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鑫日評·׀美元強勢影響金融穩定
美元揉搓測頂金價試底回升
2022年8月30日 威爾鑫投資諮詢研究中心
首席分析師 楊易君
A美元揉搓測定 金價試底回升
周一國際現貨金價以1735.56美元開盤,最高上試1745.42美元,最低下探1720.00美元,報收1736.70美元,下跌0.54美元,跌幅0.03%,日K線呈先抑後揚十字星。
周一美元指數以108.82點開盤,最高上試109.48點,最低下探108.47點,報收108.76點,下跌70點,跌幅0.06%,日K線創20年新高後大幅回落,呈「射擊之星」K線形態。
上周五在鮑威爾講話前,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關於9月份美元加息75個基點的幾率為46.5%,22點鮑威爾登台講話後很快攀升至56.5%。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偏鷹派言論隻影響了周五歐洲尾盤及美盤,並未影響亞洲盤面,故周一亞洲市場情緒接力上周五美盤,並不奇怪。我們周末判斷,周一金價亞洲盤順勢打壓後,至少短期見底。
大約16點開始的周一歐洲初盤,市場情緒及盤口開始逆轉,美元沖頂回落,金價觸底1720美元後回升。
從歐洲初盤金價與美元指數關聯盤口觀察,金市緊密參考美元盤口,主力「不見兔子不撒鷹」:在歐洲開盤後的兩個小時內,美元急速大幅回落,而金價回升意願不強。
20點30分,美國剛一開盤,金價就加速回升,而此時美元已日內基本見底。在北京時間20點15分至22點15分的兩小時內,金價急速回升近20美元,而美元並未進一步下行,故我們又可將這段時間的盤口理解為超短期誘空。從金價發力回升的時段觀察,主導力量應是美早盤的華爾街。
觀上周五及周一金價日K線,似有各自頂底跡象:
周一美元指數再創20年新高至109.48點後,大幅回落近千點,終盤呈沖高回落的「射擊之星」K線形態。若再進一步與上周五的「弔頸」K線組合觀察,兩日又呈「揉搓」K線組合。這種組合是市場心態非常矛盾脆弱的體現,多空博弈加強,是應當心市場發生轉折的信號。
周五金價一根扎紮實實的長陰線,然周一金價先抑後揚形成十字星K線後,周二金價形態就比較關鍵了。若周二金價長陽回升,最近三日K線就會形成非常標準的「希望之星」K線組合,是短期或階段金價見底信號。
若周二金價表現一般,只要不繼續大幅下跌,即便周三金價長陽回升,也可形成「複合希望之星」K線組合,階段或短期技術含義一樣。
進一步回顧周五與周一美元指數的大幅上行,刺激題材為鮑威爾的「鷹歌燕舞」,這種題材對市場的影響通常都不可持續,故金價並非沒有出現「希望之星」的可能。
B 美元強勢影響美國金融穩定
對美國調控者而言,最希望美元強勢衝擊商品市場,以助通脹回落。最不希望美元強勢衝擊美股等美國金融市場,以免衝擊市場對於美國經濟金融前景的信心。
然實際情況正好相反,階段美元強勢對商品、原油市場的衝擊有限,甚至可謂沒有衝擊,但對美股的衝擊立竿見影。上周五鮑威爾講話刺激美元跳漲時,美股即迅速對應勁挫。近月美元指數與道瓊斯指數的緊密「負相關」,也揭示了階段美股與美元之間的關聯運行邏輯。如美元指數與道瓊斯指數日K線對比圖示:
從二者對比K線圖不難看出,反向運行關係緊密,只要美元短期上行失速,美股即抓緊機會反彈,為美元的再度轉強創造美股後期下跌空間。比如,AB區間,美元只是高位盤整,美股即抓緊機會反彈。隨後BC段,美元結束強勢整理後迎來新一輪升勢,美股應聲趨勢性下跌。
C點美元指數見頂後幾日,美股尚未擺脫「熊市心理」,逆美元弱勢東風出現了短期最後誘空,再隨美元弱勢的延續,強勁反彈至D位置。
再後美元階段再轉強,然美股跌勢已超出美元指數強勢的利空指引,此時就要當心美股下跌過度,呈誘空。觀美元指數105.79點對應位置,相較於前波段高點105.01點,突破幅度不大,然道瓊斯指數的跌勢卻猛得多,相對於美元指引,道指下跌空間明顯過大。
在美元指數105.79-109.29上行段,即E點前幾周,美元指數上行力度不小,但道瓊斯指數在美元指數105.79點對應位置下跌過度後,呈明顯抗跌修正的盤面特徵,可將這段時期(美指見頂109.29點前幾周)理解為美股階段誘空,
