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廣」與「精」的全民戰「疫」
──天津堅持「動態清零」有力有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記者 周志強 吳迪 胡凌雲 通訊員 王英浩 攝
夏日的津城,風景如畫,活力迸發。新冠疫情防控「動態清零」成果持續鞏固,一批穩市場、促消費政策落地,產業鏈供應鏈穩步恢復,企業加緊組織生產,景區景點等社會公共區域有序開放,街頭巷尾回歸都市繁忙,「煙火氣」撲面而來……
2022年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3個年頭。3年來,天津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和謹慎之心,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以快制快撲滅每一起疫情,切實築牢疫情防控屏障,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
「致廣大而盡精微」,是天津戰「疫」的不變堅守。
「廣大」所系是人民健康、「國之大者」。各級黨委政府牢記初心使命,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抓實抓細防控工作,持續強化應急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確保用最短的時間實現「動態清零」。「精微」處見系統思維、統籌能力、治理能力。天津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統籌防控資源力量、統籌防控與發展,科學施策,守護民生、助企紓困,奮力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6月5日,我市有序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圖為河西區土城小學核酸檢測採樣點。

6月5日,我市有序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圖為南開區中心小學核酸檢測採樣點現場。
致廣大──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會再來。」在疫情防控鬥爭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我們也能夠做到不惜一切代價。」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冠肺炎病毒不斷變異,德爾塔、奧密克戎毒株接連出現,傳播能力越來越強。天津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因時因勢調整措施,升級加力「天津戰法」,抓實抓細防控舉措,以防控工作的確定性應對疫情的不確定性。從「一船兩機三樓」遭遇戰到今年的奧密克戎疫情攻堅戰,天津出擊果決,對疫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在「動態清零」中有效阻斷病毒傳播,以紮實的工作舉措「致廣大」。
致廣大,就是要呵護好全市1400萬百姓的生命健康。
一城百姓,父老鄉親。風雨來時,黨和政府始終是他們最堅強有力的依靠。
2020年春節臨近,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1月20日晚,天津市委、市政府連夜召開專題會議,傳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建立起市級專門組織指揮和辦公機構,有力有序推進防控。各級各部門第一時間行動起來,一場氣壯山河的戰「疫」打響。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關鍵時刻,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堅決扛起肩上的政治責任,全市構建起集中統一、靈敏高效的防控指揮體系,扁平化運行。面對重點疫情攻堅戰,上級指揮部及時下沉下一級指揮部統籌調度,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各級指揮部建立醫療救治、流調溯源、轉運隔離、物資保障、核酸檢測、交通管控、疫苗接種等工作專班,密切配合,高效運轉。強化發熱門診、急救中心、基層醫療機構、零售藥店等「哨點」作用,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防控網,在津沽大地鋪展開來,築起一道抗擊疫情、守護百姓的強有力屏障。
致廣大,就是要扛起首都「護城河」政治職責。
疫情防控,關乎全局。天津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堅決築牢首都「護城河」。
同高傳染性的病毒較量,就是與時間賽跑。以快制快,始終是天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堅決態度。
抗疫鬥爭一開始,面對當時還屬陌生的病毒,在沒有多少處置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天津果斷決策,頻出快招、硬招。2020年1月21日,天津動車客車段發生聚集性疫情,市防控指揮部隨即部署採取封控隔離措施。1月31日,又在全國率先實施大範圍人群集中隔離,將400多名封控區內人員和居家隔離觀察人員,連夜轉運到4個剛建成的集中隔離點,有效阻斷了病毒進一步傳播擴散。
