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高價植髮「漩渦」:成活率成謎,培訓速成班宣稱三天包學會

2022年10月12日06:17:39 熱門 1135

「每秒2-3針連續猛扎」。

植髮手術台上,王軍(化名)只記得鑽心的疼痛感。中午12時20分開始,整個手術持續了近9個小時。而這也成了他至今四處奔走維權的開始。

廣州倍生醫療美容門診部(簡稱:倍生植髮)「保證毛囊成活率不低於95%」,王軍以為肉眼可見的「頭禿」足以證明沒有達到承諾效果。一年過去,「鑒定」這一關都未找到突破口。

一個月前,倍生植髮發佈聲明,稱照片及視頻可證明,患者的植髮手術成功。「不服。」敗訴的王軍再次被激怒,「我沒辦法證明,他們又怎麼證明毛囊成活率達到95%?」

王軍堅持要個說法,他仍在諮詢求證,生活重心被植髮糾紛牢牢捆綁。

「脫髮危機」正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痛。顏值焦慮和廣告轟炸雙重刺激下,像王軍一樣希望通過植髮改變形象的消費者湧入植髮機構。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鋪天蓋地的植髮廣告背後,是動輒數萬的手術費,並伴隨貸款糾紛、虛假宣傳、鑒定難等問題,植髮市場魚龍混雜。

植髮機構走訪中,儘管毛囊檢測結果顯示記者狀況良好,不必植髮,但醫生仍給出治療方案,比如針對額前側頭髮較稀疏、發質較細等問題可以採用藥物注射,「一針3900元,打6針,總價2萬多」。

利益誘惑下,還有機構招攬人員培訓,宣稱只需萬元學費,最快一天內就可學會先進植髮技術。「成本可能只需要200-500元,但收入可以達到1萬元到8萬元。」培訓機構稱。

誘惑

低價「轟炸」:1植髮

因為便宜,曹先生動了植髮心思,也一腳踩了「坑」。

今年7月,他在一款資訊軟件上看到「1元種植200毛囊單位」,私信後被客服告知帶1元錢和身份證就可以,店面是中山新生植髮。不過,到店後廣告中標榜的信息全部更改,1元只是噱頭。他回憶稱,工作人員表示只有兩種選擇,一種12600元,一種39000元。

「手機拿來,我幫你下個東西。」曹先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工作人員幫他下載了度小滿,拍身份證照片、掃臉等流程結束,自己支付了12600元植髮費用,分24期還款,本息合計15000多元。

抱着消費1元的心態進店,實則貸款消費了上萬元,曹先生從中山趕到珠海分店進行了2000個毛囊單位移植。幾個月過去,他覺得頭髮反而比植髮前少。

這次植髮成了曹先生心裏的陰影,「手術失敗了」,金融平台還在繼續扣款。

實際上,植髮定價不低,但以低價吸引消費者的宣傳話術並不罕見。「睡幾個小時長出一頭濃密頭髮」,短視頻平台上,植髮似乎是一項便宜且簡單的項目。

植髮手術是將自身毛髮較多部位的毛囊移植到稀疏部位,移植後成活的毛囊可以繼續生長。而取出毛囊的部位往往在後枕部。

貝殼財經記者搜索看到,不少機構宣稱可進行植髮,其中「美人尖」「髮際線」種植為熱門項目,價格多以「打包」形式呈現。

一家排名較靠前的醫美機構店鋪主頁顯示,「2000單位微針種植髮際線」標價21000元,「大面積植髮」為55800元,「頭頂加密種植1000單位種植」標價約5萬元。此外,關於毛髮移植失敗修復項目,定價8萬多元。

「一個毛囊單位一般有1-4根頭髮。」貝殼財經記者從多家植髮機構了解到,植髮以毛囊單位為基本計算單位。調查中,記者分別諮詢了雍禾植髮大麥微針植髮新生植髮、倍生植髮、頤朵植髮等機構,當提及單價,工作人員並不會正面回答,而是詢問是否要種植髮際線、頭髮狀況或要求添加微信。

