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心圩江畔有座「比鄰文化園」
羅賴溝示範點清水潺潺、魚翔鷺飛,目前景觀還在升級改造中

心圩江羅賴溝水清岸綠,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 記者賴有光攝
南寧雲—南寧晚報訊(記者韓沛)在心圩江下游,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溝,這裡綠草如茵、花香撲鼻,小魚在水中來回穿梭,引得低空盤旋的白鷺頻頻掠過水麵。「轟隆隆」的水聲傳來,只見河道旁有個巨大的排水口,清水從裏面奔涌而出,源源不斷地沖入這條小河溝,湍急的水流與河道間的落差在此形成了一處迷你的瀑布式景觀。這條小河溝就是羅賴溝。昨日,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作為南寧市心圩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PPP項目示範點,目前羅賴溝建設已卓有成效。
明渠段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
羅賴溝位於南寧市明月湖公園中關村北側,治理前水質為重度黑臭。「點外賣時告訴外賣小哥地址是羅賴溝,人家會問你『就是那條臭水溝嗎?』」市民趙嬋菲告訴記者,她2002年就跟隨父母搬到了這一帶居住,羅賴溝的黑臭水體曾給她和家人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煩惱。
「前兩年工程隊開進羅賴溝,聽說要大刀闊斧地治理水質,我們周邊的老百姓可高興了。」趙嬋菲說,去年開始,羅賴溝就真正大變樣,水變清了,一點異味也沒有。綠植也種起來了,從外面看過去,兩岸一片鬱鬱蔥蔥。她特別期待工程全部完成之後,羅賴溝能像那考河、亭子沖一樣,成為美麗的濱水公園。
據悉,2020年9月,心圩江下游污水處理廠建成,日處理污水6萬立方米,服務面積13.2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2.36萬人。羅賴溝暗渠和周邊市政污水管的污水引到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後再排放至羅賴溝。目前,明渠段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徹底解決了羅賴溝的黑臭水體問題。
取自王勃名句「天涯若比鄰」
記者從廣西南寧北投心圩江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獲悉,為進一步提升羅賴溝和心圩江下游污水處理廠周邊景觀,羅賴溝力爭打造成為國家示範點水生態公園,為市民提供參與休閑體育運動、感受體驗「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環保治水工程的示範性公園。目前,景觀還在升級改造中。
羅賴溝項目示範點整體園區命名為「比鄰文化園」,取自唐代詩人王勃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蘊含人與自然相鄰共生、共建人類美好家園之意。項目總佔地面積2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佔比10%,園區內心圩江與羅賴溝支流穿流而過,主體水面較窄,兩岸以陸地與灘涂為主。
園區建設目標是建成工廠式生產+休閑式公園+科普式教育三位一體的凈水文化基地。整體設置分為下游污水處理廠區、口袋公園、人工濕地觀賞區、生態濱水設計展示區、濱河漫步區、休閑運動區、親子活動區等板塊,並配置綠道,輔以小路、廣場、觀景平台提供給遊客休閒遊憩、觀賞濕地景觀。
其中,水治理科普文化區利用場地原有地形,因地制宜設計比鄰文化展廳、露天凈水體驗等多種凈水方式展示方式與相關工藝流程,向公眾特別是中小學生開展愛水節水科普教育活動。休閑運動區則兼顧各年齡段市民休閑健身需求,在現場設置環形休閑步道3.9公里,多個專業足球場、籃球場與兒童極限運動、兒童遊園等場所。
階梯凈水展示滾水壩跌水景觀
「比鄰文化園」項目場地西南側的凈水文化主園區更是獨具特色。園區景觀與綠化用水原設計取自南寧市政給水管網,結合場地內下游廠生產特徵,設置綠化專用供水管網,截取下游廠釋放的中水作為園區景觀綠化噴灌及凈水花園、主要雨水花園補水功能予以充分利用,並利用階梯凈水展示區對中水進行逐級過濾。生態過濾系統逐級啟動後,增強中水自凈效果的同時,設計層級出水口,分別呈現滾水壩跌水、潺潺流水的景象,使場地景觀設計更為美化,形成亮點。階梯凈水展示區總高差約3米,上下均設置步道和觀景平台,方便遊人休閑、遊憩與參觀。
據介紹,場地東南側為生態濕地展示區,作為心圩江自然過水區域,在展示區內設置了表流濕地、潛流濕地兩種形式的濕塘,中間穿插設置遊憩步道和生態凈水展示亭;同時在心圩江東南側自然灘涂處設置生態浮島,營造鷺鳥等水生動植物生境,豐富場地生物多樣性。
園區綠化採用生態式園林設計方式,充分利用本土植物營造生態環境,陸地植物配置以木棉、高山榕、小葉榕、宮粉洋紫荊等遮陰、開花鄉土樹種為主,濕地植物配置以香茅、甜象草、茭白、花葉蘆竹等鄉土水生植物為主。
編輯:趙虹
值班編審:盧超
(作者:韓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