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筆者在各大熱門搜索平台上瀏覽新聞時發現,蔡依林為愛犬慶生一次登上了熱搜,而百度搜索指數也是出奇的高,達到了214313,而且依然處於上升的趨勢。目前位於熱詞榜的第9位。
而其相關的內容也僅僅是說:蔡依林(Jolin)多年來育有一隻比熊犬「屋虎(Whoohoo)」,1月7日是屋虎11歲的生日,愛狗如命的Jolin當然有幫愛犬慶生,還預備了靚靚蛋糕。而9日Jolin又上傳了一張抱住貓貓的合照,表示:「寶貝,你站前面,臉還小成這樣!」不足百字的內容,搜索量卻高的驚人。
繼續往後看,在這份具有50個熱詞的榜單中,筆者尷尬的發現「國醫鄧鐵濤逝世」一詞卻位列榜單中後部分,而搜索指數也僅有7萬多,蔡依林給狗慶生的熱詞熱度指數足足是其的3倍多。正是應了那句話:英雄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其實這樣的現象,在當今社會早已屢見不鮮。比如,2017年9月26日,南仁東老先生去世了。他的身份是中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這個一輩子都把精力放在一架望遠鏡上的男人,去世的消息是在幾天之後,開始在朋友圈開始小面積的傳播,轉發。
原因無他,因為很不湊巧的碰上了李晨求婚范冰冰成功的消息,各大媒體的頭條鋪天蓋地的全是這小兩口。而對於這位老英雄卻真真是做到了「無人問津」。
筆者認為,那些一心鑽研科學的院士,無家可歸的抗戰老兵,為祖國保駕護航的邊防武警,或許只有在路人偶遇或者救人、犧牲、成果展示、去世時,才能出現在新聞上。
的確,對於這些英雄個人而言,他們並不需要燈光,但我認為他們應該被給予更多了解、理解和尊重。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我們不應該忽略一些東西,那就是媒體的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當下,媒體在事件的傳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如今自媒體盛行的時代,能夠將互聯網所覆蓋之處,除非你隔絕外界,扔掉手機等。而在對待「英雄事」、「明星事」時,媒體的偏向確實更多地傾向於「明星事」了。
而在當前自媒體橫行的今天,這種現象已然是越發的凸顯出來,所以相關媒體特別是人氣較高,瀏覽量大的自媒體,在傳播選擇上,更應該有所取捨。
當然不是要讓這些大V們做到與娛樂一刀切,這也是不現實的,但在利用手中媒體資源的時候,也關注一些「英雄事」,豈不是更好,總之一句話,莫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關注,願這個世界多一些正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