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劍
最近,俄羅斯在烏克蘭南部戰線也出現被動,克里米亞大橋被炸一事,直接震動整個克里米亞半島局勢。而與此同時,烏克蘭已經宣布第二波大捷,烏軍正在南部戰線方向快速推進,力爭橫掃赫爾松。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現場)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媒消息,澤連斯基辦公室副主任基里爾·季莫申科公開宣稱,俄烏衝突打響以來,烏軍在赫爾松地區已經奪取了超過2400平方公里的領土,同時,烏軍在哈爾科夫方向也在推進,甚至還進入了盧甘斯克。而澤連斯基在更早的時候也親自表態聲稱,烏軍反攻取得「重大進展」,他表示,僅在赫爾松地區,烏軍就迅速「解放」了500多平方公里的領土,並控制了大量的居民點。
上次烏軍在哈爾科夫大捷,就宣布奪回了8000平方公里領土,現在烏軍又再次宣稱奪得2400多平方公里領土,烏軍的推進速度似乎已經越來越快。當然,赫爾松和哈爾科夫所不同的地方,在於俄軍牢牢控制着第聶伯河邊上的赫爾松市,這座城市才是烏軍想要拿到的「要塞」。但這也是難度最大的,因為俄羅斯在那裡部署有數萬人的集團化部隊,這些部隊裏面不乏精銳的作戰力量。雖然隔着第聶伯河,但是俄軍的後方遠程打擊力量也隨時能夠支援這裡,所以烏軍的進攻難度很大。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中斷一事,使得克里米亞局勢出現了不穩定因素,未來俄軍通過克里米亞地峽支持赫爾松行動的力度可能會減小。不過,因為扎波羅熱也有大部分地區被俄軍控制,所以俄軍可以從頓巴斯方向直達赫爾松,這條走廊是烏軍奈何不了的。因此,儘管烏軍想通過速勝速推的方式來達到控制局面的目的,但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
(箭頭所指為赫爾松,以及克里米亞大橋所在的刻赤海峽,紅框處為連接克里米亞的彼列科普地峽)
從當下的情況來看,俄羅斯似乎並不認為赫爾松市有什麼問題,數萬俄軍背水一戰,烏軍想要進攻,得冒很大的風險。而且,現在俄烏雙方似乎都在「賽跑」,烏克蘭希望儘快實現戰場上的目標,俄羅斯則似乎在等待冬天的時候再尋找進攻機會。烏克蘭國防部長顧問薩克承認了俄軍在赫爾松做的部署,他也表示戰局可能會受冬天的影響,目前烏軍方面正在為此做着準備。
(俄軍很早就進入了赫爾松)
因此,雖然烏軍宣布再次奪得數千平方公里的領土,但是赫爾松局勢和哈爾科夫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俄羅斯在這裡駐守重兵,說明未來還有可能以赫爾松為「橋頭陣地」主動進攻烏軍。烏軍還得考慮一個防守的問題,不然只顧着進攻,萬一被俄軍反包抄,那烏軍的處境就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