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2022年10月13日01:31:47 熱門 1182

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 天天要聞

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也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梅貽琦

梅貽琦:一生清華,一世清白

梅貽琦出生於清末家道中落的詩書世家。自幼熟讀經史,且善背誦。1904年進入南開學堂,因品學兼優,頗得張伯苓賞識,1908年被保送至保定高等學堂。第二年,以第六名的優秀成績被錄取為第一批清華招考的留美公費生,赴美國吳士脫工業大學攻讀電機專業。

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 天天要聞

△梅貽琦(中坐者)在美國

1914年,梅貽琦畢業回國,1929年應邀回母校執教。他到清華教書時,學校並不景氣,報名人不太多,例如錄取150名學生,報名不過400人左右。他先後擔任教務長等多種職務。

1931年,梅貽琦正式出任清華校長,可謂就任於危難之際。那時國內形勢風雨飄搖,學潮動蕩,清華師生趕校長、攆教授是家常便飯,校長在任時間都不長,但梅校長卻深得學生愛戴。無論什麼時候,清華學生的口號都是「反對×××,擁護梅校長」。有人問梅貽琦有何秘訣,他風趣地說:「大家倒這個倒那個,就沒有人願意倒梅(霉)吧!」

此後不到十年時間,清華大學便聲名鵲起。

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 天天要聞

△梅貽琦(左二)

留學歐美的經歷影響了梅貽琦,他接納了希臘人崇尚體育的精神。羅家倫出任清華校長,瞧不起體育.曾把體育課的學時和任課教師砍去一半,把享有聲譽的馬約翰教授降格為「主任訓練員」。梅貽琦到任後,則給予他和其他系科教師同等的職稱和待遇。不久清華獲得「體育大校」的美譽。

梅貽琦治校期間,校務採用分層負責制,講民主,又法度嚴明。他在主張學術獨立、自由教育的同時,審時度勢,極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認為在抗戰的特殊背景下,大學重心「應在通而不在專」,以滿足社會、國家的需要為宗旨。

同時,禮遇教師也是清華得以興旺的重要因素。梅貽琦曾親自到火車站接趙元任先生。他和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一直保持着誠摯的友誼」。

最有影響的事例是對華羅庚的「三破格」:華羅庚只有初中學歷,先做小學教員,後為店員,被梅貽琦破格錄入清華大學;又破格從一名系資料員轉升為助教,被允許修習大學課程,並被送到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最後又破格未經講師、副教授階段而被聘為教授。

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 天天要聞

△左起:查良釗、胡適、梅貽琦、黃鈺生

梅貽琦為人重實幹,平時不苟言笑,開會很少說話,人稱「寡言君子」,有學生作一打油詩調侃其謙遜含蓄:

大概或許也許是,

不過我們不敢說,

可是學校總認為,

恐怕彷彿不見得。

一時被傳為笑談。實際上,如果非要他報告或討論,其言語總是條理分明,把握重點,在許多人爭辯不休時,他常能一言解糾紛。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雖話少,卻極富幽默感和人情味,有時偶發一語,便雋永深長耐人回味。陳寅恪曾大發感慨:「假使一個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說話那樣謹嚴、那樣少,這個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梅貽琦有兩句話經常為人引用。一句是「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另一句是「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正是這「魚水」之喻與「大樓大師」之比所包含的理念,成就了清華的輝煌。

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 天天要聞

△梅貽琦在抗戰中

1937年,國難當頭,在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奉命遷往昆明成立西南聯大時,寡言的梅貽琦講過這樣一段「高調」的話:

在這風雨飄搖之秋,清華正好像一條船,漂流在驚濤駭浪之中,有人正趕上駕駛它的責任。此人必不應退卻,必不應畏縮,只有鼓起勇氣,堅忍前進。雖然此時使人有長夜漫漫之感,但我們相信,不久就要天明風定。到那時我們把這條船好好開回清華園,到那時他才能向清華的同人校友敢說一句「掌告無罪」。

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 天天要聞

△左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

建校初期,三人(另有南開的張伯苓和北大的蔣夢麟)共同主持校務,此後八年的西南聯大主要校務工作由梅貽琦執掌。在此期間,他凡事講究民主,處理問題公正,並和眾多教授一樣貧寒。

一次,家中來客,夫人韓詠華只得上街擺地攤,出賣子女幼時所穿衣服,得款10元用以待客。民間還盛傳這樣一件趣事:西南聯大辦了一個教學質量高的附中,昆明市民都想把自己的子弟送到這所學校去讀書,雲南省主席龍雲的女兒、梅貽琦的小女兒都報考了這所學校。龍雲的女兒沒考上。曾給予聯大許多支持的龍雲,認為梅貽琦太不給面子,就派他的秘書長前去疏通。但秘書長不動,說:「我打聽過了,梅校長的女兒也未被錄取。」龍雲頓時氣消。

在戰亂頻頻、校務繁重、生活艱苦的環境下,梅貽琦嘔心瀝血,管理井井有條,創造出聯大「篳路藍縷.弦歌不輟」的局面。其高風亮節廣受讚譽,被稱為西南聯大的「船長」。

1946年9月,梅貽琦辭別春城,回到北京,繼續任清華大學校長。

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 天天要聞

△左起:施嘉煬、潘光旦、陳岱孫、梅貽琦、吳有訓、馮友蘭、葉企孫

1948年底,傅作義將軍息兵,共產黨軍政人員開始入駐北平。梅貽琦和當時許多大知識分子一樣,面臨著走還是留的選擇。周恩來和吳晗都曾表示希望他留下來,但梅貽琦還是選擇了「走」,他對同在清華任教的吳澤霖教授說:「我一定走,我的走是為了保護清華的基金。假使我不走,這個基金我就沒有辦法保護起來。」後來,國民黨政府再三邀請梅貽琦入閣,他維持了一貫的中間立場,他對新聞記者說:「不出來對南方朋友過意不去,來了就做官,對北方朋友不能交代。」最終婉言謝絕。

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 天天要聞

△晚年梅貽琦

1955年,梅貽琦開始用清華基金會利息籌辦「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也就是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的前身,諾貝爾獎獲得者李遠哲曾在這裡就讀。梅貽琦因為一手奠定了台灣的清華基礎,被稱為「兩岸清華校長」。

1962年5月19日,梅貽琦病逝於台大醫院。他逝世兩個星期後,人們打開他生前隨身攜帶的手提包,裏面不是什麼金銀珠寶,而是清華基金的賬目,一筆筆非常清楚。

梅貽琦葬於新竹清華大學校園內,取名為「梅園」,國內有校友集資栽種的花木,叫「梅林」。梅貽琦紀念獎章被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畢業生視為最高榮譽。

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 天天要聞

△梅貽琦生前最後之影像

「生斯長斯,吾愛吾廬」,梅貽琦用這八個字概括了他與清華的不解之緣。由生到死,梅貽琦一生只干好這一件事:

奠定了清華的校格,提升了清華的聲望。

清華大學110年了,我仍懷念那位一世清白的校長 - 天天要聞


來源:《做人與處世》2011年第13期

作者:梅玉榮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