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個媒體報道,2022年10月8日清晨6:07左右,一輛通過克里米亞大橋的貨車發生劇烈爆炸,將跨越刻赤海峽的克里米亞大橋單側炸毀,從顯示的畫面來看橋面已經坍塌墜入刻赤海峽,旁邊平行的鐵路大橋上一列油罐車被波及,泄漏的燃油燃起了熊熊大火!
截止到10月8日下午已經有三人喪生,據俄羅斯調查人員表示,可能是爆炸附近的行駛汽車上的乘客。
爆炸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爆炸發生後不久,網上就傳出了事發現場的監控錄像,當時天色還很暗,因為已經過了秋分,克里米亞已經處在北緯45°的位置,晝短夜長,太陽還沒有升起來。一輛廂式貨車正通過公路大橋,就在距離刻赤海峽中心的船舶通行位置的上坡前突然發生了劇烈爆炸,一陣衝擊波襲來,攝像頭亂晃,之後騰起一片煙霧,還有四散飛濺的火星。
而在另一個位於特魯大橋下的鏡頭中則看到了另一個視角的爆炸,一輛疑似裝載了爆炸物的廂式貨車在通過大橋時發生了爆炸,但在爆炸前似乎有某種航行器穿過了大橋的水下,因為濺了一些浪花,因此有朋友懷疑可能是穿過大橋下方的小船發生了爆炸。
據筆者分析,應該是在橋面上發生的爆炸,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水面爆炸距離橋面至少也有十多米,如果是以摧毀大橋為目的的話,顯然這個效果不太好。另一個則是水面爆炸的爆炸衝擊波會被橋面阻擋,並且會激起水花,而在畫面中除了煙霧外並沒有出現水花。
因此筆者基本上判定屬於橋面爆炸!另一個有網友討論的焦點則是這到底是是自殺襲擊還是遙控襲擊?據筆者分析,可能是簡易定時裝置,因為車速與定時沒有估計好,爆炸發生的位置是在橋面靠水面最低的位置,此處發生坍塌維修還算比較方便,如果在橋下通過船舶的高處爆炸,那麼修復的成本就大了。
照片中的鐵路橋還在建設,圈圈處是被炸的位置
由此可見,這輛車的司機可能在爆炸前就悄悄地溜下了車,然後車輛掛上檔位以及壓住油門的方式讓其自行前進,因為在這段路上非常平直,只要汽車不跑偏可以跑很遠。但也不排除司機在爆炸中身亡。
鐵路橋燃燒:油罐車被波及引發大火
比較湊巧的是附近平行的鐵路橋上剛好有一列油罐車經過,可能是劇烈爆炸的彈片直接擊穿了油罐車殼體導致燃油泄漏引發了大火,看來這起爆炸是精細策劃的,一次爆炸讓鐵路和公路橋同時陷入癱瘓,不過公路橋還有單側可以通行。
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表示,經調查發現,在克里米亞大橋上爆炸卡車的車主是來自克拉斯諾達爾的一名邊疆地區居民,目前不知道究竟被盜還是被策反或者威脅以實施襲擊。
Google全景地圖上正是被炸的那條車道
俄烏衝突以來,美國給烏克蘭提供了海馬斯火箭炮,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地區多座大橋遭遇襲擊,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赫爾松的安東諾夫大橋被炸,不過除了橋面被炸出幾個洞以外並沒有嚴重損傷。
赫爾松安東諾夫大橋被炸
因為大橋的最薄弱之處在橋墩位置,如果這裡遭受劇烈衝擊,那麼橋面可能會坍塌繼而造成大橋無法通行,而橋面破幾個洞完全不是什麼問題,鋪塊鋼板即可繼續通行,儘管如此,為了防止烏克蘭襲擊克里米亞大橋,俄羅斯仍然提高了警戒。
但此次襲擊大橋的並非火箭炮,也不是導彈,而是裝載了大量炸藥的貨車!這對於戰區的橋樑來說,自由通行的車輛無疑非常危險,因為汽車隨便一裝就是數噸炸藥,其威力可以輕易摧毀一座大橋,俄羅斯軍方看來是大意了。
更讓普京惱火的是,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主席奧列克西·丹尼洛夫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一段燃燒橋樑的視頻,以及一段瑪麗蓮·夢露演唱「總統先生生日快樂」的視頻,因為10月7日是普京的70歲生日。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顧問在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推特上發佈消息稱,這起事件只是「開始」:
「所有非法的東西都必須銷毀,被盜的東西必須歸還烏克蘭,俄羅斯佔領的所有東西都必須被驅逐出境。」
不過他並沒有承認是烏克蘭軍隊所為,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已經非常明顯了,只有烏克蘭軍方有動機、也有理由、並且也有能力實施這一爆炸事件。
克里米亞大橋:對俄羅斯到底有多重要?
