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活了半輩子,聽過見過、交過處過的人太多了!不說活得多明白、活得多通透,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俗,如何融入?如何處世?還是活懂了!不求人喜,不招人煩!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是用半輩子來衡量取捨、不斷試錯,最終吃盡苦頭換來的經驗教訓!
年少時的輕狂,讓我們活得隨心所欲,我們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更不在乎別人斥責怒罵的批判。年少時活得是心情,敢想敢做,不計後果,只會考慮自己的感受,外界無法左右我們的思想。當接二連三地受到社會的毒打,四處碰壁人人厭煩,雖然身邊還有幾個鐵哥們、好姐妹,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慢慢懂得了,愣頭青式的處世方式,終究會被這個世俗所厭惡、排擠和打壓。我們開始學會了奉承迎合討好,開始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開始希望大家都能喜歡自己。
就這樣在矛盾的轉變中,我們不再年輕了,我們開始慢慢地步向中年。我們開始迫切地渴望成功,渴望實現自己的價值,渴望被認可被喜歡被尊重。但,我們努力了很久才發現,無論做得多好,都不可能讓人人都滿意的,總有人會出來指手畫腳挑毛病,總有人會對我們的努力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總有人對我們厭惡至極。我們做不到讓人人都喜歡,我們開始總結,開始反思,開始為年少時的輕狂懊悔,開始為自己不夠圓滑而自責。可當時間把這一切都沖刷過去之後,我們似乎又有了新的認知。
真的進入中年後,生活似乎陡然之間變成了慢節拍。我們不再急功近利,不再苛求完美,不再四處迎奉,不再謹小慎微。我們活懂了生活處世的一點點真諦,萬事萬物皆不可圓滿,不可強求,不可偏激!用隨遇而安的心態,順其自然地活着。自己解決自己的麻煩,不給別人製造麻煩,是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自覺。不求人喜,不招人煩。即使卑微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