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00萬人撤退到海峽另一端,台灣眷村聚落文化自此逐漸成形。以身為軍事要地的新竹市來說,當年有較多第一代軍人及眷屬來此駐紮居住,高密度的眷村人口為台灣屬一屬二,同時包含極為多元的軍種,可說是台灣眷村文化的縮影。當時因局勢、居住空間及物質上較拮据的生活,促使整個眷村內的居民成為一個緊密連結的關係網絡,透過眷戶間互相分享的眾多生活連結而產生出一種跨省籍、跨代別、跨血緣的共同情誼。
為傳承眷村特有文化,新竹市推出了「開眷味-2020新竹市眷村文化節·聯合特展」,結合眷村博物館、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大煙囪廠房保溫基地等四處眷村場館,提煉每處眷村特有滋味,邀請民眾以閱讀、思考、參與、游移等方式,探尋新竹眷村文化特有的生活美學。
「開眷味」探尋新竹眷村生活美學!
高比例的眷村人口成為新竹城市的特殊地景。為保存及活化軍眷歷史記憶,新竹先後成立眷村博物館、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等場館。近年也打造眷村文化廊帶,包含由「金城新村」舊址重新規劃的「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及二戰時軍事遺址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的保溫睦鄰基地「大煙囪下的家」等,透過一系列的保存活化計劃,新竹不遺餘力延續與發揚眷村文與精神,讓世界看見新竹的多元樣貌與美好。
空間味-再現早期眷村緊密相依的生活景觀
本次聯合策展主題「開眷味」,試圖從四眷舍獨特的時間、空間、食物、器物面向,以當代設計的思維與手法再現眷村與新竹間獨特的情感連結。並以三層次為主軸,包含:提煉眷村的當代設計能量、在城市中探尋新竹眷村文化在當代設計轉譯的視覺敘事,及提煉眷村文化的既有生活美學。
空間味-重現大煙囪廠房保溫基地特有的屋中屋空間。
覽以四個主題搭配四個眷村空間:
►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時間味日常生活,是異鄉人與土地建立情感連結的一種方式。透過以新竹為基地的黑蝙蝠中隊的視角,把其在新竹的生活軌跡展開成形。
►將軍村|食物味新竹高密度的眷村人口,反映在眷村菜的融合性與豐富程度,使一道簡樸的家常料理,揉合各地飲食文化,把拼湊的鄉愁,成為眷戶聯繫情感的滋味。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器物味曾經某位將軍或是外省嬤嬤家中的日常用品,40年後成為博物館的典藏文物。正因器物能承載某個世代的共同記憶,才能映照出那時代的故事。
►大煙囪廠房保溫基地|空間味屋連屋的建築景觀不僅透露出當年忠貞新村眷戶胼手胝足與凡事克儉的生活寫照,也在意象上用空間形態的方式捕捉到眷村過往緊密彼此相依的生活點滴。
除聯合特展外,黑蝙蝠中隊文物紀念館常設展今日同步開幕,展覽以沉浸式情境設計空間氛圍,規劃四個主題展區及一個「紀念特展」;展出軍服、書信、徽章、軍用品及生活用品等,以及模擬機艙造型之多媒體播放室。
食物味-在將軍村展區提供7款眷村料理明信片可以免費索取。
時間味-在黑蝙蝠陳列館外建構的展呈企圖,看到以往黑蝙蝠中隊的生活軌跡。
器物味-在眷村博物館以不同以往展示方式呈現典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