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團媽
無論是周末露營時打發時間,還是在家陪孩子耍,桌游都是一項不錯的選擇。但現在市面上的桌游種類真的是太多了,且良莠不齊,對很多家長來說,實在不知道怎麼選。
團媽之前採訪成都實驗小學和成都華愛學校的數學老師時,了解到他們平時在學校里也會帶孩子們玩桌游來拓展數學能力。團媽把兩位老師推薦的幾款適合3-10歲孩子玩的數學桌游分享給大家。部分桌游在成都兒童團商城可購買。
適合年齡:3歲+
難度指數:★★★
推薦理由:培養孩子數物對應能力,練習5以內加法的同時,專註力、反應力、記憶力也得到練習
這款遊戲的基礎版是由56張水果牌和一個鈴鐺構成。在這56張牌中會出現4種水果(香蕉、草莓、櫻桃、檸檬),每張牌印有1到5個水果。
遊戲正式開始前,需要將鈴鐺放在桌子的中間,然後將56張牌平均分給每一個人,當然,這個時候肯定不能讓其他人看到自己的牌。接下來就是心跳時間,每人需要同時從自己的牌堆中取出一張牌亮在桌面。當桌面上翻出的水果牌里,相同水果數量相加等於5(或者5的倍數),就需要立即拍鈴鐺。
誰先拍鈴鐺,誰就可以將剛才亮出來的牌全部都拿走。拍錯的人,則需要給每個玩家一張自己的牌作為懲罰,最後誰手裡的牌最多誰就贏了。
要想成為贏的那個人,孩子需要有極強的數物對應能力、心算能力。其中的數物對應,通俗來說就是孩子看到4個草莓,就能馬上想到「4」這個數字,而不是停留在草莓本身。
其次,在玩這款遊戲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全神貫注,緊緊盯着每一張牌,速記每一種水果數量,算出5後,馬上反應去拍鈴鐺。既鍛煉了孩子的專註力、反應力,記憶力也同時得到了提高。
這裡團媽要友情提示一下,為了鈴鐺和娃手的安全,拍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力度,千萬別成為那個一生要強不服輸的家長。
適合年齡:3歲+
難度指數:★
培養能力:幫助孩子理解數的守恆性、可比性,練習數的拆分和計算,促進孩子主動思考,尋求最優解
Math For Love數學思維遊戲盒子,一共有紅、橙、青、綠、藍、紫6種顏色卡片,每種顏色的卡片所表示的數字,都是從0-10,但表示的形式卻不同。
家長們可以充分利用這6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感受到數的守恆性(不會因為顏色、大小、位置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那怎麼感受數的守恆性呢?對於3-4歲剛接觸數學的孩子,團媽建議可以先帶着孩子玩原點匹配的遊戲,這個遊戲其實就是讓孩子找出表示相同數的卡片。剛開始選擇兩種顏色卡片,數字從0-5開始,此時遊戲比較容易上手,孩子很快就會感受到成就感。
遊戲的另外一種玩法,是需要將卡片先全部倒扣在桌面上,一人翻一張。誰翻出卡片上的數更大,誰就可以將兩張牌都拿走,最後誰的牌多誰就贏。在比大小的過程中,孩子就會加深對數的大小的理解。
那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其實已經理解了數的關係,這個時候就可以玩一些高難度的玩法了。比如金字塔遊戲,這個遊戲要求上面的數字等於下面兩數之和,一直到沒有數為止。直白來講,這就是一個讓孩子感受加法,進行拆數的過程。
因為拆數的方式有很多種,所以在玩的時候,孩子為了能夠將金字塔的層數擺得更多,就需要不斷去嘗試,反覆進行10以內的加法運算。這個過程中,孩子就不再是機械性練習10以內計算,而是她自己主動去嘗試,這不就是我們一直想要培養的內驅力嗎?
