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雪叔回顧了一下從FC到MD最後到SFC時代的家用遊戲主機,但是因為篇幅所限回顧少了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即這些主要主機除卻他們的正史部分,他們還在當時存在大量的兼容機,這也是當時國內玩家們主要接觸到的主機,雪叔這一篇補完就是針對這一部分
故事的開始依舊要從任天堂說起,永遠離不開的主角啊,1983年7月15日任天堂FC發售,不到1年銷量就突破了300萬台,FC風靡全世界,這其中,當然少不了同屬東亞文化圈的台灣,其實在FC發售之前,任天堂的遊戲機就已經傳播到了台灣
當時遊戲產業與半導體產業的核心技術集中於美日,80年代初的寶島台灣,遊戲產業與半導體產業才剛剛起步,盜版之風盛行,任天堂早期的Game&Watch遊戲機的水貨此時在台灣熱賣,
此時任天堂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主動選擇了當時與日本松下、NEC有半導體交易的博優合作,成立了任天堂溥天,這是任天堂官方的渠道代理,於1986年開始在台銷售FC,任天堂溥天直到2014年5月31日才結束營業。
與此同時,幾乎與任天堂同時推出家用主機的世嘉,也選擇了與台灣嘉霖行進行合作,嘉霖行在台推廣銷售世嘉的前四代主機,嘉霖行也於1999年已解散。
嘉霖行阿羅氏遊戲機
但是世嘉於1992年自己在台灣設立了SEGA台灣世雅育樂股份有限公司,等於世嘉甩開了嘉霖行自己直接在台灣進行推廣和銷售
不過嘉霖行與只管銷售賣貨的任天堂溥天不同,嘉霖行有自己的生產線,並且之前對世嘉的SEGA Master System主機進行過一些本地化的工作,擁有了軟硬件的基礎生產條件,既然世嘉不帶它玩了,嘉霖行也不含糊,我們自己干!
嘉霖行很快推出了自己的遊戲機,山寨FC的勝天
這個操作估計任天堂吐了好幾口老血:兄弟,冤有頭債有主,你怎麼衝著我來呢?
這當然主要是因為FC在當年是最成功熱賣的主機,既然要山寨當然要選最暢銷的,其次第二點也是與FC本身是有關係的
FC在設計之初,主要考慮的一個核心因素就是成本,包括主機成本與主機的維修售後維護成本,所以選擇了成本比較低廉,通用型的CPU6502與理光定製的圖像處理芯片PPU,估計任天堂可能都考慮到了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替換掉理光這個芯片供應商的極端情況
美版NES主板,左上角RP2A03G就是理光的6502改進型,主CPU下方是夏普的內存芯片,右上的理光RP2C02是圖像芯片
美版NES主板
當時有很多的芯片生產商都擁有6502的通用授權,雖然理光定製的6502與圖像芯片增加了部分功能,但還是難不倒台灣的盜版團隊,成功逆向,生產FC兼容機,
在這其中,比較出名的還有台灣的晶技科技生產的小天才遊戲機
小天才遊戲機
小天才可是兼容機裏面的王者了,基本上沒有任天堂FC的地方,都被小天才滲透了,最出名的是在俄羅斯,小天才與俄羅斯當地渠道合作推廣小天才貼牌的Dendy遊戲機,佔據了俄羅斯70%的市場,銷售了200萬台,
所以1994年12月時任任天堂社長的內山溥讓女婿荒川實與Dendy達成了和解,不再追究售賣兼容機的責任,並把之後任天堂產品的經銷權給了Dendy,成功洗白上位。
台灣廠商的盜版兼容機也向東南沿海地區滲透,並且生產線和技術也隨之轉移過來,國內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的開始仿製,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兼容機品牌
在這些組裝生產兼容機的廠商之上,上游還盤踞着更大的幕後黑手,這就是台灣聯華電子,這家成立於1980年的半導體芯片生產商是真正的幕後大王,FC,MD兼容機的芯片都是出自聯華,曾經某知名遊戲雜誌表示聯華向大陸的廠商提供了3000萬枚FC兼容芯片UA6527
使用聯華兼容芯片的主板
台灣聯華電子UA6527(兼容理光RP2A03G FC主CPU)芯片與UA6538(兼容理光RP2C02 FC圖像處理芯片)
任爺爺不是有「最強法務部」嗎?對不起,還真沒贏過聯華,1991年任天堂就對聯華髮起過訴訟,最終雙方確是以和解結束,聯華法務部的員工曾表示並沒有額外支出賠償。
但是好日子也基本上快要到頭了,80年代,台灣的半導體以及軟硬件行業剛剛起步,出於扶持保護本土企業,台灣司法部門對知識產權一向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到了90年代,經過了10多年的瘋狂擴張,這批半導體芯片廠商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開始在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引導下向正規廠商轉變,並且已經積累的技術和產品也需要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了
所以行業整體向正規化轉變不可逆轉,晶技也把小天才品牌商標賣給了別的廠商
聯華更是在1995年,由子公司敦煌科技推出了16位主機SuperA'can,由山寨兼容機的盜版者已經轉變為自研主機參與主流市場競爭了,SuperA'can主CPU採用了與MD相同的摩托羅拉68000和6502,但是當時日本的遊戲主機市場已經是32位的PlayStation和SegaSaturn爭雄的時代了,SuperA'can落敗是沒有太大懸念的
