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光榮的火炬手,又是一名冬奧志願者,這樣的經歷發生在王少偉身上,他覺得自己像做夢一樣。「當我雙手接過燃燒着奧運聖火的火炬時,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榮耀,也感受到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2月3日,當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火炬接力來到崇禮富龍雪場,作為張家口賽區第175棒火炬手的燕山大學學生王少偉鄭重地接過了象徵著奧林匹克精神的火炬,他高舉火炬,昂首向前,邁着青春與自信的步伐出發。

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手、燕山大學學生王少偉
傳遞好我們這代人的「火炬」
「2月3日下午3點,我坐着雪地摩托抵達我的傳遞點位,氣溫很低而且刮著大風,但我內心卻激動而火熱。」王少偉回憶當時的情景依然熱血沸騰,「在接過火炬的剎那,我感到了責任在肩。」王少偉說,這次火炬傳遞絕不僅僅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傳遞,也承載着黨和國家對青年人的信任與厚望,在高舉火炬的那一刻,王少偉倍感自豪與振奮。

王少偉(左一)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手
王少偉是張家口賽區崇禮區富龍滑雪場點位傳遞的第四棒火炬手,傳遞的點位是象徵著冬奧之城張家口冰雪文化魅力的富龍滑雪場,主題為「激情冰雪」。在並不算長的火炬傳遞路程中,王少偉每一步都踏得很堅定,心中充滿自信與自豪。「當我將火炬傳遞給第五棒火炬手年輕運動員劉宣赤時,內心升起一種聖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感動。」王少偉說,「前面的路還有很長,未來的路也會很長,我相信會有更多中國青年扛起責任,努力傳遞好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火炬』。」
對於王少偉來說,火炬傳遞工作圓滿完成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火炬傳遞工作完成後,我立刻投入到冬奧志願服務的工作中,用心用情做好一名冬奧志願者,為冬奧盛會貢獻青春與激情。」
堅守駐地 為志願者營造溫暖空間
1月24日,王少偉抵達張家口賽區四個駐地之一的奧雪小鎮開展志願服務工作,作為志願者激勵助理,王少偉需要負責志願者們的衣食住行、心理疏導、激勵保障以及疫情防控等相關工作。「我目前主要負責來自燕山大學142名志願者的生活,包括房間登記、數據收集、問題統計、信息發佈等,志願者們每天的核酸檢測、集合出發、返程歸宿,也都是我的工作範圍。」王少偉關心每一名志願者從場館回到駐地後能否有熱乎乎的飯菜,是否有溫暖舒適的房間,「能讓他們吃好、穿暖、有愉悅的心情面對每天的工作就是我的工作目標。」王少偉給自己的定位是服務志願者的「志願者」,是為身在他鄉的志願者們營造家一樣溫暖地方的志願者。
王少偉笑稱,志願者激勵助理的工作非常繁雜,在進入駐地工作近一個月的時間裏,他已經在駐地群內已發佈了數百條工作通知,解決了數十件志願者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高強度的工作並沒有改變我做冬奧志願者的初心,當我看到志願者們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時,我更加認識到我這份工作的重要性。」

王少偉在工作中
王少偉是燕山大學文法學院法學系2020級碩士研究生,在成為冬奧會志願者之前,王少偉有着豐富的志願服務經驗。他兩次作為志願者服務於秦皇島國際馬拉松賽,並獲得優秀志願者稱號;在燕山大學法律援助中心,他多次利用專業知識為同學和學校周邊居民提供免費法律諮詢;他組織參與「三下鄉」愛心支教活動、公益普法活動……「無數次的磨礪讓我成長,也讓我為更好地服務冬奧會打下了基礎。」王少偉說。
激情青春 閃耀奧運時刻
「如果說作為奧運火炬手讓我感受到的是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那麼成為一名冬奧志願者則是讓我實實在在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幸福感和獲得感。」王少偉說。
王少偉與工作生活在一起的志願者們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他們熱愛這個像家一樣的地方,也將這份難得的友誼視如珍寶。「下暴雪不用招呼,大家都自發去除雪鏟冰,白天我在駐地接收物資,總是有休息的志願者過來幫忙登記、消殺、搬運,雖然大家都戴着口罩,但我依然看到了口罩後面一張張熱情的笑臉。」王少偉說他與這些志願者親如一家,志願者們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春節期間,我為身在他鄉不能回家過年的志願者們送去了激勵物資和新年祝福,他們熱情地與我互道祝福,看到他們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內心也充滿了滿足與喜悅。」
「雖然冬奧場館未能印上我的足跡,但我仍然能夠看到志願者們為冬奧揮灑着激情的青春。」王少偉說,「這青春之光將永遠閃耀在屬於中國的奧運時刻。」(趙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