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首歌,從八點唱到十點,這是劉若英送給歌迷的「陪你」,對我們而言是治癒。」


周五的晚上,台北的舊戲院,樂手們帶着傢伙各就各位,各種樂器的電線連接頭讓現場看着極其複雜,這是在準備劉若英的線上演唱會。


因為是線上,所以自然不是舞台,但也不是找個空房間隨便唱唱,劉若英開這場演唱會是認真的。
在微博上預熱了許久,劉若英說自己每天熱火朝天的送完孩子上課,然後去綵排,綵排完回來陪兒子睡覺但是她失眠。因為緊張!
「這次觀眾不在現場,我又選了一些我內心喜歡但可能並不是最耳熟能詳的歌曲。怎能不緊張?」

「我如何讓彼端的你,耐下性子,看我用一種說話的方式唱給你聽。怎能不緊張?」
她不僅在擔憂自己的歌單、唱功、適應能力和臨場表現,也在擔憂會不會有人耐得下性子看。

而這場別開生面的線上演唱會,以1.5億次播放結束,並在熱搜榜第3位上留下了這樣一個話題,#劉若英的演唱會太好哭了#。

不是沒有看到吐槽她歌聲飄、氣不足的評論,但還是在心裏為她感嘆,贏了。

這是一場很有野心的線上演唱會。演唱會的工作人員跟她說,「我心中直播的錄音,除了聲音的表現之外,我們要讓觀眾感受Live的當下,那無法複製的體驗。」

他們做到了。空間雖不大,但運鏡靜謐溫柔,把小小的戲院里每一處風景都用到極致。畫面、歌詞和情緒搭配起來,竟特別像文藝台劇。

好像下一秒.....程又青和李大仁就要坐在翹翹板上演戲了。

當然沒有嘉賓,全程只有戴着口罩的樂手、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員和劉若英。她穿着白襯衫和米色的褲子,天啊,看起來沒有超過30歲。

唱歌是重中之重,華語樂壇,能讓3000萬人同時在線看直播的歌手,還有幾個呢?
劉若英如她所說,選了幾首比較私人化的歌曲,比如魏如萱的《陪着你》、白安的《媽媽》。
《媽媽》這首歌之於劉若英,可能就是她不由分說地要在此時唱出的一首歌曲,在唱到「我也想讓我愛的人幸福啊」時,她哭了。線上演唱會結束之後,劉若英和同伴一夜沒睡搞出了一版Live MV,也是這首《媽媽》。

「媽媽,我好想念你的溫柔啊。我也想讓我愛的人幸福啊。我看見孤身在寒風中不低頭的枝丫,彷彿聽見你說人生沒有這麼難。」

歌里有對母親的依戀、人生的疲累,想必劉若英做了媽媽之後,更懂曲中人的意思。
她演唱了張艾嘉的《愛的代價》。「只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讓往事都隨風去吧。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話,仍在我心中雖然已沒有他。」

劉若英回憶了初識時的一段往事,她在滾石做助理飛毛腿時,第一次見張艾嘉就是她在做這張專輯。然而緣分何其奇妙,張艾嘉相中劉若英,讓她出演了自己的電影女主角《少女小漁》。
而《愛的代價》這首歌,原本就並非一首情歌,而是李宗盛寫給姐姐的。奶茶也拿這首歌,和張艾嘉碰一杯吧。
五歲的兒子鍾小弟在線點了一首歌,《派對動物》。
她自己的歌,撕心裂肺的,劉若英只唱了《後來》和《成全》。如果把歌單比作人生的情感餅圖,其實青春愛恨在她生命里的比重已然稀薄了吧?比起「後來我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奶茶唱起《漂洋過海來看你》里的「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窮水盡,一生和你相依」更坦然。

但幾千萬人在線,《後來》才是青春。後來有一天,當你發現把歌詞都聽懂了的時候,你就錯過那個人了。

線上演唱會結束的最後一首歌是《快樂天堂》,劉若英帶着話筒和攝影,極力地想邀大家都唱一遍。興緻沖沖,眼尖手猛。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攘。」

整場線上演唱會,劉若英沒有一丁點想像中50歲女人的慵懶和疲憊,她家庭幸福兒子可愛事業努力。她還是當年那杯溫柔的奶茶,當她溫柔又執拗地唱着歌,好像這杯奶茶永遠不會過期。就像在線觀看的人數,那份喜歡也終究歷久彌新。


其實除了唱,劉若英還說了。
她說,「有時候我們要想一想,我們也許只是這個地球的客人,空氣、土壤、天空、流水,它們一直好好地在那裡。所以我希望我們永遠都能夠尊敬的大自然。」

她記得粉絲的一條留言,「那些電影里的情節怎麼就離我那麼近,心情很複雜,每天都要和自己說要穩下來,把自己和家人保護好就是能我世界做最大的貢獻。」
她在時代里感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焦慮和敬畏。
演員、歌手、藝術家,他們總是敏銳感性的,把對世界萬物的感悟內化到自己心中再吐露出來。於是按社會分工來想,他們是否就承擔了社會分工里最感性和柔軟的部分,所以才能潛入我們每一個人的青春。
那些歌,最終變成了密碼本的密碼。感謝還有他們,用歌聲治癒我們。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劉若英的哪首歌KTV必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