記者採訪了解到,多數機構植髮單價為一個毛囊單位10-20元。雙十一促銷期間,不乏有機構單價低於10元。

倍生植髮打包費用可涵蓋1000個毛囊單位,單價不足3元。倍生植髮工作人員稱,這是限時活動,僅限首次植髮前1000單位毛囊可用。而在新生植髮,3888元可種植1000個毛囊單位,「超出的單位按照原價10元的7折收取。」

不同價位的植髮項目有何區別?根據多家機構工作人員介紹,價格差異主要在於技術不同,各項技術對應達到的植髮效果各異。

「10元的是FUE技術,傳統寶石刀加鑷子種植」「13元的是微針技術」。大麥微針植髮工作人員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前一種技術需先打孔,用鑷子夾取種植,創傷大,術後血痂多,恢復慢,種植密度低,種植頭髮的方向也不容易把控。而後一種技術,則具有恢復快,密度高及方向自然的優勢。

體驗

檢測稱「可治可不治」醫生推薦2萬元針劑

脫髮經濟」帶火植髮生意。

市中心繁華商圈中,總能看到植髮機構身影。走進玻璃門,登記完個人信息、短暫等待後,穿着整齊套裝的工作人員會將來訪者帶到診室。緊接着,另一名工作人員開始諮詢頭髮情況以及進行植髮前的必備步驟——毛囊檢測。

近期,貝殼財經記者先後探訪了廣州、北京的植髮機構。廣州天河區雍禾植髮診室外,陸續有顧客前來諮詢,記者按部就班地先後進行了前額、頭頂、兩側、後枕等部位檢測,同時被詢問睡眠、壓力、家族是否有脫髮史等問題。

起底|高價植髮「漩渦」:成活率成謎,培訓速成班宣稱三天包學會 - 天天要聞

雍禾植髮。新京報記者 席莉莉 攝

經過前台、接待人員、檢測人員等幾個流程後,記者被帶入雍禾植髮醫生診室。「你的髮際線從三庭來看,一點都不能調低,調低了反而不好看。」醫生表示,根據脫髮和檢測結果看,屬於彌散性脫髮,但總體頭髮狀況良好。

「(我們這)植髮分兩種,剃頭髮的話,20塊錢一個毛囊單位,不剃頭髮是40塊錢。」廣州雍禾植髮醫生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客戶大多選擇剃髮後進行植髮,只有一些網紅會選擇不剃頭髮,因為工作性質比較特殊,「他需要做完第二天馬上去開直播。」

根據個人脫髮情況、種植密度和後枕部毛囊資源等,每個消費者所需移植的毛囊數量相差較大,但一次植髮手術移植幾千個毛囊單位屬於常見情況。上述醫生介紹,以記者相對濃密的發量狀態來看,如果選擇植髮最多需要花費幾萬元。

「你完全沒必要來這裡。」儘管檢測結果顯示記者狀況良好,屬於「可治可不治」,但該醫生還是給出了建議方案。其中,針對額前側頭髮較稀疏、發質較細等問題,他表示可以採用醫院的藥物注射,「一針3900元,打6針,總價2萬多。」

走訪中,記者在北京朝陽區的新生植髮同樣被建議無需植髮,卻也收到報價近兩萬元的藥物注射「養護」療法。

新生植髮毛囊檢測結果顯示,記者主要問題包括需要移植2500根毛髮;頭髮密度非常低,頭髮直徑非常細;部分毛囊已出現乾癟等。

起底|高價植髮「漩渦」:成活率成謎,培訓速成班宣稱三天包學會 - 天天要聞

檢測報告。新京報記者 席莉莉 攝

經手檢測的醫生助理並未建議記者植髮,她表示「頭皮環境比較健康」「沒有必要植髮」,但要進行「養護」。她向記者重點推薦了藥物注射治療方案,並主動表示可通過第三方金融平台分期付款。

