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熊貓貝貝的第1332篇原創文章
在中國的經濟語境裏面討論問題,就得按中國的文化習慣和思維邏輯來。
凡事講因果,這是最基本的討論態度。
國慶黃金周前夕,一連串房地產利好政策接連出爐。
其中,9月29日晚間,央行、銀保監會率先提出階段性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緊隨其後,財政部於9月30日發文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條件,居民出售自有住房1年內購房予以退稅優惠,央行隨後又發佈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的通知。
顯然,樓市經歷前三季度的平淡,甚至可以說低迷以後,國慶假期作為第四季度開端被寄予厚望。
圖片來源:網絡
節前「政策大禮包」釋放利好,開發商摩拳擦掌拼業績,國慶假期樓市銷售情況如何?
利好在前,這是因,那麼結果如何呢?
這篇文章,就將從現實出發,用數據說話,用市場一線實際情況做輔助,為各位讀者朋友復盤梳理2022年中國國慶小長假期間全國樓市的現實情況。
再從現實情況出發,推導因果,研判趨勢。
本文已反覆自查合規,不碰紅線,語言平和公允,不帶價值導向。
內容有依有據,分析理性客觀。
硬核內容,錯過不再。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 文章略長,內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並且需要進行思考。
- 內容不求討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
- 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內容不是什麼大路貨,也不是什麼看完能夠帶來輕鬆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
- 頭條獨家文章,抄襲搬運必究!
(如果這篇文章在其它資訊平台被看到,不用懷疑,就是抄襲搬運,厚顏無恥)
選擇大於努力,思維決定層次,是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的重要規則。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1
多家機構數據:2022年「金九」不在,「銀十」開局,並不如意?
2022年的國慶黃金周,政策氣氛和市場期待已經烘托到位,但是從多家機構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並不如意:
1,諸葛找房披露的數據:
諸葛找房追蹤了重點15個城市黃金周期間的新房成交量,相較於去年同期,只有大連、濟南、成都增長,其餘12個城市都不如去年同期。
其中杭州這個黃金周相較於去年同期下跌了98.2%,北京下跌了86.9%,上海、深圳、寧波跌幅都超過50%,溫州跌幅接近50%。
圖片來源:網絡
2,中國指數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選取了21個代表城市,包括北上廣深四個一線,與9個二線,8個三線。
23個城市中,黃金周期間新房成交較去年國慶期間,上漲的只有濟南、瀋陽、揚州、淮北、岳陽、南充、柳州7個城市,16個城市在下跌。
其中北京、溫州、福州、杭州跌幅均超50%,上海、深圳、寧波、煙台、淄博跌幅接近50%。
圖片來源:網絡
3,克而瑞的數據:
40個重點監測城市累計成交96.2萬平方米,環比下降84%,同比下降26%,與假期前一周相比同比降幅擴大了49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網絡
三家機構數據,雖然存在必然的差別,但整體反映的結果和趨勢卻非常一致,那就是2022年國慶這個最後的衝刺節點,中國樓市並沒有迎來什麼明顯的反彈和熱度。
數據說話,一目了然,沒有必要過多的贅述了吧?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2
