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塞納河
倫敦泰晤士河
維也納多瑙河
的遊船觀光體驗
成為無數遊人心中美好的城市印記

什麼時候
我們也能登上蘇州河的遊船
一覽兩岸風景?
答案來了!
日前,上海市住建委官方公眾號發佈消息:
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一江一河」辦)將聯合市文化旅遊局等部門推動蘇州河文旅功能整體提升,並計劃在今年開通蘇州河水上遊覽線路。
屆時,市民可以通過水陸聯動的方式,打卡兩岸各類文旅資源。

是不是很期待?
先和小編一起沿着蘇州河兩岸走走
看看有哪些美美的打卡點
普陀區

#長壽灣谷
長壽灣是蘇州河普陀段第一灣。因為灣上橫跨長壽路橋,因此被稱為「長壽灣」。長壽灣之所以被稱為第一灣,不僅是其地理位置使然,還因為此片地域有着引人注目的幾個「第一」。例如長壽路橋,便是解放後架設在蘇州河上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橋。而「長壽灣谷」則通過地標塑造、跨河橋樑建設、公共通道開闢等方式,整合空間資源、疊加藝術特徵,打造成為中心城區蘇州河畔人文藝術高地和國際人文交流窗口。

#夢清之境
夢清園以綠為主色,設計師有意識地營造植物共生環境,規劃種植的500多種、數十萬株植物中70%是鄉土品種。「水」更是整座園子的突出特色,「園在河中,河在園中」。設計師在夢清園中布置了一條微縮的「蘇州河」,河流走勢、彎曲都完全與蘇州河原型相同。

#半島家園
「半島家園」在兩岸主體為居住區的背景下,挖掘了中國造幣廠、宜昌路救火會、普陀公園等點狀空間,在濱水生活中充實文化內容,形成生動的濱水體驗。

#蘇堤春曉
蘇堤春曉是一個位於蘇州河畔的小區。原先,小區的圍牆一直延伸至蘇州河岸邊,導致沿河公共空間無法對外開放。如今,通過整合岸側的零碎園區用地,該區域形成規模服務,為市民的日常活動提供多姿多彩的城市服務,打造獨特的濱水美好生活。

#夢幻之角
夢幻之角利用原家樂福、曹家渡花鳥市場等較為完整的大幅用地,結合SMG新媒體創作中心的入駐和發展,更新改造為集時尚、文化、信息等多種現代服務業為主題的產業板塊,形成了濱水活動動感特色鮮明的媒體時尚文化谷和橋頭區。
#長風綠地
長風綠地開闢了三塊特色功能區域。其中,文化教育區栽植叢生朴樹、浙江楠、無患子等喬木,周邊密林成為草坪的天然背景,結合月季園及以杜鵑為主題的線形花園打造景色宜人的功能空間;藝術休憩區為遊人提供開闊的活動空間,並在兒童遊樂區域大面積種植粉黛亂子草,營造粉色秋景的藝術效果;健康休閑區緊靠木瀆港,通過種植花菖蒲、花葉蘆竹等水生植物依序構成人行橋西側的生態水景,層次、色彩豐富,形成一個有機、和諧、統一的組合體,給人溫馨舒適的體驗。

#M50創意園
M50是目前蘇州河沿岸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紡織工業園區,她的前身為上海春明粗紡廠,於2000年起開始轉型為藝術創意園區。「M50」既是「莫干山路50號」的英語簡寫,又代表着M50內的50棟歷史建築。
虹口區

#北蘇州路濱河空間
全長約900米的北蘇州路濱河空間,是黃浦江、蘇州河的交匯之處,沿線優秀歷史保護建築多,上海大廈、郵政大廈、河濱大樓等都極富文化底蘊,是滬上觀看浦東陸家嘴、外灘、北外灘的最佳地。

#河濱之源
河濱之源觀景平台,也是「最上海的觀景平台」。這個面積460平方米的觀景平台角度特別好,可以讓最具代表性的外白渡橋和陸家嘴「四件套」完美同框,晚上還有燈光,非常漂亮。

黃浦區

#外灘源
外灘源位於蘇州河、黃浦江交匯處,在時間上,外灘源擁有外灘地區最早建成的一批歷史建築;在空間上,是外灘的起點。這裡集中了14幢近代優秀歷史保護建築,新天安堂的鐘塔曾是蘇州河南岸的制高點。

#最美花園
蘇河沿岸的最美花園位於外白渡橋、划船俱樂部以及外灘源建築之間。花園設計以花為媒,以林為調,將划船俱樂部與外白渡橋鏈接,將悠久船文化歷史與生活藝術有機結合,打造浪漫、多彩的最美花園。遊園小徑採用特殊的汀步形式,並銘刻上張愛玲的詩句,人們步行其中,仿若走進了張愛玲的浪漫詩意世界!

