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娛樂原創
文丨栗子酒
編輯丨李芊雪
如今再看線上演出,這個在特殊環境下快速發展起來的新事物,大概率不會只是「搬運」線下的「替代品」。
9月26日晚,魏如萱在網易雲音樂舉辦了自己的首場線上音樂會——「晚間愛人」。原本,「晚間愛人」音樂會計劃在今年7月於台北小巨蛋舉行,後來因為疫情原因被迫取消。直到網易雲音樂和好多音樂達成戰略合作,魏如萱作為好多音樂旗下藝人,與網易雲音樂一拍即合,才將「晚間愛人」引入雲上LIVE。
值得注意的是,「晚間愛人」此次採用戶外+室內的呈現方式,不斷以極近的特寫、近景、長鏡頭等帶有鮮明電影感的視覺語言串聯全場,並藉助多場景切換適配觀眾情緒轉換,構建起全新的「沉浸式體驗」場景。
當晚,這場雲上LIVE在網易雲音樂直播間的熱度峰值一度達到150萬以上。滾動的評論區里,觀眾不斷發出「這個場景太好看了」、「神仙LIVE」、「電影般的質感」等相似的感嘆。「晚間愛人」能夠得到高度的用戶認同,也從側面反映出,網易雲音樂在日推、歌單、樂評、社區等方面顯現出的「懂用戶」,正逐步滲透進線上音樂演出這個全新的能量場。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今年快速迭代的線上音樂演出,包括從卧室音樂節的簡易直播,到搭建舞台營造線下氛圍,再到如今的電影級質感,實際上是在不斷探尋真正適合互聯網語境的在線音樂演出。而網易雲音樂在早期便參與策劃的「晚間愛人」,在無形中完成了雲上LIVE從單純地復刻線下,到探索自身獨特表達的轉變,目前來看不失為線上音樂演出探索未來發展方向的一次有效嘗試。
多場景構建電影級沉浸感
與以往線上音樂演出藉助燈光、視效構建的「震撼型」舞台場景不同,「晚間愛人」整場演出的基調是靜謐而舒緩的。
雲上LIVE開場,直播將第一視角放在了觀眾視角上。鏡頭之下,一扇門緩緩推開,跟隨鏡頭走進一條幽深的花間小道,循着歌聲走過去,在一個周圍滿是植物的花園裡,魏如萱和吉他手坐在桌子兩旁,安靜地唱着歌。彷彿一個任由自己心緒泛濫的午後,陽光和風都是那麼溫柔。
而在選曲上,魏如萱在「花園」里唱着《海鷗先生我愛你》《你啊你啊》《竊笑》,或空靈、或清新、或深情,都在藉著音樂訴說,與觀眾心境相貼合。
隨後,一個長鏡頭從「花園」拉至「復古泡澡堂」,氛圍營造下的觀眾情緒也從靜謐沉靜轉變為慵懶舒服。而性感之餘又有些俏皮可愛的《夢露》、細膩品味女生小情緒的《泡泡》等,在這個略顯年代感的「澡堂」里,又有了別樣的味道。
幾首歌后,雲上LIVE場景再度隨着長鏡頭轉至「泡書區」,就像在閱讀時「不知道下一首會是什麼」的現場版背景音樂,那種投入與音樂的交匯總是能夠碰撞出火花。隨着與另一個世界對話的《彼個所在》、蔓延着治癒感的《陪着你》《晚安晚安》、融合奇妙的搖滾曲風的《糜人》等旋律出現,她本人多變的音樂風格,在多場景切換營造出的氛圍感中,不斷探尋着與觀眾情緒的契合點。
直播中,魏如萱將這場雲上LIVE稱為MagicHour(奇幻時刻)。音樂會全程在淺紫色調的濾鏡下強化了現場的夢幻感,加之鏡頭以特寫和近景為主,記錄表演的整個過程,甚至最後一首歌時,樂隊收拾東西的畫面也被實時直播,觀眾似乎就站在周圍。而觀眾的感受和情緒變化通過評論、點贊、小禮物實時傳遞給了「對面的她」,也更容易使之產生身臨其境的沉浸感。
由此可見,網易雲音樂參與策劃的這場雲上LIVE,跳出了以往音樂會從線下到線上轉化的思維局限,而是從影視、直播本身的視聽優勢出發,以觀眾更適應的鏡頭語言去架構場景,並依託技術升級保證直播流暢度和音樂質感。
它的突破之處在於,平台藉助媒介對人的視覺、聽覺乃至觸覺的延伸,將現場最大程度地拉近,所呈現出的電影質感,實際上是找到了線上音樂演出的「新表達」形式,這個形式並非是對線下「躁動」、「狂熱」氛圍的復刻,而是根據音樂人本身的音樂特點,以「小場景」、「近鏡頭」、「強互動」消解距離感,最終帶給觀眾沉浸式的雲上LIVE體驗。
「連接」觸發蝴蝶效應
事實上,互聯網時代每一個能量場的出現,本質上都在於達成了某種連接。線上音樂演出如今發展勢頭正猛,亦是如此。
今年以來,拋開疫情的偶然性影響因素,線上音樂演出的價值空間之所以被重新審視,一方面在於,這種演出形態在音樂人與全新的演出模式之間達成「連接」。
具體而言,「晚間愛人」本身是一個曾經「夭折」的線下演出項目。後來,網易雲音樂建議舉辦線上音樂演出,並深度參與到整個項目的策劃中,才有了後來的雲上LIVE。在這個過程中,網易雲音樂基於對音樂和用戶的了解,加之與魏如萱的團隊深度溝通,「晚間愛人」最終呈現出全新的表演形式。
這意味着,音樂平台開始與音樂人一起,深入探索線上音樂演出發展中的更多可能性。而隨着「雲」上影響力不斷釋出,平台為音樂人開闢的是一個全新的演出場景,所連接的也是一個與線下不完全重合的消費群體。從這個角度來看,線上音樂演出並不是一種短暫的線下「替代品」,而是一種新業態。
