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石家莊市中醫院護士王燕霞
「小燕子」打開患者心門

王燕霞。(照片由本人提供)
3月31日上午八時三十五分,河北省第七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乘坐的包機降落在正定國際機場。隨後,隊員們前往指定酒店進行隔離休養。石家莊市中醫院東院區重症醫學科護士王燕霞,進入房間,看到賓館準備的潔凈毛巾,一句「浮子」脫口而出。
她笑着敲了下自己的腦袋。支援武漢的42天里,為了更好地與患者溝通,王燕霞利用休息時間學習武漢方言,詞語、短句學了百十個。剛才脫口而出的「浮子」,是毛巾的意思。
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第一天,她就被當地的方言弄蒙了。在護理一位七十多歲的患者時,老人一直衝她喊着要「浮子」,聽不懂方言的王燕霞愁得想跺腳,繞着病房走了一圈,也不知道老人想要什麼。
「這個?」當指到其他病人的毛巾時,老人笑着連連點頭。王燕霞長出口氣,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學習武漢方言。
25歲的王燕霞,性格活潑,平時喜歡刷刷抖音。自從到了武漢,她的抖音推薦頁成了武漢方言教學專場。「就像學外語一樣,一下子記不住,就記在本上,隨時隨地學。」把幾十個教學視頻放到「喜歡」列表中,又把諧音列到備忘錄,有空就練習。
沒想到,學的幾句方言,起了大作用。3月16日,醫院轉來一位有基礎病的老人,病情偏重。到新的環境,身邊沒有親人,老人抹着淚說:「死了算了,就不難受了。」王燕霞心裏難受,彎着腰在病床前用不熟練的武漢話說:「莫合不過(不要害怕)!聽醫森滴話(聽醫生的話),蠻快就能出克咯(很快就能出去了)!」
聽到她有些生硬的武漢方言,老人破涕為笑,糾正着她的發音,也慢慢打開心扉,一吐心中苦悶,積極接受治療。王燕霞彷彿找到了竅門,自那以後,她每次上班都要來老人床前轉一轉,像百靈鳥一樣,嘰嘰喳喳「秀」新學的武漢方言。
一次順利完成抽血後,王燕霞俏皮地問老人:「我『蠻紮實』(厲害)不?」
「『蠻紮實』(厲害),『蠻紮實』(厲害)!」
老人心情好,病情也逐漸轉輕,轉院前緊緊盯着王燕霞說:「感謝你,好丫頭,河北的『小燕子』!」得知她馬上要從中南醫院奔赴雷神山醫院,老人豎起了大拇指:「你蠻杠,該油(你非常棒,加油)!」
活潑又好鑽研的她,成為隊里的「翻譯官」、病房的「開心果」。每天跑前跑後,一會兒幫同事翻譯武漢方言,一會兒又跑過去教病人說普通話。
得知她要離開武漢了,她一直護理的一位阿姨有些捨不得,阿姨本打算疫情結束後帶王燕霞去看櫻花:「明年再來武漢,一定來找我,我帶你去東湖看櫻花。」
「離開那天,我學會了『拜拜』的武漢調調。喜歡武漢方言,也喜歡這裡的人們,希望患者們早日康復,疫情早早結束。」一向愛笑的王燕霞在道別時紅了眼眶。
雖然已經回到了河北,但一句句武漢方言仍縈繞在王燕霞耳邊……(河北日報記者吳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