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2022年10月13日13:43:21 熱門 1025

編者按

第一次看到這組照片,是在一年前。其間我跟作者有過多次交流,向文軍對這些歷時多年、艱苦跋涉所拍攝的作品分外看重,一定要一改再改精益求精,於是,我們看到了作品的最終呈現。

打開圖片,那一幅幅黑白畫面帶給我的感動和震撼直達心底,幾十張圖,細細翻看,像一首繾綣低吟、百轉千回的高原頌曲。沒有濃墨重彩的絢爛,沒有言辭激昂的歌功頌德,它秉持着這世界最簡單的顏色,帶你親歷雪山哨卡的嚴厲風霜;讓你傾聽喀喇昆崙山上的官兵們無懼生死、堅守寂寞的忠誠。幾十張圖,數十年堅持,就如向文軍本人所說:「這些年,我先後87次赴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邊防採訪,足跡遍布雪山上的每一座軍營。我曾給朋友開玩笑,對我而言,此生再沒有『苦累』兩字,因為在高原邊防的那些日子中,我和戰友們吃完了這輩子所有的苦,受完了這生所有的罪。」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向文軍鏡頭中我國最為高遠的喀喇崑崙邊防,走近那一個個平凡又可愛的高原軍人。影像不會言語,可它是你心頭的一顆硃砂痣,定格且紀念。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在祖國的西部,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崙山、昆崙山、天山,五座偉岸的山系攜手隆起了一片舉世無雙的高地,同時也造就了一道最為高遠和艱苦的綠色邊防線。那裡平均海拔4500米,長年冰封雪裹,空氣稀薄,荒無人煙。地質學家把它劃為「永凍層」,生物學家則稱它為「生命禁區」,這些稱謂預示出它無可比擬的兇險。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2001年春節期間,神仙灣邊防連官兵巡邏途中燃起白骨取暖。喀喇昆崙山口作為曾經的絲路古道,散布着無數的牛馬白骨,無聲地訴說著邊關的兇險。

自古有國就有邊,有邊就有防。守衛在這片高地上的英雄官兵,每一個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個都是平凡而又偉大的。這片永遠沉寂的高地不聞殺聲、不見硝煙,但生死相博的慘烈絲毫不亞於任何悲壯的戰場。難道不是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這是生命禁區、雪域絕地啊!在這裡,每個官兵首先直面的就是高寒缺氧反應的考驗。輕者,頭痛腦脹、心跳氣喘、呼吸困難;重者,嘔吐不止、水米不進、昏迷不醒。在這裡,能生存就是一大勝利。在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的高原,生存不易,履行神聖職責更須練就過硬本領,爬冰卧雪、極地執勤更是家常便飯。邊關無小事,事事連北京,一雙雙警惕的眼睛時刻苦盯着國境線,隨時準備應對邊境突發情況。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2008年7月,帕米爾高原公格爾峰下的卡拉蘇邊防官兵按計劃對邊境線進行例行性巡邏。