另一方面,線上音樂演出所提供的內容和渠道,最終達成的仍然是音樂人、音樂與觀眾之間的「連接」。
根據QuestMobile發佈的《Z世代洞察報告》數據,網易雲音樂無論在Z世代用戶佔比,還是活躍滲透率TGI上,都有着明顯的優勢。作為當下年輕人的聚合地,網易雲音樂對「新事物」的探索更容易在平台用戶群中濺起水花,幫助線上音樂演出迅速建立用戶基礎。
更重要的是,網易雲音樂發展至今,早已形成絕對領先的音樂社區優勢。基於其既「懂音樂」又「懂用戶」的兩大特點,平台在細節設計上的用戶友好度,以及個性化推薦機制和社交屬性,所聚合的用戶群以情感為紐帶,活躍度和用戶黏性更強,他們不僅樂於傳播,更敢於表達。
「晚間愛人」雲上LIVE在上線之前,網易雲音樂就利用宣發優勢和平台優勢,擴大「晚間愛人線上音樂會在用戶中的影響力,並藉助開啟線上直播預約通道精準定位首批目標觀眾。而在音樂社區強化的情感連接之下,當平台將高契合度的音樂內容推至用戶的觸達範圍,所形成轉化率和「二次傳播」概率相應更大。
由此可見,網易雲音樂等平台正在成為音樂人與線上演出、音樂與用戶之間的連接點。平台在三者之中所顯現出的「連接」價值,正在影響一個新業態的建立和成長。
迅速迭代的線上演出
當下,線上音樂演出在疫情催化下進入高速發展期,儘管還不到一年時間,但其快速迭代的發展勢頭早已不可忽視。
作為早期的入局者,網易雲音樂從「雲村卧室音樂節」、「硬地LIVE」,到後來的「相信未來」線上義演、「點亮現場行動」,以及獨家上線蘇打綠、TFboys、潘瑋柏、魏如萱等藝人的線上演唱會……平台在線上音樂演出方面的布局,見證着這一賽道整個的迭代過程。
最初,線上演出由音樂人自發組織,場地大多局限在自己家中的卧室、沙發,音樂設備、視效等都相對簡單。後來唱片公司進入,直播平台、主流音樂平台相繼下場,線上音樂演出也逐漸過渡上還原線下演出現場的階段,演出內容以震撼的現場、躁動的音樂為主。
而今,隨着線上演唱會、音樂會逐步增多,一線藝人乃至「超流量」藝人也開始探索線上市場,所驅動的視效、收音、編曲等人才鏈隨之輻射到更大範圍,加之音樂平台深度參與後整合業內資源,線上音樂演出在內容+技術的雙向升級上,逐漸呈現出更多高口碑的舞台。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網易雲發起的「點亮現場行動」以75.3%的用戶喜愛度位列第一;前不久,TFboys七周年「日光旅行」演唱會上,平台藉助多機位、大帶寬、高清晰等技術提升,呈現出高流暢度的別樣舞台;而今,「晚間愛人」的雲上LIVE現場,魏如萱及團隊對大多歌曲都進行了全新編曲,同時呈現齣電影級的質感,直播間內「神仙LIVE」的聲音屢見不鮮……
隨着線上音樂演出影響力持續釋放,這個新生事物的消費群體迅速被沉澱下來。據艾媒諮詢統計,2020年上半年,中國在線音樂演出市場的用戶規模已經突破8000萬。而在這個快速增長的用戶群體中,Z世代對這一新興的娛樂方式表現出更強的認同度。
反映到具體的數據表現上,此前,網易雲音樂「雲村卧室音樂節」上線一個月總觀看人數累計突破1600萬;潘瑋柏新專輯首唱會直播期間,觀眾累計送出48萬+雲朵;而蘇打綠「分身樂團」魚丁糸,其"FOLLOW ME演唱會"出道LIVE,累計觀看量更是突破了200萬……可見,聚集着大規模年輕人群的網易雲音樂,對年輕群體在線上音樂演出方面的消費驅動已經很難被忽視。
在這個過程中,線上音樂演出的商業模式輪廓也逐漸顯現出來。此前,網易雲音樂就曾在「點亮現場行動」中在國內率先開啟付費模式。這項由音樂人100%獲得付費直播收入的線上演出活動,截至8月16日,共有41組音樂人完成了18 場音樂「雲演出」,累計觀看量超2500萬,線上演出的商業價值有了更清晰的參照。
最近,網易雲音樂再度以TFboys七周年演唱會探索線上音樂演出的商業化空間。當晚,該演唱會同時在線人數突破78.6萬,打破線上付費演唱會世界紀錄,又一次驗證了線上音樂演出這一業態存在巨大的商業價值,這也是線上音樂演出能夠在未來持續發展的基礎支撐。
整體來看,從線上音樂演出內容不斷翻新、人才鏈逐步完善所驅動的口碑升級,到消費群體漸具規模、商業模式輪廓初現所驅動的影響力發酵,不難發現,網易雲音樂在線上音樂演出市場的持續探索,正在加速行業產業鏈的構建和完善,持續助推這一全新業態進入更大的能量場。
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原創文章
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編輯署名,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