典型城市市場動態:分化明顯,冷熱不均,整體並沒有明顯的反轉
通過和同行朋友以及各地分公司同事們的溝通,2022年10月國慶小長假期間,有以下幾個明顯特徵:
縣城冷清依舊,基本上三線及以下的城市,延續了上半年以來一貫的市場風格,沒有多少變化;
二線有所回溫,但是市場反彈的力度和程度,不盡如意;
一線城市恢復明顯,但是依然存在冷熱不均的情況。
具體到典型城市情況一覽:
- 北京:
國慶假期,北京新房市場保持一定熱度。一方面作為傳統樓市銷售旺季,房企緊抓營銷周期吸引客戶看房,促進成交。另一方面假期出京相對不便,不少置業人群選擇假期看房。但新房市場分化明顯,優質樓盤售樓處相對熱鬧,看盤者相對較多,而區域供應量較大、同質化較大的項目售樓處相對冷清。
整體來看,北京新房和二手房市場整體在逐步回暖,樓市企穩,購房者信心逐步回歸。尤其是9月中下旬以來,大量新盤集中入市,其中不乏熱盤,樓市認購數據相對較好,對市場預期有帶動作用,但網簽備案數據有一定延遲,導致成交數據降幅較大。
- 深圳:
國慶假期開發商推貨節奏明顯加快,多個樓盤趕在節前跑步入場。從售樓現場來看,假期期間多個樓盤現場人氣明顯回暖,與節前中央樓市政策出台、多個項目入市下開發商舉辦各類暖場和優惠活動有關。從成交來看,市場分化明顯,部分高端改善型項目和質好價優項目成交去化較好,但整體樓盤成交去化一般。
- 廣州:
國慶期間開發商推貨較為積極,有超30個樓盤有營銷動作,以項目加推及促銷活動佔據多數,多項目推出「購房送家電」、「購房贈送物業費」、「首付分期」、「一口價特惠單位」等營銷活動。從現場人氣來看,主要以天河區、黃埔區、番禺區熱銷樓盤去化較好,去化率超過80%,其餘新開盤及加推項目整體去化一般。
- 杭州:
國慶假期,因不動產登記系統升級,杭州暫停搖號報名登記。僅前兩天有主城2個項目搖號,中籤率分別為45.49%和66.67%,整體熱度尚可。其餘項目多集中國慶之後搖號開盤。國慶期間樓盤多舉辦活動以達到蓄客目的。假期樓市整體表現一般,供需兩端積極性均不高。但不少郊區樓盤通過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優惠活動等吸引了一波購房者。
- 成都:
國慶期間無新批預售項目,新開盤項目一個,在售項目打折促銷、開展各種活動力度較大,據不完全統計,國慶期間成都有超60個項目推出優惠活動,但需求端表現不如往年積極,樓盤到訪量並未出現明顯增長。8、9月高溫限電、疫情管控對市場節奏造成了很大擾動,9月下半月復工後成交量同比降幅仍較大,市場尚處於修復階段。
- 蘇州:
國慶期間看房人數有顯著增長,多個售樓處推出優惠活動,特惠房、買房抽獎、認購送豪禮等方式層出不窮,消費者購房情緒得到一定調動,但近幾個月蘇州購房政策有所變動,購房者仍多持觀望態度,政策穩預期效果仍需時間兌現。
- 南京:
國慶長假期間,南京商品住宅累計認購2000套左右,與前兩周數據相比,南京小長假期間商品住宅認購量有明顯增長。小長假期間,藉助政策的優惠和房企的讓利,市場整體表現尚可,項目到訪量增多。
- 青島:
9月份樓市利好政策頻出,包括放鬆限購、非限購區域認貸不認房、公積金利率下降等,在多項利好帶動下,多數開發商緊抓國慶節點順勢推新加速去化,包括特價房、認購減免、送車位等一系列優惠活動,同時推出科學實驗室、插花體驗、超級電玩、淘氣堡等眾多親子體驗遊戲,吸引更多人流。同時受疫情影響留在本地的人數增加,樓盤人氣相應有所提升,市場熱度出現回溫跡象,但成交轉化率仍有待觀察。
- 武漢:
國慶期間,武漢市商品住宅合計成交472套,僅1號當天成交過百套,合計5.66萬方,較去年國慶同期下滑36%,「銀十」開局表現不佳。儘管國慶期間武漢市在政策端出現商貸和公積金利率下調、二套房首付下降、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住房換購退稅等利好,房企也保持了較高的營銷折扣力度,但需求端入市仍保持謹慎,加上從5號開始武漢市及湖北省多地方縣市再次發生疫情,區域管控趨嚴,對需求端短期入市產生了較大不利影響,政策端的持續放寬對市場的真實影響還需時間觀察。
- 鄭州:
2022年鄭州國慶小長假樓市整體表現不及往年水平,多數樓盤通過降價進行項目促銷。改善項目到訪量與成交量呈現回升態勢,而剛需項目到訪量與成交量表現不佳,整體來看鄭州房地產市場依舊處於築底階段。
- 重慶:
