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過去20年間,伴隨着全球航空業和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取得了巨大的財富。然而,這一繁榮景象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
美國財經媒體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7月23日撰寫了一篇分析文章稱,面對如今的世界形勢和行業局面,中國商用飛機公司(簡稱中國商飛)看到了「突破良機」,有望縮小同波音和空客這兩家航空業巨頭之間的差距。

彭博社報道截圖
因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限制出行、封鎖隔離等因素,全球航空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衝擊,甚至連像波音和空客這樣的大型飛機製造廠商,其財政狀況都不容樂觀。
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的分析師羅伯特·斯賓加恩(Robert Spingarn)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大幅改變行業競爭環境的因素之一」,一些公司正忙於擺脫困境,而另一些壓力較小的公司或許可以有所作為。
彭博社指出,縮減開支和裁撤員工是目前大多數航空業公司所採取的辦法。
空客公司6月份遭遇了「零訂單」,這是該公司今年第三個月沒有獲得新的業務。空客目前計劃裁員1.5萬人,佔到了總員工比例的11%。空客首席執行官紀堯姆·福瑞(Guillaume Faury)今年4月就曾警告稱,公司正在面臨「現金流失」的困境。
波音公司的情況更是好不到哪裡去,該公司5月宣布裁員6700多人,因為波音737 Max機型的安全問題和疫情的原因,波音今年前5個月已失去了600多份訂單。4月25日,波音公司還宣布終止了和巴西飛機製造商巴航工業公司(Embraer)價值42億美元的交易。
然而,彭博社的情報分析師喬治·弗格森(George Ferguson)表示:「正當其他公司縮減開支時,像中國商飛這樣擁有大量政府資金的公司,如今卻可以繼續向前發展。」
目前,ARJ21是中國商飛唯一運營的機型,最多可搭載90名乘客。7月10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全新引進的ARJ21-700新型渦扇支線客機執飛的CA1109航班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飛抵錫林浩特機場,成功完成首航任務,正式投入航線運營。
此前,只有成都航空、天驕航空等公司運營ARJ21飛機。但在今年6月,中國商飛首次向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交付ARJ21機型的飛機,這三大航空公司將在2024年之前總共接收105架。此外,華夏航空也和中國商飛簽訂協議,自2020年起擬引進、運營100架ARJ21-700和C919飛機。

ARJ21飛機正式入編國航、東航、南航機隊 圖自中國商飛官網
根據中國商飛2018年所發佈的預測報告,未來20年,中國商用飛機市場需求強勁,中國預計將交付9008架客機,價值約1.3萬億美元。
目前,中國商飛所設計的C919單通道客機已完成試飛並即將於2021年交付使用,目標將是同波音737和空客A320相抗衡。此外,中國商飛和俄羅斯公司共同合作的CR929遠程寬體客機也正在研製開發中。

2017年5月5日,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 圖自中國商飛官網
不過,中國商飛事實上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一些人認為,中國所製造的航空航天產品「還未在本國以外的地方獲得認證」;還有一些人認為,疫情的大流行會導致國際航空旅行復蘇緩慢,許多航空公司連拋售過剩的飛機都還來不及,飛機銷售將會比較困難。
彭博社在分析文章的最後指出,但相比於美國,至少目前中國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了,中國國內的航空公司出現了一些復蘇跡象。
航空市場研究機構「Teal Group」的分析師理乍得·阿布拉菲亞(Richard Aboulafia)認為,近期中美關係的緊張可能會促使中國的航空公司購買本國的飛機,這和當年冷戰時期因某些政治原因,蘇聯生產的商用飛機在本土廣受歡迎的情況很像。
阿布拉菲亞說:「我們知道蘇聯的結局不怎麼好,但中國和蘇聯不同,中國很有可能成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