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利空來襲,美股又崩了。
美股暴跌
當地時間10月7日,美股上演了一場「黑色星期五」。
美股三大指數開盤後紛紛暴跌,截至收盤,跌幅均超過2%,納斯達克指數更是重挫3.8%。
另外,美股芯片巨頭AMD公布了第三季度的業績預測,低於市場預期,導致市場引發「芯片荒」。截至收盤,AMD暴跌14%,拖累了整個芯片板塊,英偉達跌8.03%,英特爾跌5.37%,費城半導體指數跌超6%。
科技股中,蘋果跌3.67%,微軟跌5.09%,谷歌跌2.61%,亞馬遜跌4.77%,特斯拉跌6.32%,Meta跌4.04%,行業收跌4.14%。
消息面上,最大的消息便是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數數據,增加了26.3萬人,高於預期的25.5萬人。美國9月失業率報3.5%,預估值為3.7%,前值為3.7%,遠遠好於市場預期。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美國當前的經濟數據依然是十分強勁的,即使有國際局勢變化、能源價格變動的衝擊,失業率依然較低。
不過,這個強勁的就業數據,毫無疑問會引來另一個部門的關注,那就是美聯儲。
眾所周知,美聯儲正處於加息周期之中,勢要將通脹壓縮到2%以內,如今依然在8%以上,持續加息的概率十分之大。
另外,美聯儲加息一直受就業數據影響較大,因為加息會影響到經濟,如果加息過猛,經濟下滑、失業率增加,那就會引起連鎖反應;相反,如果就業數據十分強勁,失業率低,那麼加息就更有暴力加息的可能性。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顯示,11月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為92%,高於9月非農報告前的85.5%。
強勁的就業數據,對美國經濟來說是一大利好,但對於美國股市來說,便是一大利空了,處於加息周期之下的美聯儲,大概率會在11月份再次加息75個基點,這一利空直接重挫了星期五的美國股市。
根據美聯儲的加息點陣圖,2022年還要加息125個基點,11月份大概率加息75個基點,那麼12月份大概率還要加息50個基點。
可見,對美國股市的利空是持續性的,甚至還有可能持續到2023年。
2022年以來,美股已經連續下跌了近9個月,從最高點的15875點附近,跌至最新的10652點附近,跌了5223個點,跌幅超過30%!
如果最後這四個月內,美聯儲仍然持續加息,那麼美股還有下跌的空間,2022年內跌幅有可能要達到40%。
2022年初,英大證券交易所所長李大霄預言道,「美股史上最大的泡沫將在2022年破裂」,如今再看的話,跌幅已經超過30%了,大有泡破裂的徵兆。
除了美股以外,歐洲市場也比較悲觀,當地時間10月7日截至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跌幅為0.09%,法國CAC40指數下跌1.17%,德國DAX30指數收跌1.59%,整體跌幅相對較小。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國慶假期原因,10月1日至9日,國內股市都是休盤的,所有國慶期間國外市場一片頹勢的時候,A股沒有跟。
美聯儲或許很難在抑制通脹與穩住股市之間平衡了!
美股泡沫破裂
進入2022年以來,或許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美國的通脹數據會如此恐怖,最高衝到了9.1%,更沒有人想到,美聯儲會如此大力度的加息,導致美國股市急速暴跌。
不過,即使美國股市今年內跌了超過30%了,美國通脹數據依然維持在8%以上,似乎美聯儲對此並不悲觀,而是更為激進的加息。
難道美股泡沫破裂,對於美聯儲來說不痛不癢嗎?
實際上,從華爾街的角度來說,美股暴跌,一定會讓他們的財富蒸發掉,這是他們反對的。但是美聯儲是獨立於政府部門之外的,一旦開啟加息周期,華爾街也很難阻止。
並且,對於整個市場來說,美股這一次暴跌,有可能僅僅是一次回歸正常狀態。
我們經常對於股市泡沫破裂十分敏感,或許是因為宣傳的原因,然而即使是A股,也經歷過2015年的股災,從6000多點暴跌回到3000點下方,直接蒸發了一半,如今不是一樣過日子嗎?
從納斯達克指數的走勢就可以看出,從2016年至2020年初,美股走勢都算是正常的,穩步上漲。
然而,2020年3月份,受疫情影響,美股人突然暴跌了兩個月,隨後,美聯儲開啟印鈔機,釋放天量資金入市推高股市,讓美國經濟渡過了危機。
2020年3月份至2021年11月份,美股從最低6610點左右,暴漲至15700點左右,漲幅超過一倍以上!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疫情對於美國經濟是利好還是利空呢?
毫無疑問是利空,也就是說,如果股市真實的反映經濟,那麼股市就應該比2019年低才對。然而在美聯儲的刺激之下,美股一飛衝天,連連創新高。
即使如今美股暴跌了將近9月份,依然在10652點,比2019年高。只有在美聯儲的加息之下,美股暴跌回到了2020年疫情爆發前的水平,才算是徹底去除泡沫了。
也就是說,美股要跌回到10000點下方,股市才算是健康水平,處在上方的都是印鈔的泡沫。
如果美聯儲在11月份、12月份真的分別加息75個基點和50個基點,那麼美股大概率將會回到10000點下方了,就像是美聯儲的刺激之下走了一個輪迴。
然而,在美聯儲暴力加息的時候,美國股市是下跌了,通脹數據卻仍未見到大的動靜。
美國8月的CPI為8.3%,9月份的尚未公布,6月份最高點是9.1%,如今通脹率依然沒有回落到8%以下。
相比之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那句「要將通脹遏制在2%以內」顯得遙不可及。
一邊是難以壓制的通脹,一邊是加息後持續下跌的股市,美聯儲的態度是堅定的抑通脹不保股市了,但是利率從零加息至3%-3.25%之間,通脹依然抑制不住,這就是形成一個僵局了。
或許美國股市泡沫在2022年破裂的註定的,但破裂之後要走向何方,就很難得知了。
只要美聯儲加息的步伐不停下,美股就會持續不斷的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