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9日正式接任台「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她在致辭中提到,兩岸彼此雖然有分歧,但更有互利合作的空間,文化就是彼此認識、溝通交流最好的橋樑。但外界仍擔憂,民進黨將反向操作,掏空中華文化。

台「中華文化總會」9日下午舉行第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經過新會員入會後,由會員推舉蔡英文擔任會長,副會長由台當局副領導人陳建仁和「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江春男接任,秘書長則由蔡英文核心幕僚林錦昌擔任。
蔡英文在致辭時表示,新團隊將持續為深耕台灣文化努力,主要有三大任務:一是持續提升和深植台灣的文化實力;二是持續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三是加強台灣文化和國際的交流。
蔡英文說,過去幾年,文化總會在兩岸的文化交流上,確實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未來也期待相關的交流工作,能夠持續進行下去。兩岸之間雖然有分歧,但更有互利合作的空間,願意抱持最大的善意,通過文化交流,讓兩岸增進對彼此的認識。在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也更加豐富自身的文化。
「中華文化總會」恐難逃厄運
蔡英文兼任文化總會會長,藍營憂心「中華文化總會」將變「台灣文化總會」,國民黨主席參選人詹啟賢9日在臉書發文呼籲,不應該刻意迴避「中華文化」,而應該視為重要的資產,並且持續的發揚光大。
在蔡英文掌舵「中華文化總會」之前,前任會長劉兆玄被綠營擠兌而請辭的新聞曾鬧得沸沸揚揚。這一文化機構將被蔡英文當局「洗綠」的擔憂,一直盤桓不去。
「中華文化總會」成立於1967年,由蔣介石成立,主旨是要「弘揚中華優良文化」。陳水扁上台後,為「去中國化」一度將「中華文化總會」改名為「國家文化總會」。2010年,馬英九舉薦前「行政院長」、知名作家劉兆玄(筆名上官鼎)出任會長。劉兆玄就任後,該會恢復「中華文化總會」之名,做了不少有利於兩岸文化交流之事。
然而劉兆玄任期未滿,上台執政的綠營便心急火燎地趕人,一面指責其不循「慣例」讓位,一面動員「副總統」陳建仁、「文化部長」鄭麗君和台北故宮院長林正儀等數百名「自己人」蜂擁入會,務求趕走異己,力保蔡英文順利「上位」。
去年11月,劉兆玄宣布離任會長,不再過問「中華文化總會」的所有運作與業務。他批評說,幾個月來連「國安」高層都介入,鋪天蓋地地推蔡英文當會長,已到匪夷所思的地步,「我不再玩下去了」。
外界質疑,民進黨長期力主「去中國化」,破壞中華文化,蔡英文接手後,如何確保中華文化傳承?還有消息說,民進黨急於拿迴文化總會,一方面是「借殼上市」搞文化台獨,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開闢和大陸交流的「第三軌道」,台灣風傳媒報道稱,蔡英文幕僚林錦昌一度被考慮派往海基會任副董事長,但台當局規劃,以他和文化界熟悉的背景,可出任「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未來不排除用這一身份登陸。
不過有媒體直言,劉兆玄時期兩岸的文化交流是建立在台當局承認「九二共識」的基礎之上,當兩岸交往的大前提不存在,以文化作為第三軌道是不是走得通,也得打個問號。
另外,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曾譏諷劉兆玄,「不是筆名叫做上官鼎,就是文化人」,但新掌門蔡英文的中華文化素養幾何,更令民眾質疑。從春聯題詞「自自冉冉」四字錯倆,再到手書「點亮台灣」四字錯仨,有網友不禁嘲諷,蔡英文執掌之處,恐怕應該是「文盲總會」吧。還有網友表示,瘋狂搞「去蔣化」的綠營政客申請加入蔣介石成立的中華文化總會,真是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