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節到現在,有關於一宗涉嫌人口拐賣的事件一直牽動着人們的心,雖然到現在依舊沒有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結果,但這次事件引出了國人對於拐賣婦女兒童這一現象的關注。很多人表示,誰能想到2022年,依舊有這樣的惡性事件發生,如果不是這一次的事件公之於眾,還有多少人依舊生活在地獄之中。
如果根據之前的調查,這樁事件有可能涉及未成年人拐賣,儘管我們已經教會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物品,甚至不要理會任何陌生人,但依舊避免不了此類事件發生。我們一方面在抹殺孩子對於外界的信任,另一方面依舊對拐賣事件防不勝防。無論選擇與否,我們彷彿都是受害者。

與公安部團圓系統合作的部分應用(圖源來自網絡)
所以,關於拐賣,已經是全社會都應該主動承擔起來的公共責任,也有很多機關、企業已經開始行動。其實早在2016年,由公安部牽頭,由阿里巴巴提供技術支持的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台「團圓」系統正式上線。時至今日,這套系統已經上線了將近六年,但卻依舊鮮為人知。截止到去年,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台「團圓」系統上線五周年,團圓平台共發佈兒童走失信息4801條,找回 4707名兒童,找回率為98%。其中解救59名,溺水等意外死亡243名,離家出走2998名,迷路564名,到同學家外出玩耍339名,其他家庭糾紛等原因446名,遇害58名,未找回94名。可以看到,在公安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全國兒童走失的情況有所改善,但依舊杯水車薪。
有些時候,一次隨手的善意或許就能拯救一個家庭。
2018年以後我國關於失蹤人口報警機制進行了調整,人口失蹤無論男女,報案一般情況下間隔時間為24小時,但如果失蹤兒童是10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或者不滿兩周歲的幼兒則不受時間限制可以立刻報警,另外患有精神病或是智障人士也不受時間限制。這也成為了團圓系統成立的必要條件。

團圓系統工作原理(圖源來自網絡)
這套系統的運作機制主要分為三步。第一步:發現兒童走失後第一時間報警,待警方確認案情後,再迅速聯絡專職的打拐警察。第二步:打拐警察通過團圓系統發佈尋人信息,此時通過系統的聯動向尋人信息發送至各大應用中。第三步:接收到應用信息的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供線索,幫助警方尋人。

如遇失蹤事件建議尋人流程(圖源來自網絡)
這裡所提到的應用目前已經包括了25家TOP100以內的應用軟件,我們熟悉的支付寶,滴滴,新浪微博,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釘釘等軟件都在其中。當然,推送也並非普遍發送,而是以兒童失蹤地點為中心,失蹤 1小時內,定向推送到方圓100公里;失蹤 2 小時內,定向推送到方圓 200 公里;失蹤 3 小時內,定向推送到方圓 300 公里;失蹤超過 3小時,定向推送到方圓 500 公里。以這樣的原則對範圍內這25款應用的用戶進行定點推送。

緊急走失應用推送實例(圖源來自網絡)
或許你並為接收到此類的相關推送,一方面可能是由於你附近並未出現走失案件,又或者是因為你關閉了這些APP的信息推送。如果你屬於開啟推送,並收到此類相關消息推送的「天選之人」,我們建議您如若收到有關於走失兒童的信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仔細觀看失蹤兒童的照片,並記住長相與特徵,同時注意周圍可以人物,因為如果你收到,那麼說明很有可能你就處在拐賣嫌疑人的必經之路上。如果你發現與信息中相似的兒童或者是可疑人員,同樣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盡量避免打草驚蛇,而是記住該人員的特徵和行進方向,然後立即聯繫推送信息中的警察,或許就因為你的一個小舉動就能挽救一個孩子乃至一個家庭的未來。

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台(圖源來自網絡)
如果你不願或者不方便開啟推送,也可以關注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台的微博賬號。在那裡會實時更新有關於國內上報的失蹤、疑似誘拐事件的信息,尋求網友幫助。並會對部分事件的結果進行通報。
當然,我們不希望此類事件發生在任何人身邊,如果沒有接收到相關的信息又想為防拐賣出一分力,那我們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周圍。尤其是看到落單/疑似被拐兒童,請一定多一分關注。
如發現孩子和陪同的成年人有明顯異樣,可上前小心地進行簡單詢問,包括「多大了呀」。「你和爸爸媽媽去哪裡玩兒呀」之類的問題,根據孩子的回答來判斷其與成年人的關係。如看到街上看到小孩在乞討、賣藝,可通過以下情況判斷其是否被拐:兒童昏睡不醒、身體傷痕及殘疾可能是人為造成、將兒童放置在冰冷地面或暴晒、兒童身上有明顯傷痕卻沒有包紮、僅有兒童不見大人、乞討的大人衣服整潔,而懷抱或帶着的小孩卻渾身髒亂等情況。
當根據以上多方面綜合考量判斷有問題後,一定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避免正面衝突,躲避嫌疑人視線儘快報警,並根據你所收集的信息清晰地向警方表明報警來意,並等待警方出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