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舟山日報-舟山網】
喜迎二十大 勇立潮頭看「舟」行 探訪全國領先的舟山印跡④

孤懸東海,舟山曾「非舟楫不能往來」。
橋通未來,如今千島「天塹變通途」。
去年12月29日,寧波舟山港主通道項目全線建成通車,連成了全國最長的連島高速公路和規模最大的跨海橋樑群。
十年來,從全國最大跨海橋樑群,到目前在運營的世界第一高輸電鐵塔,勇立潮頭的舟山人砥礪奮進,在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領域創造一項項全國領先的新突破。
一線探訪
全國最大跨海橋樑群仍在千島延展
長虹卧波,踏浪而行。約26公里長的舟岱大橋猶如玉帶串連着舟山和岱山兩島。
9月27日上午,記者隨養護工人上舟岱大橋巡查。「國慶節車流量大,我們要提前徹底檢查,確保大橋處在最佳運營狀態。」浙江交工集團養護分公司舟山項目部煙墩工區負責人帥帆說。
建成通車不到一年,舟岱大橋尚在缺陷責任期內。帥帆和他的班組除了日常養護,另外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發現各類問題、缺陷,及時上報。
與以往很多跨海大橋不同,舟岱大橋採用「岸上組拼、海上吊裝」施工工藝。據統計,舟岱大橋陸域橋樑上部T梁預製化率100%,主線下部結構蓋梁,立柱預製化率91.2%,海域橋樑基礎大量採用鋼管樁,預製化率84.5%,主線下部結構預製化率84.5%,上部結構預製化率100%。
黃色養護車緩緩前行,車輪和瀝青橋面摩擦發出輕微沙沙聲。帥帆和工人們不停地觀察大橋狀況,發現煙蒂等小垃圾也會靠邊停車清理。
「現在,大橋的各種技術指標都滿足符合安全運營的條件。」帥帆指着平滑的橋面告訴記者,瀝青下面一段段上千噸重、幾十米長的預製箱梁出廠前都經過了各道嚴格的試驗工序。先進工藝成就優良品質,也給後期養護帶來了便利。
跨海大橋群的崛起史就是一部大橋技術的突破史。
舟岱大橋所處的灰鱉洋在浙江沿海高風速帶上,颱風季風高發,周邊航域情況複雜、海底管線眾多,年均有效工作日僅200天,建設條件非常惡劣。
4年間,大橋建設者們用夜以繼日的探索,將一張「橋樑工業化」模式的藍圖變成了現實,突破了一個個難關。
大到千噸重的橋墩、百米高的橋塔,小到拼接構件,都在預製廠里整件製造、海上拼裝,大大減少了海上施工時間和陸上施工佔地面積。這是中國橋樑建設史上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被業內人士稱為「搭積木式建橋」。
據統計,寧波舟山港主通道建設所用混凝土總量超200萬立方米,鋼材總量超80萬噸,相當於3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用鋼量,規模位居在建外海交通工程之首。舟岱大橋是迄今為止採用大直徑超長鋼管樁基礎規模最大的跨海橋樑工程,其主通航孔橋主跨跨徑創外海橋樑世界之最;北通航孔橋是國內外最大跨徑的節段拼裝鋼—混凝土混合梁連續鋼構跨海橋。
市鐵路建設中心副主任毛優達是舟山大橋群崛起的見證者、親歷者、參與者之一。從1997年開始,他先後參與了朱家尖大橋、新城大橋、舟山跨海大橋和東西快速路等重要交通設施的建設。
「沒有一座大橋建設是容易的。」毛優達對西堠門大橋建設印象尤其深刻。
西堠門大橋跨越西堠門水道,全長2.588公里,主橋為主跨1650米的兩跨連續鋼箱梁懸索橋,設計通航等級30000噸,通航凈高49.5米。該大橋採用了當時世界上尚無先例的分體式鋼箱加勁梁,主跨長度居世界第二位,可抗17級超強颱風,是世界上抗風能力最強的橋樑之一。2015年,該橋獲評了被譽為行業「諾貝爾獎」的菲迪克工程項目傑出項目獎。
匠心出自細節。「僅橋面鋪裝一項,我們給自己定出了『保3爭5創8』目標,即保證3年路面不修、爭取5年不修、創造8年不修記錄。」毛優達清楚地記得,施工時,他和同事們堅持「不帶一滴水上橋」。酷暑時節里,滾燙瀝青前,每個上橋的人都圍着厚厚的圍巾,確保汗水也不落地,喝水更是小心翼翼。
一路向西,雄偉的大橋群跨越滄海,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民生大動脈。據統計,舟山跨海大橋安全運營12年多來,大橋交通量呈逐年較大幅度增長態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遠超預期。2010年經舟山跨海大橋進出舟山本島的交通量是315萬輛次,去年已增長到1005萬輛次。今年1至7月,舟岱大橋的進出流量總量則達到了152萬輛次。
海上起「巨龍」,天塹變通途。目前,寧波舟山港主通道等一批跨海公路大橋建成通車,舟山連島高速公路總建設里程已達到74公里,跨越8個島嶼,擁有8座大橋,形成了全國最長的連島高速公路和規模最大的跨海大橋群。
當前,新一輪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已拉開序幕,甬舟鐵路、甬舟高速公路複線項目在穩步推進中。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樑、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大橋建設者們全力解構一道道世界級難題。
9月2日,六橫公路大橋二期工程也正式進入了施工招標階段。根據設計,六橫公路大橋二期工程含兩座跨海大橋,其中雙嶼門特大橋主跨1768米,將是世界範圍內在建項目中第四長單跨懸索橋;青龍門特大橋兩跨各756米,將是世界範圍內已建成項目中跨度最大的三塔斜拉橋。
不久的將來,由鐵路和多條跨海高速公路組成的交通網絡,將成為舟山展示世界第一跨海大橋群的標誌性亮點。
十年實踐
舟山重大基礎設施持續蝶變
全國最大跨海橋樑群只是舟山重大基礎設施躍升的其中一個縮影。
過去十年,我市城鄉建設大手筆投入、大規模建設,一座高質量發展的海上花園城市英姿初顯。
舟山,淡水資源匱乏。嚴重乾旱曾是不少人痛徹心扉記憶。1997年,市第三次黨代會首次提出「舟山發展水為先」戰略思想,一項名為「大陸引水」的重大戰略隨即啟動。