適合年齡:3歲+
難度指數:★★
推薦理由:幫助孩子建立量感,進行有序數數、加法練習
想讓孩子能夠學會有序數數,光是在她面前重複念叨「1、2、3、4……」這樣肯定是不行的,不僅當爸當媽的教着累,孩子聽着就像是唐僧念經般,也是相當疲憊。
數數小貓這個遊戲需要孩子將手裡的5張小貓牌,按照1隻小貓,2隻小貓,3隻小貓……的順序一直往下出牌,如果手中的牌沒有需要的數字,就需要孩子運用加法,將手裡的牌進行組合。孩子在出牌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加法,也練習了有序數數,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另外,卡片上的小貓不是直接以阿拉伯數字的形式展現,而是用卡通貓咪形象,有助於孩子量感(多少、長短、大小的認識)的建立,掃一眼圖片上的貓咪,就知道是多少。
適合年齡:5歲+
難度指數:★★
推薦理由:主要練習湊十法計算,訓練孩子目測能力,數字敏感度得到提高
虎口還敢搶食?不敢不敢,團媽膽小,只敢搶搶數字卡片。顧名思義,這個遊戲的輸贏肯定和10有關係,準確來說,這就是個關於湊十法的遊戲。
這款遊戲中一共有90張用水果、動物形式表示數字的卡片,還有10張老虎卡。在玩的過程中,誰先看到或者搶到,相加等於10的卡片,這些卡片就屬於誰,然後贏的人繼續翻牌。如果翻到老虎卡,就可以吃掉其他人的卡片。
遊戲中的每一次翻牌,都需要用到計算,不僅要算得對,還需要算得快,這對於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有很大幫助。同時,卡片以水果、動物的形式表示數,孩子需要迅速目測,得出所代表的數字,數字敏感度得到提升。
適合年齡:6歲+
難度指數:★★★★
推薦理由:練習10以內計算,讓孩子感受概率,提高孩子語言表達力
齊天大聖孫悟空取經去了,花果山誰來管呢?這款遊戲就是讓你的孩子來當新一代猴王!通過骰子上的數,選擇放猴子的樹。當一棵樹上的猴子放滿了,就可以根據規則判定誰能夠獲得桃子,先獲得10個桃子的玩家,就獲勝。
遊戲規則非常簡單,但是想獲得桃子卻不是那麼容易。首先在擲骰子的過程中,1-6的概率是一樣的,所以前6棵樹的選擇會比較容易。
可是還有編號為7-10的樹,這個時候就需要孩子將骰子上的數進行加法計算,可以兩兩相加,也可以三個數相加。不僅讓孩子感受到了概率,練習了加法計算,也讓孩子直面取捨(如果想要到編號大的樹上,就得舍掉一次選編號小一些樹的機會)。
光是把猴子放到樹上就可以了嗎?當然不!在這個遊戲中,如果一棵樹上全是一種猴子,或者一棵樹上幾種猴子的數量一樣多,那麼都不會分到桃子,反而不在樹上的猴子可以得到1個桃子。撿漏沒什麼不可以,但是需要仔細觀察別人的布局,審時度勢後再行判斷。
還有一種情況是,樹上有多種猴子時,數量最多的猴子可以獲得2個桃子,不在樹上的猴子可以獲得1個桃子。這種情況,孩子就需要想辦法說服其他玩家,和自己共用一棵樹,語言表達能力在這裡相當重要。
適合年齡:7歲+
難度指數:★★★
推薦理由:有助於背誦乘法口訣表,鍛煉反應力、手眼協調力,卡面設計精美有趣。
這也是一款卡牌類遊戲,但要成為這款卡牌的贏家,不僅需要熟練乘法口訣,還需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少其中一樣,就很難贏了。
基礎版遊戲需要用到3種卡牌:每一張上都印有一個乘法口訣的遊戲牌,按照1-9順序的9張數字口令牌,還有8張任務卡。任務卡上指定的動作都比較有趣,比如發出「汪汪汪」、發出「喵喵喵」、雙手比兔子耳朵等。
遊戲的玩法比較簡單,先將60張遊戲牌平均分給每一位玩家,同時還需要翻開一張口令牌和任務卡,競爭就可以開始了。按照年齡的順序,每人翻開一張自己手裡的遊戲牌,一邊亮牌一邊按照口令,背誦關於它的乘法口訣,這個對於孩子來講,只要先把乘法口訣背會就可以了,難度不是那麼大。
但是當亮出來的牌是口令牌的整數倍,或者帶有口令牌上的數字時,就需要立馬做出任務卡上的指定動作,然後拍中間的牌堆。反應慢的玩家就需要收走中間所有的牌,這個遊戲就是誰手裡沒有牌了,誰就贏了。
對於年齡稍微小一些,還不能夠將乘法口訣完整背出來的孩子,只需選擇孩子能背出來的口令牌就可以了,玩的過程中,孩子也是在不斷熟悉口訣。
團媽玩的那局,翻出來的任務卡是「發出喵喵喵」,全程就屬於一直在「喵喵喵」,但從未拍到過牌堆。主要是手伸到一半的時候,別人就已經把手拍到了牌堆上。這就讓團媽嚴重懷疑,是不是除了反應速度,胳膊的長短,對這個遊戲也有影響呢?
適合年齡:5歲+
難度指數:★★★★
推薦理由:培養孩子的數序、加法,還可以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拉密,又叫「以色列麻將」,千萬別一看到麻將二個字就開始自行聯想,這個麻將非彼麻將,它是一款培養孩子數序、加法,邏輯思維的桌游。
遊戲開始的第一步,需要進行破冰。這就要求孩子用自己手裡的14張牌,進行組合打出,但是打出去的牌,數字之和要大於或等於30才可以。孩子為了儘快加入到遊戲中,會迅速展開計算。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為了能夠組成相同顏色的「順子」(數序練習)和相同數字、不同顏色的「群組」,孩子就需要緊盯牌池裡的牌,將已經打出來的牌進行拆分、重組,專註力得到鍛煉的同時,對數的敏感度也得到了提高。
要想贏得這場比賽,孩子們需要儘可能的將自己手裡的牌打出去,這就要求孩子想清楚,理順邏輯。不能看到哪張牌能進行組合就趕緊打出去,需要考慮到整個牌桌還剩哪些牌,又該怎麼進行組合,孩子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