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
因領土糾紛、歷史遺留問題和西方干涉,二月底,俄烏衝突一觸即發。戰爭初期,俄軍長驅直入兵臨基輔城下。彼時,軍事專家分析稱,俄烏兩國綜合實力差距較大,這會成為又一場「閃電戰」。
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基輔防守固若金湯,俄軍根本占不到一絲便宜。為防止傷亡擴大化,俄軍事高層調轉目標,將優勢力量集結在頓巴斯地區,準備完成「解放」重任。憑藉著人數和裝備優勢,頓巴斯軍事進程順風順水,隨着馬里烏波爾、盧甘斯克、赫爾松相繼淪陷,俄軍已佔據絕對優勢。「克里米亞大橋不存在」!普京聽後,「下巴都驚掉了」。
普京驚掉下巴
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交手,結果一目了然。前者是傳統軍事強國,繼承蘇聯衣缽,屹立於全球軍事頂點。後者是歐洲邊緣化國家,礙於國家的腐敗統治,烏克蘭的經濟、工業、軍事水平日益下滑,僅有世界中游水準。在這樣的前提下,烏軍自然而然成為防守方,他們依靠着西方軍援艱難抵抗。相比之下,俄軍在正面戰場屢戰屢勝,將勝利果實囊獲懷中。
戰場局勢趨於穩定,普京也能抽出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其他事宜。近日,普京抵達加里寧格勒,期間,他發出「下巴都驚掉的」言論引發輿論關注。
據報道,普京表示,已被解放地區的學生竟然不知道俄羅斯和烏克蘭曾是蘇聯的一部分,也不知道克里米亞大橋的存在,「我下巴都驚掉了」。他指出,昨日我與俄教育部長謝爾蓋進行交談。他告訴我頓涅茨克和其他地區的孩子不知道這些事情,他們就是不知道,就是被這樣教育的。
教育的重要性
克里米亞大橋即刻赤海大橋,全長19公里,跨海部分長7.5公里。2018年5月,俄總統普京親自出席大橋通車儀式,他駕駛卡車親自見證這歷史性一刻。
克里米亞大橋通車對於普京、俄羅斯、克里米亞共和國都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第一,克里米亞是俄最長大橋,同樣是歐洲最長大橋。大橋得以建立不僅能連接俄羅斯和克里米亞人民,同樣能加速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二,強化俄對克里米亞的合法吞併。第三,增強克里米亞人民對俄向心力,提高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九月一日是俄羅斯「知識日」,當天普京抵達俄飛地加里寧格勒。期間,他為奧林匹克和各領域獲勝者開設一節公開課,闡明教育的重要性。此外,為改善上述問題,俄政府還向赫爾松和頓巴斯地區派遣專業的歷史教師,改革當地歷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