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瑤與老公何志坤在汽車城收穫愛情。(圖由受訪者提供)
我的家鄉,就像變了魔術一般,由一個桃花故里變成了汽車城,這或許就是時代變遷帶給我最大的驚喜。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更願意依託知識求變求新。家鄉的變化,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不再像父輩一樣依賴耕種,憑一技之長年收入可達十萬了。」
龍泉驛區山泉鎮桃源村,母親郭曉芬正在疏理五六畝桃樹,盼着今年的果子豐收;城市的另一頭,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里,女兒鄧國瑤在車間忙碌,擔起工人職責。數年間,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聚集起幾十萬產業工人,有德國人、法國人,也有長春人、上海人……土生土長的龍泉驛區本地人鄧國瑤也是其中之一。得益於這座汽車城的崛起,鄧國瑤是首批進入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的年輕人之一,她不再像父輩一樣依賴耕種,憑一技之長年收入十萬以上。
幸運/實習一年順利被聘
「你打電話,讓他來簽字」、「把這個單子直接拿過去就可以了」。在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塗裝庫房管理員崗位,幹了5年的鄧國瑤,已經是很有經驗的資深員工。她笑容靦腆,言語含羞,若不是鼓起的大肚子宣告着准媽媽的身份,你很容易把26歲的她看成是個高中女學生。2010年,從龍泉(經開區)技術學校畢業後,先期已在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實習近一年的鄧國瑤順利被聘為正式員工。分公司總經理劉局榮記得,2009年5月公司奠基,建設之初的員工一部分是原來成都一汽的老員工,一部分是長春轉崗過來支援成都工作的,還有一部分是剛從學校畢業、沒有經驗、一張白紙的學生,鄧國瑤就包括其中。鄧國瑤的工作從生產線開始,「很辛苦的。」和她同時進廠的11個同學,有6個沒堅持下來辭職了。
幸福/她在公司收穫愛情
2012年,鄧國瑤從生產線轉崗,參加內部競聘成為庫房管理員。回過頭看,她為自己的堅持叫好,「現在的工作比較輕鬆,待遇也好,同學和朋友都非常羨慕我。公開平等的晉陞機會,能實現個人的追求。」鄧國瑤的老公何志坤,是在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相知相戀並走入婚姻殿堂。夫妻倆都是本地人,雙方父母的家都在龍泉驛區,「我們經常回家,有時下班了先到父母家吃飯,再回家。」鄧國瑤說,從城區的新家到老家桃源村車程僅10多分鐘,「現在路越修越好,特別方便。」最近,公公婆婆為了照顧懷孕的鄧國瑤,每天早早下班,到小兩口家做好豐盛的晚餐,等着孩子歸來。安穩踏實的職工待遇,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還有與父母恰到好處的距離,讓鄧國瑤享受並感恩這樣的生活,「特別好,覺得自己特別幸福。」受鄧國瑤的感染,即將在下個月參加高考的妹妹鄧位,已經放棄到外省讀大學的念頭,堅持要考一所川內的學校,像姐姐一樣在家門口就業。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