長期駐守在高原邊防,官兵們有的指甲凹陷了,有的頭髮脫落了,有的心室增大了,有的永遠留在了雪山之巔……他們虧了身子、苦了妻子、誤了孩子,他們是不合格的兒子,不合格的父親,不合格的丈夫,但他們是最優秀的軍人。他們用生命的透支保衛國家領土主權、保衛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沒有對人民的熱愛,沒有對祖國的忠誠,沒有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沒有敢打必勝、甘灑熱血的精氣神是不行的!當我們享受和平時,我們應該感謝雪山之巔的他們,這些可愛的高原邊防軍人,是他們用忠誠和青春甚至生命守護着祖國的安寧。向高原軍人致敬!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2009年9月,海拔5400米的河尾灘邊防連官兵迎着風雪前往施工點。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2010年7月,駐守在班公湖畔的某水上中隊的水兵們正在進行搶灘訓練。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2011年2月,以海拔高度命名的5390前哨官兵巡邏在邊境線上。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2014年12月,一架陸航直升機成功機降在喜馬拉雅山腹地海拔5100多米的支普齊邊防連,為大雪封山的孤島送來補給物資。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2015年4月,西藏阿里軍分區西蘭塔邊防連巡邏分隊官兵在雪地上艱難行進,前往海拔5659米的馬香山口實施巡邏。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2015年除夕,扎西崗邊防連士官次仁頓珠(右)、王俊(左)融雪燒水為巡邏分隊準備午餐。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班公湖,中國印界湖,海拔4200多米。每年冬天,水上中隊僅留幾位水兵看守營區。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邊關並非女性禁地,一大批巾幗英雄活躍在高原邊防,與男兒們共同守衛着邊防。2010年2月4日(大年初一),駐守在喀喇昆崙山腹地三十里營房醫療站的三位女護士在寒風中放飛風箏,歡度自己在高原邊防的首個春節。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邊關永遠是冰雪的世界。2015年3月,普蘭邊防連巡邏官兵踏着近1米厚的積雪艱難行進。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翻越冰川時,藏族戰士格加體力不支摔下冰面,好在有驚無險。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高原邊防連隊的立體水庫。一到冬季,整個喀喇昆崙山都是固態的,包括生活必不可少的水。於是官兵們將冰塊取回室內存放,以便化冰取水。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高原炊具,沒在高原生活過的人一定會陌生。在高原沒有高壓鍋,就只能吃夾生飯了。2005年夏天,喀喇崑崙腹地,高原炊事兵們正在野外埋鍋做飯。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高原哨所「戰友」情。黑嘎是阿里軍分區扎西崗邊防連的一隻軍犬,2006年我拍下了這張照片,2014年黑嘎離世,連隊官兵將它厚葬於營區邊的山頭。它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守邊防。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海拔越高氧氣越少,沒有充足的氧氣人的生存變得異常艱難。沒氧那就張大嘴加大呼吸頻率吧,因為那個叫邊關的地方必須得有人守。2011年1月,帕米爾高原上的卡拉蘇邊防連官兵翻越5400米的達坂前往冰塔林巡邏。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極地攀登。衛國戍邊不僅僅是生存,更重要的是練就過硬本領。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灣邊防連,官兵們通過攀登哨樓的方式不斷增強體質,讓自己更加適應高原。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極端天氣中的巡防,從不間斷。2014年春節,海拔5390米的某執勤點官兵巡邏在生命禁區。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氂牛是帕米爾高原上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巡邏時的代步工具,雖然它被稱為「高原之舟」,但面對巡邏險路時,也時常卻步。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前方無路。2005年7月,某邊防團官兵巡邏K2峰下的克勒青河谷,因道路被河水沖毀,只能輕裝艱難前行。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生死新藏線。2002年7月,某邊防團為空喀山口邊防連運送的豬因車陷「死人溝」缺氧而亡。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邊關的路都是士兵們用腳步丈量出來的。2004年7月,某邊防連派出巡邏分隊走向無人區。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為了隨時準備應對邊境突發情況,某邊防團將官兵拉到海拔近5000米的陌生地域苦練硬功。在這裡就算走幾步快步也會喘上半天,這樣的訓練強度可想而知。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探親之路。風雪永遠是高原邊防的主角,有些邊防連隊大雪封山期達半年之久。官兵如遇家中有急事,需要全連協助步行出山。2004年2月,喀喇昆崙山中的天文點邊防連遭遇大雪封山,官兵步行翻越冰達坂送排長回家探親。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雪山見證士兵的愛情。同大多數高原邊防軍人的愛情故事一樣,在古都西安工作的甘肅姑娘徐芳通過電波了解並愛上了遠在天邊的扎西崗邊防連駕駛員王俊能。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雪域高原的花永遠是戰士鍾愛的東西。因為在這片凍土,需要傾注更多的愛心才能澆灌出花草來。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有人測算過,在海拔4500以上的高原,就算是躺着不動也相當於平原地區負重30公斤。2013年春節,帕米爾高原上的克克吐魯克邊防連戰士馬小龍在巡邏途中掉隊後體力不支癱倒在雪地上。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有一種渲泄叫做吶喊。空寂的高地除了風和雪,就是石頭。寂寞的時候就對着大山喊吧!與迴音的交流變成全部的渲泄。2004年10月,海拔5380米的神仙灣邊防連官兵正在對着大山吶喊。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在高原上的軍人,有一種狀態叫缺氧。氧氣無色無味無形,但卻不可缺,沒它就沒生命。文工隊的舞蹈演員阿孜古麗暈倒在海拔4700多米的舞台上。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戰士們像雄鷹一樣守衛着邊疆。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他們堅毅的步伐和偉岸的身軀換來了祖國邊防的安寧。2010年春節,喀喇昆崙山腹地5390前哨官兵走向哨位。

生命禁區里的高原軍人: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 天天要聞

走向天界。2008年6月,天山主峰托木爾峰下的某邊防連官兵巡邏在海拔5000多米的邊防線上,因為坡度太大,只能牽上戰馬緩慢前進。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

聲明: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或其它媒體,不代表本號觀點。有侵犯版權的,請聯繫刪除!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