2020年1月24日,農曆除夕。天津接到報告,計劃25日一早停靠天津的「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上,15人出現發熱癥狀,船上共有148位湖北籍旅客。市委、市政府當機立斷:主動迅速、科學處置,全力以赴維護全船人的安全健康!一場驚心動魄的應急處置迅即展開,僅用24小時就完成登船篩查取樣、直升機送檢樣本、乘客撤離疏散等工作,創造了科學抗疫的經典戰例。
今年1月8日,天津打響國內第一場本土傳播奧密克戎疫情阻擊戰。面對嚴峻複雜的局面,強化應對措施,封管區域迅速劃定,同步展開病例轉運救治、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篩查……僅用14天,就實現了社會面「清零」。
核酸檢測是加快推進「動態清零」的利器。天津持續加強檢測能力建設。今年3月2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介紹,天津等城市可在1天內完成約1200萬人口的核酸檢測。
致廣大,就是要服從服務防控「一盤棋」大局。
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從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到大上海保衛戰,天津醫療隊聞令而動,連人帶物資火速增援。在我市疫情攻堅戰中,哪裡有需要,人員、物資、服務等資源力量即投向哪裡,服從服務於防控需要。
「我是黨員,堅決服從指揮,到一線去!」2020年春節期間,天津要求公務人員提前返崗。當年2月,在疫情最膠着的關鍵階段,市委一聲號令,市級機關單位13078名黨員幹部兩天內報名下沉到社區、村,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今年1月,面對奧密克戎疫情,市、區兩級部門先後派往津南主戰場的黨員幹部超過1.1萬人。他們以社區、村網格為基本單位入隊入列,控疫情、保民生,夜以繼日投入戰鬥。全市機關黨員幹部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成為疫情防控攻堅克難的突擊隊和基層一線「守土保家」的堅強後盾。
盡精微──堅持「科學統籌」方法論,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疫情防控是一場大考,是一張「綜合卷」,既要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又要保障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就醫需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天津堅持系統思維和「科學統籌」的方法論,不斷提升綜合治理能力,在政策措施的統籌推進中「盡精微」。
統籌防控力量和醫療資源,管理精密化──
今年3月22日,我市隔離管控群眾24小時就醫服務專線接到求助電話,黑龍江省來津就醫的一名惡性腫瘤晚期患者表示,希望能儘快離開集中隔離點到市腫瘤醫院治療。接報後,市、區兩級工作專班立即與市腫瘤醫院專班對接。第二天上午,患者就被及時轉至該醫院隔離緩衝病房。
疫情防控一開始,天津就統籌全市醫療資源,建立起患者救治「總醫院」機制。隨後,推進精細化管理,形成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定點醫院、入境隔離人員就醫定點醫院、封管區人員就醫定點醫院、其他人員就醫醫院等分級分類診療格局,在確保防控安全的同時滿足群眾看病就醫需求。
今年初迎戰奧密克戎疫情,封管區域人員眾多。天津分類施策,在津南等區指定專門醫院收治封管區域常見病患者;建立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等6大「戰區醫院」會診指導救治機制,「托底」急危重症患者;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延長處方葯取葯周期……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經驗。
在此基礎上,市衛健委明確了市、區兩級管控人員醫療服務保障機制和不同患者分類處置指導意見。各區全部開通管控人員就醫綠色通道,建立包括一個工作專班、一個24小時服務專線、一所就醫定點醫院等「八個一」的標準化工作體系,充分保障封管區域群眾就醫需求。
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生活,保障精細化──
「庫里有肉,地里有菜,倉里有糧,心裏不慌。」物資保障組是市防控指揮部最早成立的專班之一。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動員大型批發市場、超市、菜市場、便利店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應開盡開。同時,加強貨源組織,全市蔬菜庫存由供應2天水平提高到3至4天,米面油存量由20天提高至30天。隨後,市商務局又制定《新冠疫情期間天津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菜市場保供工作導則》,詳細指導各區建立保供機制,做好包括封管區域在內的農副產品市場供應。
今年3月26日,鑒於疫情形勢,河北區宣布對月牙河街進一步強化管控。原本熱鬧的街道靜了下來,但更大的挑戰才剛剛開始。40多個小區,5.1萬名居民,60歲以上老人比例高達37%……如何保障這麼多人的日常生活?