#九子公園
打彈子、滾輪子、摜結子、頂核子、抽陀子、造房子、跳筋子、扯鈴子、套圈子——九子公園以九種老式弄堂傳統遊戲為主題,採用雕塑、景牆等寫實和抽象藝術手法進行詮釋,將九組雕塑通過九子大道串聯起來。公園門口有圖文並茂的九宮格拼圖,詳細地介紹了9種遊戲。而公園裡雕塑旁的標識牌上,除了描述了對應遊戲的規則和玩法以外,還用圖片標註了周圍多種植物的名稱和特點,讓喜愛植物的市民一目了然。
靜安區

#上海總商會
上海總商會,號稱「中國第一個商會」,成立於1902年正月。總商會濱水空間與沿地塊公共綠地結合整體打造河南北路橋下的靜安彩畫和滬上人物剪影裝置,透過藝術表達形式帶市民遊客穿越回老蘇州河,去感受一番絕妙的海派風情。

#福新麵粉廠
福新麵粉廠舊址,曾是中國最大的麵粉廠,該建築列入市優秀歷史建築。這裡的濱河景觀設計中融入了麵粉廠的歷史文化元素,演繹了民族工業記憶。

#蝴蝶灣
這片河濱綠地總面積約16000平方米,平面輪廓酷似字母「W」,形如一隻展翅欲飛的蝴蝶。這片綠地不僅名稱優美,還是一個景觀綠化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的工程典範。綠地地下為市政排水泵站和雨水調蓄池,地表是豐富的植物、景牆、廊架、疊瀑、親水平台,成為蘇州河畔一個標誌性景點。
長寧區

#中環四象限
蘇州河中環橋下空間更新項目涉及蘇州河、新涇港、哈密路所圍的約3.5公頃範圍,該空間按北翟路和中環線分為四個象限,並以「獵豹」「斑馬」「火烈鳥」三種動物形象展現着橋下空間的不同主題。

#風鈴綠地
因毗鄰蘇州河這個曾經重要的水運航道,風鈴綠地內部的設施和標誌加入了貨船的元素,比如船帆似的張拉膜亭、綠地內一處由舊貨船零件打造的遊戲場地,還有畫在步道上的船舵圖案等。在舊貨船改造的遊戲區內,娛樂設施的部分構件都來自於一艘被拆除的貨船,通過改造這舊貨船被賦予新生,變成現在這處飽含歷史印記的休閑娛樂之地。

#蘇州河海煙物流段
此處打造了波紋樣式的親水圍欄、擁有特色工業元素的二級防汛牆,一步一景,展現了富有人文特點的親水岸線。有一處主題雕塑讓人印象深刻:由一位站在單車前的少女和一座齒輪狀的景觀雕塑組成,齒輪狀的景觀雕塑本身也是一把可以供市民遊客休憩的長凳。為紀念曾經分佈在蘇州河沿岸的上海民族工業品牌,齒輪雕塑的一側還羅列了上海「永久牌」單車從1940年到2010年期間的品牌商標變遷歷史,與單車雕塑景觀相呼應。

#臨空滑板公園
公園裡運動帶和休閑帶交織布置,將各分區進行串聯,打造了一個以滑板為主題的蘇州河濱水空間。休閑公園區的開放式草坪、避雨亭、親水空間及豐富多彩的植物,為市民提供了一種輕鬆、悠閑、動靜皆宜的遊園方式。

#臨空音樂公園
作為上海首座音樂主題公園,公園內設370㎡音樂舞台和1.6萬㎡觀演大草坪,可容納幾千人。公園規劃靈感來自於白玉蘭花朵造型,園區路線模擬花狀紋路展開,並設有一條400米長的主園路——白玉蘭景觀大道。園林小品融入小提琴、琵琶、阮等九種樂器的設計元素,頗具特色。

#華東政法大學
蘇州河華政段開放的「思孟園」「格致園」,原本分隔着校園與步道的圍欄全部進行了拆除,增加了養眼的「花境」和綠化景觀。有關方面還結合華政校園內青磚紅瓦的歷史建築獨特風貌,打造了3米寬的步道、鋪裝精美的扇形大理石「彈格路」,以及優雅別緻、寧靜古樸的夜景燈光氛圍,進一步提升沿線環境品質。
當然美景還有很多
難以一一列舉
歡迎小夥伴們補充
一起期待早日乘上蘇州河遊船
飽覽兩岸風景~
資料:上觀新聞
編輯:尉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