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台灣外事部門突然發佈消息,美國聯邦參議員達克沃斯在當天深夜竄訪台灣,與台獨頭目蔡英文、蘇貞昌等人碰面。而台當局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作秀機會,台當局對美國議員訪台事件進行了高調宣傳,蔡英文在與達克沃斯碰面時表達了台灣參與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的意願。
這是美國議員達克沃斯第二次竄訪台灣,而這次的竄訪的時間點卻非常敏感,此前拜登在訪問日本期間「口誤」,表示一旦中國發起「武統」,美國將出兵「保護」台灣。美國議員在拜登「口誤」後竄訪台灣,似乎是在變相證實拜登並非「口誤」,拜登政府有意放棄在台海的「模糊戰略」。而在美議員竄訪台灣當天,解放軍先後出動30架次戰機「相迎」,展示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警告美國不要干涉台灣問題,如果充當台獨勢力的保護傘就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隨着俄烏衝突陷入焦灼狀態,美國重新將注意力轉向了亞太地區,妄圖在印太戰略和台海局勢兩個點上「齊頭並進」。而此前拜登訪問日本時的一次「口誤」,充分暴露了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野心。
拜登真的是「口誤」嗎?未必!
首先說一下拜登的「口誤」問題。在美國總統拜登訪問日本期間的領導人會談中,在被記者問及關於台海局勢問題時,拜登公然向中國發起挑釁,表示一旦中國選擇「武統」,那麼美國將出兵「保衛」台灣。
後來白宮高級官員站出來緊急「闢謠」,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政策並沒有發生改變,拜登表達的意思實際上是向台灣提供所謂「軍事防衛能力」。一時間,拜登和岸田文雄會晤時就台海問題發表的激進言論就成為了「口誤」。
不管是不是真的口誤,美國在台海局勢問題上正在採取越來越激進的做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5月初,美國國務院的網站上更新修改了「美台關係事實清單」,相比此前版本的「清單」,最新版本裏面刪除了美國「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美國不支持台獨」等內容。可以看出,美國方面就台灣局勢問題的實際做法與其曾經做出的承諾是完全相背離的。美國議員毫無預警地深夜竄訪台灣,完全是為了配合「台獨」分子作秀。
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會見達克沃斯時叫囂:將持續深化台灣地區同美國的關係,並表達了台灣地區參與所謂「印太經濟框架」的意願。
要知道,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想要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時,必須遵循一個中國原則,這是不可觸碰的紅線。就在前不久被「台獨」勢力寄予厚望的第75屆世界衛生大會上,台當局照例沒有得到參會的邀請,可以看出在國際上並沒有「台獨」分子的生存土壤。蔡當局妄想着參加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註定沒有什麼結果。
如果將美國涉台的這幾件事串聯在一起就會發現,短短的半年時間裏,美國對台的政治承諾正在發生劇烈變化。而拜登在美日會談上發出的涉台挑釁言論似乎不僅僅是「口誤」那麼簡單。
為何拜登政府在這段時間裏頻繁打台灣牌?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是避免美國身陷俄烏衝突的漩渦。俄烏戰爭是自冷戰之後,美俄首次在歐洲領土上的全面較量。然而讓美國難堪的是,對烏克蘭的大規模援助並未讓俄羅斯灰頭土臉,俄軍反而穩步推進,並沒有給美國任何可乘之機。而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的大規模製裁也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反而直接推動了國際能源價格的上漲。
如果美國繼續置身俄烏衝突之中,甚至跳出來帶着歐洲這幫小弟們打頭陣,勢必會激化美國和歐洲之間的矛盾,對於拜登政府而言這簡直就是虧本的買賣。於是美國便及時轉移陣地,尋找新的「競爭焦點」,以轉移俄烏衝突的視線,而印太局勢和台海局勢則是美國最理想的新陣地。
第二點,加速所謂的「激烈競爭」策略,試圖挽回美國的頹勢。要知道,早在特朗普時期,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就已經開始實施了。但是幾年時間過去了,美國的投入和產出明顯不成正比,航母戰鬥群、兩棲戰鬥群頻繁在南海周邊水域出現,同時美國在周邊地區同盟友的聯合演習頻率也大幅提升。
然而真正響應美國印太戰略的數來數去就日本、印度、澳大利亞這幾個國家。美國在南海周邊的恐嚇威壓並沒有為其「反華勢力」吸收新鮮血液,那麼美國妄圖在印太地區建立「戰略包圍圈」也就無從談起。
現如今,美國的頹勢愈加明顯,全球主要金融機構都不太看好美國的經濟,甚至預言今年年末至明年美國將出現經濟衰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無法及時在印太地區兜售「焦慮」,建立陣營對抗,那麼等待美國的就必然是霸權無以為繼所帶來的各種危機。如果僅從這個角度來看,未來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表現勢必將會「愈發激進」。
當然,對於近期美國頻繁踩紅線的瘋狂舉動,解放軍也沒有慣着。5月30日,台灣防務部門發佈了空情動態,並表示當天解放軍有30架次的軍機進入了台灣西南部的所謂「防空識別區」,戰機數量之多僅次於2022年1月23日的39架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解放軍出動軍機的種類之齊全創下新的紀錄,共計9個型號戰機,分別為2架空警500預警機,4架運8電子偵察機,1架運8遠程電子干擾機,6架殲16重型戰鬥機,8架殲11重型戰鬥機,4架殲10戰鬥機,2架蘇35戰鬥機以及兩架蘇30戰鬥機。通過此次機種構成來看,同時覆蓋了電磁干擾、爭奪制空權、反潛、反艦以及對地打擊等多個任務點,可以說是完全貼近實戰化的演練。
要知道,解放軍實戰化訓練的水域距離巴士海峽並不算遠,而該海峽正是以美國為首的個別西方國家進入南海周邊地區的主要路線。如果拜登當局執意繼續打所謂的「台灣牌」,由此單方面引起衝突,那麼美國可要掂量掂量引發的後果了。
更何況美國挑起的俄烏衝突至今依然未能平息,普京曾明確表示要打破由美國主導的現有國際格局。美國霸權本來就已經是外強中乾,而今卻依然是一副四處挑事的流氓模樣,長此以往,最終可能是機關算盡迎來一個滿盤皆輸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