記者在該院醫生辦公室看到,這一療法名為「頭皮賦活療法」,單價6000元。醫生表示,一個療程需要注射3次,每月一次,總價18000元,注射前需在該院進行體檢,體檢費用280元。

「可以進行醫療分期,我們和百度有合作。」該醫生表示,目前有活動折扣,但需要當天決定是否進行治療,否則優惠名額不再保留。

起底|高價植髮「漩渦」:成活率成謎,培訓速成班宣稱三天包學會 - 天天要聞

護髮價目表。新京報記者 席莉莉 攝

目前,各大醫美機構與專門植髮機構激烈獲客競爭中,免費毛囊檢測項目已經成為「標配」。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在大眾點評的植髮養發專區,幾乎每家大型機構都推出了低價毛囊檢測項目,價格從9元一次到象徵性收費的0.1元,還有機構直接打出免費檢測毛髮毛囊的宣傳,以北京新生植髮毛囊檢測為例,團購價0.1元,已有3萬多人消費。

此外,植髮市場規模增長催生了低價甚至免費植髮選項。如大眾點評上,碧蓮盛推出了每日前兩名200單位髮際線免費植髮體驗。

爭議

鑒定無門,毛囊成活率

毛囊成活率為植髮機構給顧客吃下的定心丸,卻也成了懸在這一行業頭上的利器。

目前,植髮機構往往以在合同中約定成活率來打消消費者顧慮。實際上,成活率存在鑒定難問題,若消費者以未達到承諾的成活率為由要求退款,合同約定很難兌現。

2019年11月在倍生植髮進行4500個毛囊單位移植後至今,王軍表示自己的頭髮沒有明顯改善。他向記者出示的植髮簽約合同顯示,倍生植髮「保證毛囊成活率不低於95%。」

起底|高價植髮「漩渦」:成活率成謎,培訓速成班宣稱三天包學會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成活率保障」部分顯示,如因手術技術及操作的因素造成毛囊成活率未達到上述標準經鑒定確認後,機構可免費修復或退還未成活部分的手術費用。

王軍本以為,肉眼可見的「頭禿」可以證明植髮沒有達到承諾效果,但他與倍生植髮所拍攝的頭頂照片差距懸殊。「我拍照頭頂都是禿的,倍生植髮降低了燈光,拍照效果有天淵之別。」王軍認為,既然植髮外觀拍照效果差距太大,只要證明毛囊成活率不足95%就可以說植髮手術失敗。

起底|高價植髮「漩渦」:成活率成謎,培訓速成班宣稱三天包學會 - 天天要聞

倍生植髮拍攝照片。受訪者供圖

起底|高價植髮「漩渦」:成活率成謎,培訓速成班宣稱三天包學會 - 天天要聞

王軍自己拍攝的照片。

「植髮機構既然敢承諾,自然有地方能做鑒定,於是我寫了訴狀。」此後,王軍聯繫當地政務熱線、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醫學會,均獲得無法鑒定回復。

他相繼諮詢一些非官方機構,依然無果。

案件審理中,王軍以原告身份申請鑒定事項包括植髮區域種植的毛囊成活率是多少;術後頭頂外觀效果是否能見到頭皮;取發區域短髮狀態是否有明顯不能消除的疤痕。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經搖珠確定由廣東衡正司法鑒定所對上述事項進行鑒定,判決書顯示,該所經審查於2020年12月11日向法院復函,以超出其司法鑒定業務範圍為由不予受理。

法院判決認為,原告的舉證並不足以證明被告存在違約行為,亦不足以證明本案存在雙方明確約定的退款事由,理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故對於原告主張被告返還手術費24184元,理據欠缺,不予支持。

今年10月,倍生植髮就兩者糾紛發佈聲明,「照片及視頻可證明,患者的植髮手術是成功的,且法院判決已查明事實,對患者所稱的手術失敗說法不予支持。」倍生植髮稱,王軍「在各平台發表不實文章與虛構圖片詆毀我門診部已涉嫌誹謗。」

