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到底有什麼區別?無癥狀感染者出艙後還具有傳染性嗎?為什麼這次無癥狀感染者這麼多?9月28日,帶着這些群眾關心的問題,記者向自治區新冠肺炎診療專家組組長、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周瑋求證。
問題一:確診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我們叫無癥狀感染者,而不叫無癥狀患者,就是因為無癥狀感染者被感染後沒有發病,不是病人,就不是患者,所以只能叫他無癥狀感染者。但是確診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都是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他們倆的根本區別在於,確診患者被感染後出現癥狀或肺部病變;無癥狀感染者被感染後沒有發病。」周瑋說。
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核酸檢測都會呈現陽性。其中,無癥狀感染者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但還處於潛伏期,可能過兩天才會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另一種,感染了新冠病毒後始終沒出現癥狀,甚至在病程中,核酸逐漸轉陰但始終沒有出現癥狀,這類人群更不容易被發現,會引起更多的感染。
但無論是確診患者還是無癥狀感染者,他們的傳染性基本是一樣的。
問題二:此輪疫情,我們發現呈現出確診病例較少、但無癥狀感染者多的現象,這是為什麼?
「有三個因素造成了這一現象。」周瑋表示。
第一個決定性因素,是奧密克戎病毒的特點,就是傳播性特別快、致病力減弱。實際上,我們在檢出第一例陽性時,可能已經發生了一周以上的隱匿性傳播。本輪疫情,我們發現與2020年、2021年遭遇的疫情不同,擴散速度快、病例增加迅速,有暴發性增長的表現。但因為致病力減弱,人感染後本身癥狀較輕,所以造成這次無癥狀感染者較多。
第二個因素就是寧夏速度。9月20日,在中寧縣檢出第一例病例後,寧夏就快速反應。自治區黨委政府第一時間進行了部署,當日凌晨,自治區應對疫情工作指揮部下沉到中寧縣,立刻對中寧縣進行了封控。這種行動迅速、管控果斷、範圍精準,讓我們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核酸檢測篩查,並及時採取了管控措施。篩查出很多感染者,一部分處於潛伏期,沒有癥狀,也就體現出無癥狀感染者較多。
第三個因素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接種疫苗可以明顯減輕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出現。
所以,這輪疫情無癥狀感染者多、輕症多。
問題三:無癥狀感染者需要治療多長時間?已經出艙的無癥狀感染者,還有沒有傳染性?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嗎?
周瑋說,對無癥狀感染者的管理和確診病例的管理是一樣的,並不是說把無癥狀感染者隔離到方艙幾天,就可以出艙了。
對正常的確診患者,間隔24小時兩次核酸檢測CT值大於35就可以出院。對無癥狀感染者也是一樣,不是按時間來算的,是看他核酸檢測結果來算,兩次核酸間隔24小時,CT值大於35才能出艙。所以確診患者出院是安全的,無癥狀感染者出院也一樣是安全的。
當然,無論是確診病例還是無癥狀感染者,都會有10%左右的人復陽。但從研究結果來看,復陽的患者目前還沒有再傳染別人的證據。也就是說,復陽的患者是安全的,不再具有傳染性。但是為了更加安全,寧夏根據國家第九版防控方案規定,對出艙的無癥狀感染者,採取居家健康監測一周、做三次核酸檢測措施。如果三次檢測結果都是陰性,就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大家也不用擔心接觸後被傳染。(寧夏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