克里米亞是黑海北岸的一個幾乎完全被海包圍的半島,原本是蘇聯的領土,1991年蘇聯解體後成為了烏克蘭的一部分,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亞半島宣布獨立,引發了騷亂,後來在俄羅斯的調解下決定成為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俄羅斯租借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的部分作為黑海艦隊的基地。
2014年初,烏克蘭政局動蕩不安,2月27日,親俄軍方佔領了克里米亞國會,阿克肖諾夫被選為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總理,2014年3月6日,克里米亞議會通過了加入俄羅斯的提案。3月16日,克里米亞歸屬公投結果以97%贊成的得票率獲得通過,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簽署經聯邦議會批准的克里米亞入俄條約,不過當時烏克蘭軍隊低調撤離,並沒有發生戰爭。
克里米亞並沒有陸地和俄羅斯連接,要麼跨越烏克蘭地界,早在沙皇時代這裡就曾被提議建立大橋,不過一直到1943年才開始動工,然而目的卻是為了德國進攻蘇聯方便,但在未完工前蘇聯紅軍就解放了克里米亞,由於缺乏保護,德國人造的橋連橋墩都被浮冰撞毀,之後一直到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之前都沒有大橋。
2014年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之後,普京下令交通局改善克里米亞的交通狀況,大橋被提上日程,2018年5月15日,耗資70億美元、歷時三年、18.1公里的克里米亞新橋(也稱刻赤大橋)道路部分工程完工,成為歐洲最長的橋樑,普京本人親自駕駛大卡車通過此橋以慶祝通車。
克里米亞和俄羅斯之間的刻赤海峽扼守亞速海咽喉,各位熟悉的地名:馬里烏波爾、別爾江斯克、塔甘羅格等都在亞速海沿岸,2021年烏克蘭參加演習的軍艦被堵在亞速海的事件,大家就知道了克里米亞到底有多重要了,控制了克里米亞也就控制了黑海,而黑海則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澡盆子,艦隊的駐紮的港口在克里米亞西南側的塞瓦斯托波爾。
所以連接了俄羅斯的克里米亞的公路橋、鐵路橋到底有多重要,各位估計想想也就知道了,而目前克里米亞的汽油和柴油的儲備只能維持15天,不過克里米亞當局政府顧問奧列格·克留奇科夫表示,克里米亞大橋因火災中斷通行後,渡輪已做好開行準備,半島的燃油及食品儲備充足。
北極熊之怒:究竟會採取怎樣的報復措施?
普京對於克里米亞大橋被襲似乎並沒有暴怒,而是就克里米亞大橋緊急事件下令成立政府委員會進行調查,因為事出蹊蹺,首先車輛來自克拉斯諾達爾的一名邊疆地區居民,而且這輛裝載了大量炸藥的貨車到底是如何進入大橋的?此前的對克里米亞大橋加強警戒似乎只是一個擺設。
普京的調查顯然要捋清楚這些情況,先排除是否有內部接應,然後再肅清軍隊內部尸位素餐的敗類,當然對於烏克蘭以「恐怖襲擊」的「自爆貨車」方式襲擊民生目標也洞穿了俄羅斯的底線。目前網上就有公開輿論表示,烏克蘭已經無底線使用一切手段,而普京卻被綁住了手腳,也許克里米亞大橋被襲是一個風向標,作為對等報復,俄羅斯可能對烏克蘭境內交通與電力設施等目標發起全面襲擊。
普京在俄烏衝突以來並沒有對烏克蘭使用所有手段,就此烏克蘭才得以保住大部分城市的民生設施,畢竟俄烏本來就是一家曾在蘇聯的大樹下過日子,但解體後的俄羅斯虛弱不堪,無力給予烏克蘭足夠的經濟聯繫,而受到歐盟以及北約蠱惑的烏克蘭多次挑釁俄羅斯的底線。這才是俄烏衝突的根源。
同樣這也是支離破碎的歐洲沒有強國的根本原因,所以國家想要強大,必須要統一而沒有內耗,縱觀蘇聯解體以來30多年,俄羅斯一直在為北約東擴疲於奔命,而給俄羅斯造成這些威脅的國家,統統都是從前蘇聯分裂出去的,蘇聯解體,遺禍無窮。
一個強大而統一的歐盟不是美國想要的,同樣一個恢復了元氣、繼承了前蘇聯遺產的俄羅斯也不是美國想要的,然後就有了俄烏衝突,俄羅斯半死不活,歐洲只剩下了半條命、歐元直接就垮了,美國保守估計收益數萬億美元,然而歐洲仍然像磕了葯一般支持烏克蘭,真是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