節前房企積極為國慶備貨,多項目集中備案。部分項目以價換量,加大優惠力度促成交,疊加秋交會優惠,當前購房環境優惠力度較大。從成交來看,來訪量上漲兩到三成,成交熱度有所上升,但同比仍延續下降趨勢。
- 西安:
國慶期間,西安疫情反覆,未見大規模集中開盤,僅國慶前個別登記樓盤自行平銷,部分項目去化率僅三成,多個區域普遍進入促銷模式,多家房企打出「特價房、打折促銷、85折鉅惠」等,但市場反饋有限,觀望情緒仍較濃重。
總的來看,短期,購房者觀望情緒仍在,前期政策顯效仍需時間,若政策持續發力,各地配套政策持續跟進和落實,購房者置業情緒有望繼續修復,四季度新房市場或逐漸企穩。
請注意,這裡的研判觀點,是企穩,而不是什麼反彈或者全面升溫。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3
動態觀察,趨勢預判:樓市政策和市場共識的平衡博弈
其實只要稍微有點商業經營和市場周期基礎認知的朋友都應該知道,10月沖業績,開門有講究,小長假不給力,下一個節點,就要拉到元旦前後,甚至春節去了。
很多吃周期的行業,基本上一年內最吃績效的,就在10月份見分曉。
2022年,金九銀十對於絕大多數城市的樓市而言,應該是沒有多少懸念和念想了。
過去就過去吧,不如意也就不如意了,還能怎麼辦?
更重要的是,後續中國樓市會怎麼走?
10月份的重要會議,是一個節點,但是對於這樣的節點,實際上也沒必要寄予太多不切實際的期盼。
中國的經濟轉折,講究的是穩健安全,徐徐圖之,而不是被市場情緒牽着鼻子走。
這個底層邏輯用在樓市上,非常適合。
整體來說,從理性和現實結合的角度出發,對於2022年四季度,中國樓市大概率會有一個緩慢復蘇的勢頭,但是這個復蘇也主要集中在「量」上面,而「價」的層面,並沒有多少想像力。
一方面,是疫情的衝擊和影響,包括國家對待疫情防控的主線態度,即使有轉變,也需要一個時間和過程,一個季度的時間,很難讓基本面發生徹底改變。
另一方面,從中國整體經濟的復蘇和反轉大盤來看,增量的產生,包括突破,同樣需要時間和過程。
最後一個方面,這一輪中國經濟的發動機,不再是樓市和房地產經濟,以前是樓市旺,帶動經濟旺,現在考慮樓市走向,要反過來想:
要想樓市反彈持續復蘇,經濟大環境就要提前有所表現,無關反哺程度,最起碼信心和預期要能支撐。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寫在最後:
對當下中國樓市的幾個分析觀點分享
文章最後,言簡意賅,談幾點個人獨家對當下樓市的觀點和看法,不一定對,供各位讀者朋友討論和參考:
1,樓市調控成為了長效,並不會得到降溫之後為了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就會全方面地解開。
2,未來中國樓市買方主導市場是必然趨勢;
3,整體市場對於樓市的預期依然沒有發生明顯轉變:
10月8日,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21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下季房價,19.9%的居民預期「上漲」,55.8%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2.7%的居民預期「下降」,11.7%的居民「看不準」。
預期和政策意圖實現了高度契合。
4,剛需,改善,長期持有價值投資的群體,2022年的四季度可能成為一個難得的「擊球區」。
現房為王,期房圖紙房謹慎,一切從自身實際情況需求出發,才是正途。
5,隨着疫情的好轉以及政策的不斷推進,以一線城市為首的部分地區樓市逐漸呈現回暖現象,二線、三線城市也有望逐步回升。
穩樓市政策效果逐步傳導至市場端,市場信心逐步提升,預計四季度市場會有明顯改善。
穩是主線基調,不要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以上,就是對2022年國慶期間中國樓市動態情況,進行的一次復盤和專題分析內容,和各位讀者朋友們,進行一個分享。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於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