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由作者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明叔雜談」,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透露了一個細節,在俄羅斯針對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後,美國總統拜登的國安團結「竊喜」,認定俄羅斯犯下了一個「戰略錯誤」。他們認為,在美國及其盟友的制裁下,俄羅斯將受到沉重打擊。《紐約時報》說,這種觀點已經成為美國本屆政府的一個「信條」(Article of faith)。
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的觀點恰恰相反:當美國決定同時對中俄下手的時候,美國自己才是那個犯下「戰略錯誤」的國家。美國看似在盟友當中一呼百應,但此時此刻,美國選擇兩線作戰,恰恰是美國在戰略上最虛弱的時候。美國根本沒有能力在絞殺俄羅斯的同時,全力遏制中國。
美國國內通脹攀升,階級矛盾、種族矛盾和意識形態矛盾依然尖銳。拜登支持率持續走低,民主黨在11月8日的國會中期選舉中將會遭到重創。
不管美國怎麼虛張聲勢,中國就是要堅定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與俄羅斯正常開展各種務實合作。只要俄羅斯不被美國整垮,俄烏衝突每進行一天,就是對美國的一種消耗。美國就是一隻紙老虎,如果我們萎縮、退讓,它就成了一隻能咬人的真老虎。如果我們堅持鬥爭、善於鬥爭,紙老虎到最後必定會蔫兒掉。
1)俄烏衝突,美國短期獲益,長期將得不償失。
從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至今,美國收穫了很多短期利益。
在美國長期對盟友進行滲透、控制的背景下,俄烏衝突後,西方世界展現了空前的團結,一時間,反俄成為了政治正確。
拜登好整以暇,在俄烏戰事吃緊、歐洲面臨極大衝擊的情況下,多次攜第一夫人回老家度周末。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國一直盤算的「以烏制俄」、「因俄控歐」兩張牌,都打出來了,而且短期看,效果還不錯。
但是,不管短期內,美國有多少收益,但從長期看,都沒有改變美國在中美俄「戰略大三角」中以一對二的局面。
美國與俄羅斯徹底決裂,短期可以享受「要俄羅斯命」的快感,但長期將會給美國製造一個擁有強大核威懾能力的「敵人」。
美國讓俄羅斯的日子不好過,俄羅斯同樣會讓美國的日子不好過。
2)美國虛張聲勢,此時此刻,戰略上非常虛弱。
3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一個月,拜登飛往歐洲,一天參加北約、G7和歐盟三場峰會,風光無限。
在峰會前,美國政府官員多次對中國發出「恫嚇」,希望阻止中國跟俄羅斯的正常務實合作。
為此,美國不惜為俄羅斯和中國製造了兩個「話語陷阱」:
第一,美國反覆提到,俄羅斯對烏克蘭開展特別軍事行動是「未經挑釁的」、「沒有正當理由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美國言而無信,推動北約東擴,將軍隊和進攻性武器擺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甚至直接把烏克蘭推向反俄的第一線,美國裝什麼「白蓮花」?
第二,美國反覆提到,如果中國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就要對中國進行制裁。什麼叫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中國正常從俄羅斯購買原油、天然氣、糧食、煤炭、木材等,跟俄烏衝突有什麼關係?跟美國有什麼關係?中國企業在俄羅斯正常銷售手機、電腦、汽車,這有什麼不對?美國跟俄羅斯之間的矛盾,中國不摻和,但中國跟俄羅斯之間的合作,美國也沒有資格摻和。
美國現在就是虛張聲勢,企圖恫嚇、脅迫中國。
但中國是嚇大的嗎?
中國沒有主動挑唆俄羅斯跟美國干,俄美矛盾是美國自己一手造成的,跟中國無關。
中國跟俄羅斯之間的正常合作,涉及到中國國家利益、中國公民和中國企業的利益,更涉及到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國沒有資格對中國指手畫腳。
此時此刻的美國,它捅了俄羅斯這個「馬蜂窩」,它就必須承擔後果。美國和北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烏克蘭,美國正一步步滑向俄美直接衝突的邊緣。
美國此時此刻,還敢跟中國打一場「2.0版的貿易戰」嗎?
紙老虎的本質特徵就是,你如果不敢鬥爭,它利用恫嚇和威懾,就可以達到目的,成為一隻咬人的老虎。如果你看穿它虛張聲勢的把戲,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它就成了一個笑話。
美國想在歐洲和印太同時開闢兩條戰線,對俄羅斯和中國同時下手?
美國這到底是自信,還是自大?
