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元兌主要貨幣匯率可能將迎來七周來首次下跌,為2月初以來表現最為糟糕的一周。
由於就業數據疲弱加劇了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美債收益率下滑,美元周四跌近1%,創近兩周新低。
數據顯示,美國上周首申失業金人數意外增加2.1萬人,經季節調整後為21.8萬人,為1月以來最高,可能暗示在金融環境趨緊之際,對工人的需求有所降溫。
在過去14周中,美元指數除兩周外均錄得上漲,今年以來已上漲7.5%。截至目前,該指數本周已下跌1.4%。

美元漲不動了?
美元上周創下近20年高位,美聯儲立場鷹派,俄烏衝突以來避險需求抬升,以及美國經濟相對歐洲等國家經濟表現較好,均帶來提振。
但近期通脹高企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來。
高盛外匯策略聯席主管Zach Pandl本周在報告中指出,美元目前被「大幅高估」約18%,雖然美元通常會在臨近經濟衰退時走強,但一旦進入衰退,押注美元走強就不靈驗了。
該行預計,未來幾周的美元走勢有兩種可能性:如果全球經濟增長前景改善,隨着投資者轉向高風險資產,美元將走軟;如果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美元前景更加黯淡。
也有分析師表示,美元走軟部分反映了近期經通脹調整後的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但對美元回落是否會持續持懷疑態度。
路透社援引法國興業銀行外匯策略師Kenneth Broux表示:
「這引發了美元上漲動能是否已經耗盡的疑問。但現在說美元已見頂還為時過早。」
Broux說,如果有證據表明美國以外地區,尤其是歐洲和中國經濟實力增強,美元可能就會在長期內走弱。
此前西部證券張靜靜在《美元的頂在哪兒?》一文中分析認為: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升值並非是美聯儲加息、縮表的結果,更多地是非美太差。
往後看,美國經濟基本面大概率在Q3出現明顯轉差的跡象,甚至失業率也極有可能在今年8至10月份開始回升。加上,屆時美國通脹中樞會大幅下降(比如由當前的8.3%降至4-5%水位),那麼聯儲有望在彼時「考慮」結束加息。而中國經濟也將在Q3迎來回升。共振之下,屆時美元指數或將見頂,並且這也極有可能是本輪美元升值周期的終點,隨後進入貶值周期。
但值得注意,6月美聯儲才正式開始縮表,流動性持續收緊之下,全球權益資產以及市場風險偏好或將迎來最後一次考驗,屆時美元或許也還有最後一衝。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