王軍堅持維權討個說法,在向貝殼財經記者發來的材料里,除了基本情況說明,他梳理出了16個文件夾證據。

近日,貝殼財經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諮詢倍生植髮,工作人員表示不提供毛囊成活率的承諾,現在植髮技術成熟,存活不是難題。

「在植髮行業統稱都說毛囊成活率95%,但是目前並沒有專業機構去鑒定具體數據。跟你簽約了具體數字承諾,這個合同是不是沒有存在的意義?」上述工作人員介紹,植髮是整形項目,術後效果肉眼就可以看出區別,沒有明顯稀疏或者空白區域,毛髮生長方向一致、自然好看就是成功的,如果有稀疏或者空白,術後可以進行免費二次補種。

此後,記者諮詢了雍禾植髮,工作人員也表示,「成活率沒辦法去鑒定」。其表示,過去雍禾植髮承諾成活率95%以上,但沒有能鑒定成活率的第三方機構,「所以我們現在不管成活率,只要你覺得不濃密,效果不好,那免費再修復就行了。」

不過,記者採訪多家植髮機構發現,毛囊成活率可達95%到98%的宣傳仍然廣泛存在。其中,碧蓮盛植髮、新生植髮工作人員稱保證95%以上毛囊成活率,大麥微針植髮工作人員口中這一數字為96%以上,頤朵植髮稱保證在98%以上。

一邊是難以量化的效果承諾,一邊是免費植髮、贈送植髮等低價獲客方式,植髮成了整形項目的投訴重災區之一。

黑貓投訴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涉及「植髮」的投訴有94條,投訴量前三分別為雍禾植髮、新生植髮、碧蓮盛植髮。涉訴金額方面,1萬元-10萬元的有45條,佔比近50%。至於投訴問題主要為虛假、誇大宣傳,植髮效果不佳,強迫誘導消費等。

記者在裁判文書網搜索發現,因植髮失敗引發的糾紛案件不下百起,消費者往往因鑒定難或舉證難被判敗訴。

浙江杭州的小曲告訴記者,一年前在嘉興雍禾植髮花費4萬多元移植了2550個單位頭髮,協議顯示保障毛囊成活率達到95%以上。術後一年,她頭頂經常出現毛囊炎問題,視覺上發量與術前相比也沒有改善。「他們給的解決方案就是免費補種,可是我不可能再補種了。」

同樣是一年前,侯女士在廣州雍禾植髮進行毛囊檢測後,對方推薦購買養護項目,承諾治療後可以達到「頭頂兩邊完全覆蓋,僅剩發縫寬」的效果。她前後付款3萬多元,進行七次中胚層注射治療及六次養護治療。

「我抱着希望積極配合治療長達一年,沒有任何效果,要求院方全額退款,而他們的解決方案是贈送我三次中胚層治療,或者只能退其中3次中胚層的錢。」侯女士表示這並非自己想要的解決方式。

生意

植髮培訓「速成「學得快一天就會」

「零基礎教學」「接觸輕醫美行業 掌握財富密碼」……

植髮市場火熱的同時,誕生了一批植髮培訓機構,宣稱可零基礎學習,內容包括各種「獨家」技術和大機構所使用的技術。

起底|高價植髮「漩渦」:成活率成謎,培訓速成班宣稱三天包學會 - 天天要聞

植髮培訓廣告。網站截圖

起底|高價植髮「漩渦」:成活率成謎,培訓速成班宣稱三天包學會 - 天天要聞

這類培訓不僅門檻低,還能「速成」。貝殼財經記者諮詢數家培訓機構發現,普遍承諾三天內保證學會植髮技術,收費在一萬元左右。

「2021年整形行業最火爆的莫過於植髮」,貝殼財經記者在多個網頁看到總部位於深圳的「麥子植髮培訓」,其負責培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植髮行業一個客戶的成本可能只需要200-500元,但收入可以達到1萬元到8萬元,並且零風險,比微整形還安全,植髮成活率高達96%。

