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今天(8月16日)公布第二批「台獨頑固分子」清單,當中包括蕭美琴、顧立雄、蔡其昌、柯建銘、林飛帆、陳椒華、王定宇等人。如果說2021年11月5日公布的首批「台獨」頑固分子清單,游錫堃、蘇貞昌、吳釗燮屬於「台獨」首惡分子的話,那麼這一波清單更具廣泛性,代表面更廣,打擊面更大。而蔡英文、賴清德仍然未列入清單,說明大陸還是留有迴旋空間,保持政策彈性,給台當局和民進黨懸崖勒馬的機會。
這次把蕭美琴列在清單首位,顯然直指蕭美琴是這次佩洛西訪台引發台海危機的民進黨當局「首謀」,也代表對蔡當局外事系統的制裁,代表對蔡當局與外部勢力勾連的嚴厲警告。
1971年8月出生在日本的蕭美琴,父親是台灣人,母親是美國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畢業後被呂秀蓮挖掘,回到台灣加入民進黨,後獲陳水扁重用。1995年,24歲的蕭美琴就擔任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執行長,1997年又被提拔為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2000年11月,呂秀蓮透露有關扁辦緋聞情事,暗示陳水扁與蕭美琴有曖昧關係。
蕭美琴被蔡英文任命為台當局「駐美代表」後,利用在美常駐機會,四處張羅以製造所謂台灣「國際聲量」,以提高「台灣國際能見度」。近年來美國政客頻繁竄訪台灣,蕭美琴被綠營認為居「首功」。佩洛西這次竄訪台灣,是美國一手製造,但蔡英文當局主動積極配合也是顯而易見的,蕭美琴更是賣大力氣。據報道,自2018年2月至今年4月起,台灣方面通過公關公司聯繫佩洛西16次,共花費近315萬美元,其中蕭美琴聯絡了8次,台經濟部門聯絡5次,民進黨聯絡3次。
顧立雄一直是綠營頭面人物的「御用律師」,也是民進黨追殺國民黨的重炮打手,蔡英文上台後先是任命其擔任「不當黨產委員會」首任負責人,後轉為更加位高權重的「國安會秘書長」,被視為蔡英文對美及兩岸政策方面的首席幕僚,專門為蔡英文衝撞兩岸、勾連外部勢力出餿主義。
柯建銘在台灣立法機構黑白通吃,被稱為民進黨「永遠的總召」,是民進黨「大黨鞭」。大陸將其列入制裁清單,如同對游錫堃的制裁一樣,代表對台灣立法系統「台獨」頑固分子的打擊。
蔡其昌一方面是台立法機構「副院長」,另一方面也是年底選舉中民進黨籍台中市長候選人。王定宇同樣是深綠「台獨」民意代表,曾經在民進黨老巢台南市將時任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推倒,讓他在台灣一夜爆紅。後來又因與民進黨女發言人顏若芳「同居一室」而再紅一把。
林飛帆目前是民進黨副秘書長,是「台獨」青年的代表,也是蔡英文嘴中所謂「天然獨」的民進黨青年軍。在兩岸關係上,林飛帆「反中」立場極為激烈,是反服貿協議的「TY花」運動中的帶頭分子。
陳椒華身份是「時代力量」黨主席。大陸將她的制裁清單,可解讀為代表向民進黨側翼的堅決打擊。
蔡英文、賴清德仍未進入第二波「台獨」頑固分子清單,並不是意味着他們不夠頑固,而是一種策略考慮。從政治策略上說,通常不到最後關頭,不會把對方領導人列入制裁。很多人甚至認為蔡、賴萬惡不赦,賴清德曾經還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但他們畢竟是民進黨最高層人物,暫不將他們列入有幾個好處:一是使他們心虛、恐懼、焦慮,因為這把劍不落地,他們反而會長期不安,也有利於分化民進黨,激化他們鬥爭;其次是大陸對台政策留有迴旋空間,保持政策彈性,也給台當局和民進黨懸崖勒馬的機會。
#官方:對「台獨」頑固分子實施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