相信有識之士,自然看得非常清楚。
3)美國「坑」盟友沒商量,早晚遭到反噬。
俄烏衝突,再次驗證了一句話:「做美國的敵人很危險,做美國的朋友更危險。」
可憐歐洲國家,一心一意把美國當成「跨大西洋特殊夥伴」,但在整個俄烏衝突中,美國「隔洋觀虎鬥」,不惜流干烏克蘭人的最後一滴鮮血,也要去達到所謂消耗俄羅斯的目標。美國不惜把烏克蘭當棋盤、把歐洲當擺棋盤的桌子,即便是把自己的這兩個「朋友」砸得稀爛,美國也無所謂。
在俄烏衝突爆發後,歐洲能源價格失控,通脹飆升,數以百萬計的烏克蘭難民湧入歐洲國家,將給歐洲各國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國內有人給歐洲「解圍」,說是烏克蘭難民的湧入,正好可以解決歐洲出生率太低的問題,為歐洲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
這實在是一種沒有常識的說法。如果歐洲真的需要勞動力,不用打仗,直接大規模引進不就行了?
從過往經驗看,難民大量湧入,不僅會給湧入國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還會因為難民的語言不同、文化不同,帶來各種社會問題。
此時此刻,美國還在不斷挑撥歐洲對俄羅斯施加更嚴厲、更廣泛的制裁,隔着大西洋的美國,在俄羅斯的利益有限,但就在俄羅斯邊上的歐洲,卻跟俄羅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美國搞「道德綁架」,讓歐洲對俄羅斯實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制裁,就是在把歐洲往火坑裡推。
誠然,戰後幾十年,美國對歐洲政府和社會進行了全方位滲透,美國在歐洲培養了一大批「精神美國人」,但歐洲人都是傻子嗎?特別是德國人都是傻子嗎?美國如此「不仗義」,坑盟友,歐洲會永遠昏睡下去嗎?
美國想「因俄控歐」,德國和法國心底里估計也在盤算「因俄脫美」。
美國只要繼續堅持「美國優先」,繼續把盟友往火坑裡推,必然有盟友覺醒、與美國反目的一天。
4)俄羅斯不垮,美國正在給自己製造一個「百年敵人」。
美國在「冷戰」後犯下的最大地緣政治錯誤就是,沒有尊重和接納俄羅斯。
打「冷戰」上癮的美國,從自私、狹隘的視角出發,一直在誤導、提防、遏制俄羅斯。
美國在「冷戰」後,生生把一個一心嚮往西方的俄羅斯逼成了自己的對手。
拜登跟俄羅斯總統普京之間有着很深的個人恩怨。拜登對普京「干預」美國大選、支持特朗普,一直心存怨恨,這一次俄烏衝突爆發,也給了拜登「公報私仇」的機會。
短期看,美國的譴責、制裁,確實會給俄羅斯帶來很大的困難。
但俄羅斯絕對不是美國「待宰的羔羊」。
俄羅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不缺能源,不缺糧食,耗得起。
普京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後,就一直在完善所謂的「堡壘俄羅斯」計劃,就是為了應對當前這種最惡劣的情況。
中國同樣不會袖手旁觀。中國從俄羅斯進口自己需要的能源、糧食等,關美國什麼事?中國向俄羅斯出口各種輕工業品,關美國什麼事?
對於美國發起的單邊制裁,中國沒有義務配合美國「演出」。
拜登這次完全撕破臉,徹底放棄了跟俄羅斯和解的可能。
這從長遠來說,這註定將傷害美國的國家利益。
一個擁有強大核威懾能力的俄羅斯,一個對美國心懷憎恨的俄羅斯,早晚會讓美國吃到苦頭。
5)美國正在一步步陷入俄烏衝突。
拜登本人肯定不想陷進俄烏衝突,主要是在阿富汗、伊拉克兩場代價昂貴的戰爭後,拜登有明顯的戰爭疲勞症。
更重要的是,美國認為俄烏矛盾、俄美矛盾是「支線劇情」,中美博弈才是「主線劇情」,美國不想在「支線劇情」中浪費寶貴的戰略資源。
但很多時候,事情的發展,並不完全取決於人的主觀意志。
從俄烏衝突爆發的那一刻起,美國已經深度捲入了這場歐洲二十一世紀到目前為止最嚴重的地緣政治衝突。
從表面上看,美國只是提供了武器和其他援助,實際上,美國在情報支持、網絡攻擊等方面,給烏克蘭提供了外人難以想像的支持。
俄烏衝突一爆發,拜登的國安團隊就設立了一個「虎之隊」,正在對俄烏衝突的各種惡化、升級情形做準備。
在北約特別峰會前後,美國正在加大在俄羅斯周邊北約國家部署軍力。
接下來,如果美國繼續低估俄羅斯,認為俄羅斯的核威懾不過是虛張聲勢,美國將會更加深度地捲入俄烏衝突,到時候,俄羅斯怎麼反擊,將值得關注。
俄羅斯「光腳不怕穿鞋的」,如果美國把俄羅斯逼到了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俄羅斯將不會再有任何顧忌,最後的結果,不過是魚死網破而已。
6)拜登支持率低迷,在國內地位並不牢固。
俄烏衝突爆發一個月,路透社和Ipsos進行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民意支持率已經低於40%,超過一半的美國民眾對拜登就任以來的表現感到不滿。
自從2021年8月「喀布爾大潰敗」以來,拜登的支持率就一直沒有超過不支持率。
目前,拜登的支持率跟特朗普同一時期差不多,表現都非常糟糕。
11月8日,美國國會將舉行中期選舉,民主黨丟掉眾議院和參議院中一個多數,簡直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年邁的拜登,大概率會是一個「一任總統」。
拜登上任一年多,體力、精力和智力都是一個問題。
他的外交、國安、國防等團隊,都是自己的「親信」,或者根據政治正確的原則選定的,都缺乏經驗,能力也不能完全服眾。