起底|高價植髮「漩渦」:成活率成謎,培訓速成班宣稱三天包學會 - 天天要聞

以麥子植髮培訓的「植髮植眉全能弟子班」為例,學習時間為3天,學習部位包括頭髮、鬍鬚、鬢角、髮際線、(燒傷、私密)重建種植術、眉毛等,費用原價118000元,現需9800元。

記者在授課技術內容一項看到,其中包括科發源植髮、新生植髮、碧蓮盛植髮、雍禾植髮等較知名機構的種植技術,還包括真人模特操作,並且提供「如何建立毛髮移植客源渠道」「各種營銷方案」「客源的開發與渠道建設」等機構營銷運作方面的內容。

「學得快的一天就會了。」麥子植髮培訓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大多數都可以用兩天時間學會。

諮詢期間,工作人員還發來多條視頻,不同地區的學員齊聲喊道:「兩天我們都學會了」。工作人員承諾,如果3天後沒有學會,可以重複加入培訓班進行學習。

對於學成後學員的就業情況,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客戶都需要自己找,有的人能月入20萬,有的一個月只能做一台手術。

記者注意到,「黑機構」非法營業成為植髮市場亂象之一。山東省鄒城市今年8月公布的一起案例顯示,2020年2月,張某看到美顏坊紋綉店廣告宣傳後,到店內進行美髮植髮並支付費用1萬元,幾天後頭髮脫落又進行了植髮再生術,但仍然失敗並造成頭皮大面積過敏和感染。

法院判決認為,紋綉店不具備醫學美容植髮的資質資格,其為原告進行美容植髮並造成原告頭皮過敏和感染,應推定被告為原告的美容醫療行為具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賽道

四類機構同台競爭,植髮毛利率超70%

如今,90後甚至00後已加入「脫髮大軍」,「脫髮危機」讓植髮成為一條黃金賽道。

今年6月17日,依靠植髮生意起家的雍禾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雍禾植髮)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了上市申請,被市場稱為「植髮第一股」。招股書顯示,其已在國內50個城市經營51家醫療機構,並配有約1200人的醫療團隊,其中包括229名註冊醫生和930名護士,超過行業第二、三名的總和。

國家衛健委數據,我國脫髮人數超2.5億人,且呈現年輕化趨勢。然而,與實際患脫髮的人數相比,國內接受植髮醫療服務的人數相對較少。雍禾植髮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0年,在中國進行的植髮手術僅約為51.6萬例,滲透率為0.21%,表明市場需求未得到滿足。

招股書中預期會有更多人士接受植髮治療,未來的增長潛力巨大。2020年中國植髮醫療服務的市場規模為134億元。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7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將為23.0%。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756億元,自2025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將為14.9%。

對市場規模增長保持樂觀預期的同時,數據顯示,這一行業具有高毛利率的特徵,足以引發激烈競爭。雍禾植髮總收入從2018年的9.34億人民幣增長到2020年的16.4億人民幣,毛利率常年維持在70%以上,其中2020年毛利率為74.6%。

當前,植髮機構可分為四大類別,公立醫院市場份額植髮科佔比較低。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四大類中公立醫院植髮科2020年市場份額僅14.8%,連鎖型植髮機構行業市佔率為23.9%,美容機構的植髮部門佔有率為15.7%;其他民營植髮機構市場佔有率達45.6%。

市場激烈競爭已然出現。作為2020年國內最大的毛髮醫療服務供應商,雍禾植髮在植髮醫療服務市場及醫療養固服務市場的市場份額分別約為11%及5%。

搶食市場,民營機構在營銷推廣方面下足工夫。2018年-2020年,雍禾植髮的銷售及營銷費用分別為4.64億元、6.5億元、7.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了49.6%、53.1%、47.6%。幾乎一半收入用於銷售及營銷。

今年9月,新生集團聯合創始人張通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生植髮有上市計劃,但還沒有明確時間表,目前沒有引進外部資本。

巨大的市場潛力與高毛利率刺激下,更多企業正在加入植髮市場競爭,經營資質、人員技術、醫患關係等方面的規範化,或是消費者投票的重要標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席莉莉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李世輝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