河北區商務局駐街協調生活物資保供,第一時間對接食品企業、超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等保供單位,連夜設立保供點,包括米面油肉蛋菜等超過50種生活必需品一應俱全。與此同時,居民也通過線上渠道下單採購,日均下單量達1.2萬筆,種類超300種,由上千名下沉幹部和社區工作人員「無接觸」配送。每日物資供應量,線下超120噸,線上約20噸,前者保基本需求,後者有個性化選擇作補充。細緻的工作舉措,幫助居民安心度過管控期。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政策精準化──
4天時間,線上申請的300萬元貸款快速到位!今年天津出台「助企紓困15條」,給天津新亞精誠科技有限公司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企業資金周轉壓力一下子減輕不少。「中小微企業就是這樣,有時候差的就是一口氣,緩過來了,危機就度過了。」公司總經理楊文東打算把這筆錢投入原材料採購,儘快恢復生產。
保市場主體,就是保民生、穩就業。天津堅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2020年2月上旬,為全力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渡過難關,天津出台「惠企21條措施」,3月中旬又有針對性地出台「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7條措施」,5月再次集中推出「穩運行20條舉措」「發展夜間經濟十大工程」「促進汽車消費11條措施」等。其間,還創造性地推出「一企三人兩員」機制,由下沉幹部「一企一策」幫扶企業復工復產。
今年3月25日,我市出台「助企紓困15條」,圍繞市場主體關心的稅費減免、穩崗用工、金融支持等方面分類施策,投入真金白銀,進行精準扶持,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對沖疫情帶來的影響。6月1日,推出穩住經濟六方面35條措施。為了更好地幫助企業知曉政策、享受政策,還一併公布每條惠企政策的諮詢電話,加強政策宣傳解釋,確保企業和群眾「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聚眾力──堅持「人民戰爭」制勝法寶,最大限度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論形勢如何發展,人民戰爭這個法寶永遠不能丟。
「親愛的全市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們……」今年1月10日,市委、市政府一封《致全市父老鄉親的慰問信》,用溫暖真摯的話語,打動了無數在嚴寒中等待核酸檢測的市民。廣大群眾扶老攜幼、井然有序,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全力配合核酸檢測篩查,為天津儘早實現社會面「清零」作出重要貢獻。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在疫情防控中,天津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凝心聚力打好這場人民戰爭。
聚眾力,重在全民廣泛發動,以信息透明保障作戰主動。
疫情防控伊始,天津就強調加強信息發佈,充分保障市民的知情權,宣傳普及防控知識,引導廣大群眾增強責任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形成群防群控合力。
天津發揮市級媒體融合優勢,24小時滾動發佈權威防疫動態。病毒溯源和感染者軌跡信息及時發佈,以信息透明換市民安心,消除社會恐慌,提示配合防控,堅定必勝信念。
2020年1月23日起,天津建立疫情防控新聞例行發佈常態化機制,最多一天召開5場新聞發佈會,最大限度保障公眾知情權。天津新聞發佈會深入淺出、條分縷析,疾控專家張穎因對病毒溯源的「教科書式講解」,受到全國網友的廣泛讚譽,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福爾摩斯·穎」。
同年1月29日起,天津在全國首推「發熱門診候診信息定時播報」,利用新媒體每兩小時發佈一次最新的各發熱門診、核酸檢測機構候診人數信息,為市民分散就醫提供參考,兩年多來從未中斷。今年這一做法被全國媒體廣泛報道點贊,登上網絡熱搜,相關報道全網總閱讀量超過10億次。
聚眾力,重在夯實基層基礎,織密築牢抗疫網格陣地。
疫情防控這場硬仗,檢驗基層組織的執行力、組織力、引領力。
近年來,市委高度重視基層基礎工作,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推行「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完成「飛地」治理,強化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軸心作用,做實做細網格化管理……全市基層治理鍛造得更加堅實有力。
「今天不到4點我們就到崗了,得提前準備。」今年3月27日,有着3000多戶居民的西青區津門湖街道海逸長洲社區要進行核酸檢測,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倪正姣一早就忙活開了。培訓志願者、調整完善檢測採樣點設施、走訪小區重點人群、做好返津居家隔離人員管理……小小的社區留下了她和同事細密的足跡。這個上午,倪正姣的步數記錄超過2萬步。
近年來,天津每年面向全國招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和社區工作者,一批又一批擁有大學學歷的年輕人充實到基層,為築牢社區防控陣地提供了有力組織保證。
今年不到30歲的邱銳,是河西區馬場街道氣象里社區網格員。前一段時間,經過她10多次的宣傳動員,80多歲的老兩口終於順利接種新冠疫苗。「社區工作就是一個做溝通的工作。醫生判斷可以接種,但老人子女有顧慮,我們重點是取得家屬理解支持。」邱銳介紹。
聚眾力,重在全市眾志成城,鑄就抗擊疫情銅牆鐵壁。
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人民戰爭的主體是全體人民。
「謝謝您配合我們的流調工作……」今年1月14日20時35分,岳陽道小學教師魯琳娜打完了所在小組的第400個流調電話。這一輪疫情,天津教育系統超過10萬名幹部教師投入抗疫,其中4萬多名教師參加電話流調。
河東區魯山道街道翠景芳鄰小區志願者團隊,60多人的隊伍先後「打包」組織10次小區核酸檢測篩查,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天津戰「疫」,是一片「白色」的海洋。
廣大醫務人員不懼可能被感染的風險,白衣為甲、逆行出征,以敬業無畏詮釋醫者大愛。從武漢保衛戰到上海保衛戰,年過古稀的「人民英雄」張伯禮始終衝鋒在前;海河醫院「插管敢死隊隊長」於洪志,高危操作總是第一個上……在核酸檢測篩查中,全市醫務人員無論寒暑,不分晝夜,任勞任怨。