這樣的一個美國,根本不足以擔當「世界領袖」的大任。
7)美國國內三大矛盾依然尖銳、無解,從中長期看,美國走向「內爆」、「衰落」難以避免。
過去幾年,美國的國家形象接連遭到重創。
特朗普上台,讓美國斯文掃地,展現了美國最醜陋、最自私的一面。
疫情襲來,成為美國和西方的「滑鐵盧」,美國社會的分裂、反智,顯露無遺。
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社會依然面臨嚴重的三大矛盾:
——巨大的貧富分化帶來的階級矛盾;
——白人和黑人等有色人種之間的種族矛盾;
——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意識形態矛盾。
在俄烏衝突的當下,美國社會依然在為變性人是否可以參加女性運動比賽項目而爭論不休。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
只要美國不能解決其內部治理問題,其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就會呈現走下坡路的趨勢。
更重要的是,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一天天接近,特朗普捲土重來的陰影揮之不去。不管是美國的盟友,還是美國的敵人,都在等待着這一天的到來,因為誰也不知道,2024年的美國,將會發生什麼。
8)美國對俄羅斯發起全面制裁,違背了美國長期宣揚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育無關政治」、「學術中立」等理念,將加速美國「神話」的破產。
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反俄成為美國和西方世界的政治正確,各種針對俄羅斯的制裁紛至沓來,甚至連俄羅斯的貓、俄羅斯的狗、俄羅斯的樹都不放過。美國和西方社會的荒唐,可見一斑。
經過這件事情,全世界都看清楚了,美國一直強調的各種理念,不過是用來打擊別人的大棒,輪到美國自己,就開始奉行「美國例外主義」,這本質上就是一種雙標、虛偽的做法。
經過俄烏衝突,美國的自我標榜正在加速破滅。
9)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將會加速美元霸權的衰落。
美國先是私自瓜分阿富汗央行在美國的70億美元資產,現在又大肆凍結俄羅斯的外匯儲備資產,並利用SWIFT系統,制裁俄羅斯。
美國所做的這一切,不僅讓美國的「敵人」看在眼裡,也讓中國、印度、巴西、南非,還有全世界所有不是美國鐵杆盟友的國家看在眼裡,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不實施去「美元化」,如果不降低對美國的「依賴」,美國隨時都可以對這些國家進行制裁。
經過俄烏衝突,世界各國央行一定會想辦法分散外匯儲備資產,一定會想辦法減少對美國的信任和依賴。
美國一再將美元霸權「武器化」,最終的結果將是讓全世界加速脫離美元霸權,這對美國霸權將是一個緩慢的、致命的打擊。
10)俄烏衝突後,美國正面臨亞非拉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懷疑和排斥,美國霸權終將走向衰落。
美國一心一意想着遏制中國,正在加速從世界其他地區撤離,這在中東地區尤為明顯。
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全球能源市場劇烈震蕩,美國想着給沙特、阿聯酋打電話求助,希望這兩個國家增產,以緩解燃眉之急,但這兩個國家竟然都拒絕接拜登的電話。更有甚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想去訪問,也直接被回絕。
但與此同時,在俄烏衝突爆發前,阿聯酋就傳出購買中國軍機的消息。在俄烏衝突爆發後,沙特則傳出要以人民幣來結算部分向中國出口的石油。
在美國沉迷於鼓動盟友投身俄烏衝突的時候,中國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卻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訪問。
在整個國際關係中,美國因為國內利益集團綁架其對外政策,不斷「黑化」,正在成為世界亂源;而中國則高舉互利共贏的大旗,真心希望世界和平,努力謀求與其他國家進行互惠合作,共同發展,中國已經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積極力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美國有一種蜜汁自信,往往把西方基督教白人國家,當成了全世界。
但實際上,真正的全世界,怎麼可能少了中國、少了印度、少了巴西?怎麼可能少了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拉美、南太的廣大發展中國家?
中國早已經是全世界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才真正代表了國際社會大多數人謀和平、求發展的心愿。
此時此刻的美國,正在享受一場虛幻的「團結與榮耀盛宴」。
但是,美國霸權的「大廈」,正在呼呼透風,根基不穩。
美國要在此時此刻,對中國進行訛詐,幻想逼迫中國加入美國絞殺俄羅斯的行動,這實在是痴心妄想。
時間將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