今夏,舟山氣溫高、降水少、持續時間長,全市水庫庫容一度低於35%,觸發旱情黃色響應。與二十多年前不同,這個夏天,舟山大陸引水一期和二期開足馬力,每日25萬立方米清流奔涌而來,百萬軍民生產生活基本未受影響。
大陸引水工程猶如一條「海島生命線」。截止到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分別引水1.6億立方米、3.3億立方米。
不僅要「喝上水」,更要「喝好水」。2016年9月,我市又啟動了大陸引水三期工程。
目前,三期工程主體部分已基本建成,剩餘寧波陸上段6.5公里陸上管道和金塘島引水工程20.97公裏海上管道仍在建設,整體工程有望在明年建成。
三期工程在提高供水量的基礎上,將承擔合理調配大陸引水,並配套完善島內、島際供水系統,緩解舟山本島、周邊島嶼及主要經濟大島中近期用水緊張狀況,為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和國防建設提供切實可靠的水源保障。
和淡水一樣,電力也是支撐地方發展的最重要基礎之一。
2013年,我市提出建設以500千伏為主電源、4回500千伏線路與大陸聯網,以220千伏為骨幹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三化一特」統一堅強智能電網。
舟山500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220千伏魚東輸變電工程、普陀東極—岱山長塗35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等一批重大電力工程和民生電力項目隨即陸續上馬。
2018年11月9日上午9時15分,一架橘紅色S-64F直升機從舟山金塘島出發,飛越西堠門航道,在380米高空「飛天架線」,完成世界上首次直升機跨海架設架線鋼絲繩作業。
2019年1月,投資46.2億元的舟山500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舟山電網電力輸送能力提升了3.3倍。
該工程創造了14項世界紀錄:金塘、冊子兩島建起的380米高的輸電鐵塔,刷新了當時世界第一輸電鐵塔高度的紀錄;世界首條500千伏交聯聚乙烯海纜,破除我國對相關進口海纜的依賴……
十年來,舟山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大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電,道路、車站、碼頭、機場等基礎設施煥然一新。
目前,舟山率先在全省實現了100人以上島嶼陸島交通碼頭全覆蓋、1000人以上島嶼一島兩碼頭、3000人以上島嶼滾裝碼頭全覆蓋的目標;構築了普陀山機場民用機場為中心,覆蓋東極廟子湖、嵊泗、桃花、衢山和岱山等直升機場的通用航空網絡,獲得民航頒證的A類通用機場占浙江省內總數的50%,居省內前列。
長虹卧波跨天塹,「最美公路」繞海礁;「藍色島鏈」連小島,航空網絡通民心;連島高速驚世界,高鐵登島已有期。舟山,正「橋」見未來。
舟報印跡
《舟山日報》上的「基建印跡」
2013年12月9日,《舟山日報》刊發 《大陸引水三期項目通過評估》。項目估算總投資27.73億元,建成後多年平均引水量可增加3214萬立方米。
2014年7月5日,《舟山日報》刊發 《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工程在舟投運》。該工程是世界上已投運的端數最多、電壓等級最高的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動態總投資41.4億元。
2018年11月19日,《舟山日報》刊發《甬舟鐵路前期工作邁出堅實一步》。新建寧波至舟山鐵路可行性研究評審會在北京圓滿結束,甬舟鐵路前期工作推進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2019年1月16日,《舟山日報》刊發 《舟山500千伏聯網輸變電工程昨投運》。舟山正式步入特高壓電網2.0時代。
2019年9月28日,《舟山日報》刊發 《東西快速路今日24時將開通》。建成舟山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本島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舟山本島進入「半小時交通圈」。
2020年5月25日,《舟山日報》刊發《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完成海上鑽探工作》。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海上鑽探工作23日已全部完成,為隧道主體的全面開工建設打下重要基礎。
2020年12月23日,《舟山日報》刊發《甬舟鐵路正式開工建設》。拉開舟山歷史上第二次交通革命序幕。
2021年12月30日,《舟山日報》刊發《寧波舟山港主通道昨全線通車》。主通道與舟山跨海大橋組成全國最長連島高速公路。
2022年2月10日,《舟山日報》刊發《我市兩個重大支撐性煤電項目獲正式核准》。浙能六橫電廠二期工程和國能舟山三期工程兩個重大支撐性煤電項目獲核准,並被納入浙江省「十四五」建設的清潔煤電重點項目。
2022年6月1日,《舟山日報》刊發《六橫大橋投資協議在杭簽約》。六橫大橋是我省高速公路規劃中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增資擴股、資金管理、投資補償等3個協議簽署。
本文來自【舟山日報-舟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佈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