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媒4月8日報道,台灣地區民進黨大佬、陳水扁時期的所謂「總統府資政」彭明敏於當天去世,終年98歲。台媒稱,彭明敏在「台獨」運動中具有代表性的地位,在綠營里素有「台獨教父」之稱。關於彭明敏,確實也得好好說道,因為關於他的生平,基本反映出了「台獨」的禍源所在,「台獨」的歷史土壤從何而來,又該怎樣根治。
我們都知道,蔡英文是今天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可是就在她「執政」期間,有人曾公開在報紙頭條刊登信件,並要她趕緊下台。而這幾個人,蔡英文還真不敢硬氣回懟,他們就是「台獨四佬」。所謂「台獨四佬」是綠營里輩分較高的「台獨」分子,分別是彭明敏、高俊明、吳澧培、李遠哲,可以說是性質最惡劣的「台獨」代表人物。而這些人之所以喊話蔡英文下台,原因居然是覺得她「台獨行動推行得太慢」。
早在1964年9月,「台獨」的想法就已經在彭明敏心中萌生了,並踏出了「台獨」第一步,聯合自己的學生起草了所謂的「台灣自救宣言」,妄圖推行「台獨」理念。只是在蔣經國執政時期,依舊執行着兩岸統一的理念,對「台獨」行徑施以重典,分裂分子有一個抓一個,用鐵腕手段壓制了「台獨」氛圍的蔓延。最後彭明敏的計劃敗露,自然遭到了逮捕,並處以八年監禁。只是隨着「特赦」的名義被美國間諜搭救逃亡之後,彭明敏在「台獨」的路上變本加厲。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台獨」理念在台灣島內難以有生存空間,於是一些「台獨」分子在流亡海外後就開始變得「特別暴力」,幾乎滑向了恐怖主義。以彭明敏為代表的「台獨聯盟」曾多次策劃爆炸活動襲擊國民黨在美國多地的辦事處。在蔣經國訪美期間,甚至遭遇了來自「台獨」勢力的刺殺,可見「台獨」的瘋狂,為了一己妄念不計後果的做法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了苗頭。
直到李登輝上台後,彭明敏作為「摯友」,便被邀請回來,有了興風作浪的機會。李登輝在當政期間,「台獨」屬性大多時候是隱藏的,因為當時島內的「台獨」空間依然有限,所以他需要偽裝成一個「非台獨分子」,才需要彭明敏這麼一個大張旗鼓的人替自己配合發聲。就在這期間,他推動「修法」,大肆鼓吹所謂「一中一台」的理念,並成立了臭名昭著的民進黨派系「建國會」,拋出所謂「台獨綱領」,散播了形形色色的「台獨」論調,導致荼毒遺留至今。
縱觀彭明敏出身和生平,其頑固抱守「台獨」理念的一個很大原因,是深受台灣日據時期「皇民化」教育的影響。包括李登輝在內,乃至如今大部分的「台獨」勢力,幾乎都有着日據時期「皇民化」的背景。
他們多是成長在台灣「日據」時代養尊處優的社會階層,利益和日本統治階層綁定,滿腦子「皇民化」觀念。所謂「台灣獨立」就是一個假命題,綠營興起的背後滿是日本人的身影,從彭明敏、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身上就已經暴露無遺。然而可悲的是,就是這麼些「皇民化台獨」的極少數政治野心家,最後卻搶到了話語權,迷惑了相當數量的底層民眾走入歧途。然而他們為的是一己私利,又怎麼可能代表得了台灣民眾真正的聲音呢?
「台獨」分子是中華民族的罪人,不管處在怎樣的歷史時期,只要站到了中華民族的對立面,必然逃不過歷史的審判,結局只有遺臭萬年。儘管「兩蔣時代」在台灣充滿爭議,起碼他們在位期間不遺餘力地嚴厲打擊「台獨」勢力是正確舉動,使得台灣島雖然孤懸海外,但始終是中華版圖。可惜在蔣經國晚年時,因病痛折磨和美國施壓,最終還是放過了民進黨。
一念之「仁」釀成了今日之禍,蔣經國若知今日此情此景,想必也會後悔當初決定。沒有剷除掉「台獨」生存的土壤,一念之差令「台獨」野草春風吹又生,是今日海峽困局的歷史癥結之一。不過,日據50年的時間又怎麼撼動得了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呢?相信在中華一統的大勢下,「台獨」越是猖狂,離滅亡之日也就越近,彭明敏之流終將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化作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