天津戰「疫」,是一片「守護藍」的海洋。
「這次疫情出現後,我們所的民警都是拎着行李到單位。」「面對疫情,我要做第一道防線!」封控管控、維持秩序、點位值守,乃至幫管控人員採買……全市民警輔警,用衝鋒、堅守,也用責任、溫情築起堅實的「防疫長城」。
天津戰「疫」,是一片「志願紅」的海洋。
教育工作者、社區黨員、小區物業人員、大學生、普通市民……千千萬萬人挺身而出,投身志願服務,成為築牢一線防控陣地的「硬核」力量。
天津戰「疫」,還有很多很多的「顏色」。即使在平靜的日子裏,依然有大量工作人員守護在「外防輸入」的第一線。海關、機場、港口、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點……在這些感染風險高、不確定性強的崗位上,活躍着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慎終如始,枕戈待旦;千磨萬擊,我自如磐。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仍處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天津處於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外防輸入」不容有失;扛起首都政治「護城河」的職責,「內防反彈」責任重大。全市人民正在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有力抓好各項防控措施,堅持不懈發揚鬥爭精神,「致廣大而盡精微」,持續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戰「疫」大考中書寫「人民至上」答卷
本報評論員
越是危難關頭,越能見品格,越能見擔當。面對疫情大考,我們這座城市用堅定行動書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厚重答卷。
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採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天津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從嚴從實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實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是比天還大的事。疫情防控,變的是不同階段的相關舉措,不變的是貫穿其中的鮮明主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擺在首位。
生命重於泰山,人民利益高於一切。2020年1月疫情突襲,天津以最快速度啟動一級響應,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實現本地確診病例清零,取得了抗疫鬥爭的重大戰略成果。今年年初,天津在全國首戰奧密克戎,以最快速度、最小代價控制疫情擴散。周密部署、雷厲風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彰顯特殊時期、緊要關頭的政治站位和責任擔當,凝聚起最寶貴的民心民氣民力。
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爭的行動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是我們戰勝對手的有力「武器」。迎戰奧密克戎時,網友發現一個細節:天津眾多政務微博、客戶端、電視頻道,在每天6時至午夜,每隔2小時更新一次詳盡的全市發熱門診候診信息,這項工作從疫情發生到現在兩年多從未間斷。相關話題一度衝上熱搜,閱讀十幾億次。有網友留言「平時不在意的小細節,在關鍵時期卻是就醫的保障」。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凡事深想一層、多做一步,即使困難再大,也千方百計、鍥而不捨去做。開展「敲門行動」傾聽群眾意見訴求,市、區兩級幹部下沉到服務企業的最前線「蹲點辦公」,保障好「菜籃子」「米袋子」和群眾看病就醫需求……疫情防控期間,全力以赴保障市民生活需要,將疫情影響降至最低,穩住了民心,穩住了抗疫鬥爭的大後方。
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法寶」,是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以快制快打快仗,態度堅決果斷、行動迅速有力,從緊從嚴、從早從快、從細從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堅持科學統籌的方法論,根據實際情況持續優化防控措施,不斷提升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水平,使防控工作更具針對性、更快速更有效。「動態清零」,讓我們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這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然要求,也是尊重科學、尊重規律的有力體現。
實踐充分證明,我們的防控政策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我們的防控措施是科學有效的。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定能勝利。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必須慎終如始,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始終保持定力、保持鬥志,對疫情傳播的警惕性不降低,對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不降低,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築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鋼鐵長城。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念,發揚鬥爭精神,把各項防疫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就一定能鞏固住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來源: 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