤面上,園林工程、安防、交運物流等行業抗跌,珠寶首飾、醫療、船舶、釀酒、玻璃陶瓷、環保、輸配電氣、水泥建材等領跌。題材股方面,北斗導航、稀土永磁、光刻膠等走勢較強,白酒、食品安全、MLCC、知識產權、體外診斷、人腦工程、智能穿戴、租售同權、黃金概念、廣電等領跌。
科技股集體回落
科技股早盤以跳水的方式證明自己是市場的主心骨,A股終於扛不住了,破位下行。14:00科技股反抽,市場略有止跌後再度下行。
光刻膠板塊反彈:怡達股份、愛司凱漲停,雅克科技、江化微、容大感光、芯源微漲幅居前。
滬企國改走強:強生控股7連板,申通地鐵5連板,復旦復華、亞通股份、上海物貿、交運股份漲幅居前。
稀土永磁板塊異動:焦作萬方漲停,金田銅業、金力永磁、翔鷺鎢業、銀河磁體、威華股份、盛和資源、五礦稀土漲逾3%。
農業種植強勢:新賽股份漲停,神農科技、雪榕生物、新農開發漲逾2%。
創業板高位殺跌
市場短期看情緒,中期看政策,長期看估值;中長期都是向好,而短期仍是未知數。
4月A股走勢獨立。外圍暴跌,A股不為所動,逆市反彈。同樣,外圍走好,A股也不跟隨。隨着年報和一季報披露結束,「殺估值」行情翻篇,市場迎來新的上漲契機。對於一季報表現很出色的搶先復工復產的部分公司來說,一季報可能就是年內「輝煌的頂點」。「估值殺」窗口關閉,4月30日公布的PMI數據顯示復蘇可能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不過眼下不用擔心,按照規律,業績講完了,該講故事了。
5月A股迎來開門紅,讓市場正式進入「講故事時間」。科技股重新奪回對市場的話語權,大盤指數紛紛從底部區域,重返2月份的強勢震蕩箱體,面臨上方壓力。預計市場將以時間換空間,反覆拉鋸後,尋求突破。失去流動性的B股、ST股近期連續殺跌。A股重現吃藥喝酒行情。近期滬深兩市創新高的絕大部分隸屬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兩大消費行業。目前險資與外資持股聚焦「核心資產」,而公募基金則扎堆科技股,遊資則熱衷於市場熱點。三大類資金難以形成合力,散戶則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上周我們提到半導體風光無限,但遊資只是爆炒其中的次新股,短線或許有回調的可能,切莫輕易追高。本周市場連續調整,半導體板塊多次證明自己才是市場的主心骨,科技股走強,則市場走強;科技股走弱,則市場疲軟。藉助於美股大漲,本周二、周四A股兩次上演一步到位式高開,隨後震蕩回調,半導體板塊大幅回撤。周五,科技股和白馬股均大幅殺跌,A股破位,自2019年11月以來一手科技一手白馬的穩贏策略被推到。
操作上,中線關注新基建、新能源汽車等確定性較強的板塊(可定投相應的ETF主題基金)。總體看熱點切換明顯加速,投資者要注意控制倉位。另外,近期國資改革標的異動頻頻,投資者可加以關注。
來源:巨豐投顧
作者:丁臻宇 執業證書:A0680613040001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據此操作盈虧自負、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