SuperA'can生命短暫,軟件支持數量稀少,並且聯華也是任天堂6502芯片的供應商之一,受到了任天堂的撤銷訂單的壓力,多重不利因素下項目終止,最終項目虧損600萬美元,國產主機第一步走的甚是悲壯
1988年的世嘉MD主機,主CPU摩托羅拉68000和副CPUZ80也都是通用型CPU,設計思路與FC差不多,沒有什麼專門的定製化芯片,所以也難逃兼容的命運,但是形式確是有點別具一格
首先,純兼容機比較有名的只找到了天津新星的小教授世家,這是一款製作水平比較高的世嘉MD兼容機了
世嘉MD兼容機在國內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形式是MD+VCD
首先當年小霸王推出了FC的兼容機
之後小霸王創始人段永平在90年代中期投身於VCD行業,創立了步步高,並且發明了步步高遊戲VCD
這是把FC+VCD播放器集成在一起的產品,主打的是同時滿足家裡大人和孩子的娛樂需求,不得不說山寨廠商就是敢想敢幹,這樣的產品立即遍布全國各地
之後,更著名的新天利出現了,這是一部三碟連放,同時兼備MD遊戲功能的VCD!厲害,太厲害了
新天利的廣告中提到他們是得到了SEGA的官方授權與技術支持的,這點應該是有依據的,傳聞是世嘉提供了技術與集成芯片和幾款自己軟件的授權,但是新天利得到這些之後,直接把未授權的遊戲也都拿來用了
新天利使用的SEGA集成芯片
這個說法應該是比較靠譜的,新天利機器本身與芯片上都有SEGA官方標誌,應該是從正規渠道拿到了技術授權,但是新天利提供的遊戲光盤中,卻涵蓋了幾乎所有為世嘉提供遊戲軟件的第三方,新天利沒有什麼可能能獲得這麼多第三方軟件廠商的授權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樣一台MD+VCD的機器確實在國內很受歡迎,並且被大量模仿
就在我以為也就這樣了的時候,看到了更驚人的,DVD+PlayStation,好吧,是我年紀大了,你們真會玩
從運行的畫面可出,這使用的是一款PlayStation模擬器,而並不是兼容機硬件,但是已經很完善了,還具有記憶卡操作畫面。
這裡我對國內的影碟機廠商只有佩服,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FC與MD都被台灣與國內廠商一遍一遍的不停復活,唯獨少了SFC,這是為什麼呢?
這主要是因為兩個因素,第一:SFC不同於FC與MD,使用了不少的定製芯片,其中最難搞定的是SONY當年提供給任天堂的定製音效芯片
這塊專門為任天堂定製的音效芯片的逆向難度就完全不同於通用型的6502或者68000了
另外不光是SFC主機上使用了不少定製芯片,SFC的卡帶上也使用了大量專門的定製芯片,這其實是在FC主機上任天堂就開始使用的手段了,而且吃過FC時代盜版的虧,SFC擁有一套自己的驗證機制與加密芯片
SFC雖然是16位主機市場的霸主,但這主要得益於它更多的發色數與專門的畫面特效,但是SFC使用的16位主CPU65816的主頻只有3.58Mhz,運算速度是絕對的短板,並且晚於MD2年面市的SFC必須要拿出驚艷的畫面,
第一次出現在16位機中的真正的3D射擊遊戲《星際火狐》,為了實現這樣的3D效果卡帶中專門搭載了SuperFX芯片
正中最大的就是SuperFX芯片
《超級馬里奧世界2:耀西島》中,極其美麗的彷彿蠟筆描繪出的世界也是藉助了SuperFX芯片
CAPCOM的SFC版《少年街霸2》,藉助了SDD芯片來解壓遊戲中的數據
SFC《魔裝機神》使用了專門SA1芯片強化戰鬥演出畫面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所以兼容機廠商們面臨的問題是,首先SFC主機本身SONY定製芯片的破解,其次是就算破解完成,還要解決SFC遊戲卡帶中大量使用專門特殊定製化芯片與加密芯片的問題,就算是做成盜版卡帶成本依舊不低,以至於SFC基本上沒有什麼盜版卡帶
但是兼容機廠商們還是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實SFC主機在最初一直沒有兼容機,卡帶問題則被兼容機廠商的磁碟機系統解決了
當時主要的品牌就是博士磁碟機,把需要的一些芯片集成在磁碟機上,通過磁盤媒介來拷貝更換遊戲,使得更換遊戲的成本十分低廉,90年代初雪叔這裡拷貝一張遊戲盤5元,當時SFC最大的遊戲48Mb(6MB)的幻想傳說,4張1.44的軟盤就可以搞定,但是缺點就是首次購買的成本大大提升,磁碟機當時售價在2000至3000元RMB,加上需要購買一台美版或日版SFC主機,總共花費需要4000RMB,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所以購機成本上MD要遠低於SFC,SFC沒有盜版卡帶流入國內,因為台灣香港地區幾乎全部使用磁碟機系統,這也就導致了SFC在國內的普及度遠遠不如MD
後期SFC的盜版光盤機系統更加方便,幾張光盤包含全部的SFC遊戲並且配有相應的目錄,SFC還有專門的衛星聯網外設,在90年代初也算是極其超前了
到這裡就已經補完了FC,MD,SFC時代國內主機市場的另一番景象,對於絕大多數國內玩家來說,8位機,16位機時代的主機戰爭不是國外電視廣告中的主機對比,而是我們兒時手中那緊緊巴巴的零用錢,為了玩到心儀的遊戲經常不吃不喝全部攢下來,還有就是與小夥伴們面紅耳赤的爭論哪個遊戲更好玩,儘管,我可能沒有足夠的零用錢去買那個遊戲
希望看完這篇回顧文章的玩家,能夠回憶起那個懵懂年紀中有關遊戲的一些點點滴滴,致我們逝去的遊戲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