EF階段,在美元指數回調趨勢中,完成誘空後的美股強勁反彈。
最近兩周,美元指數強勢令美股加速回落。尤其最近看似美元指數109點附近高位見頂後(至少上行失速),美股也未能止住跌勢。
筆者綜合美國經濟前景,美股系統性估值認為,美股的反彈就是為了以後「抗摔」,美股系統性估值依然明顯偏高,未來兩年內必有大幅下跌,美國系統性參與價值不大。然短期或階段而言,若美元指數有效見頂或遇阻109點附近,美股也未必有多大持續下跌空間。
就美元指數日線KD指標觀察,對美元指數階段見頂提示或警示還算有效。圖中KD指標幾次相對於美元指數確認頂背離後,美元指數都階段見頂:
103.93點至105.01點時段,KD指標相對於美元指數K線形態頂背離;
105.79點至109.29點時段,KD指標相對於美元指數K線形態頂背離;
109.29點至周一109.48點雙頂,KD指標相對於美元指數K線形態繼續確認頂背離;
短期觀察,雖美元指數未必轉勢回落,但至少應上行失速,短期金價繼續下行可能不大。
階段而言,若美元指數回落,首先仍需觀察60日均線的支撐情況。
C 金價對歐美貨幣泛濫的響應遠遠不夠
上周,美聯儲公布了截止8月1日的貨幣存量報告。美國最新M2貨幣存量為21.6644萬億美元,相較於截止7月4日的上一期21.7048萬億美元,環比微降。相對於去年同期,則同比增長5.52%:
就數十年美國M2貨幣存量歷史報告觀察,M2同比增速極難出現負值。也就是說,美聯儲的貨幣增量一旦向經濟金融領域釋放後,就沒有絕對回收可能,它並不像放出去的貸款一樣容易回收。這些流動性按照經濟、金融規律躺在別人賬戶上,怎麼回收呢?除非製造金融危機消滅以M2為代表的流動性,但怎麼可能!
故就M2對應的流動性鬆緊周期觀察,只要美聯儲M2增量「降速」,就算在控制流動性水龍頭。寄希望於M2出現負增長,幾無可能。觀60年美國M2貨幣存量年率,沒有零位下方,極限為1992-1995年期間的趨近於零增長:
故由貨幣增量造成的流動性泛濫,往往後遺症嚴重,持續周期長。
此輪美國通脹快速上行始於2021年4月。而美國M2增速快速上行,始於2020年3月中旬,時值疫情全球蔓延。由此可見,流動性泛濫對通脹的影響,可能滯後一年,甚至以上,然後再「默默浸潤」,通脹持續可能長達N年!
觀此輪美國M2貨幣存量增速,2021年1月見頂27.27%後開始下降,最新增速為5.52%,處於數十年大致「低位」正常水平。這意味着,中長期後市,美國M2水龍頭已沒多少進一步調小空間,這與美元利率處於什麼位置,沒有關係。利率、貨幣存量、債務規模等,是影響流動性的不同因子,只盯着利率趨勢判斷流動性趨勢,可能犯錯。
就1990年至今約30年的美國M2與GDP比值觀察,美國比較迷信通過貨幣釋放來刺激GDP。
M2與GDP比值不斷上行,說明貨幣刺激對於經濟產出的效率在不斷下降。尤其2020年後,該比值跳升,M2刺激對於經濟產出的成效可謂下降到了極限。
前期我們曾分析過,美國債務對GDP的驅動依然如此。
就更深一層面理解,美國M2海量釋放,政府海量負債,未必只是「內消」,而是致力於輸入全球。如此,美元、美債持有人利益被大幅稀釋,美國達到了利用美元霸權攫取全球美元、美債持有人利益的目的。近兩年,我們及俄羅斯大肆拋售美債,我們還進一步高築通脹防護堤,以儘可能減輕被美元霸權掠奪的傷害。
2020年後至今,毫無底限的美國貨幣、財政手段,對全球美元、美債持有人利益而言,可謂卑鄙。美國自己當然知道無底限量化寬鬆的卑鄙,故致力於用嘴,或用其它手段捍衛美元信用,遏制黃金信用也是手段之一。
然對黃金信用的遏制,只可一時,不可一世。全球央行決策層看得很明白。最近十年,全球央行外匯儲備中的黃金比重持續增長,各央行持續增儲黃金。故美國及華爾街遏制黃金信用的戰略戰術,有各國央行增儲黃金的底線作為支撐。
如國際現貨金價、美國M2貨幣增量同比增速、國際金價剔除美國M2貨幣存量變化後的實際金價(調整2011年高位絕對一致)圖示:
圖中2000年金融危機時的A位置,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B位置,都對應着一輪M2增速放大的流動性寬鬆。然相較於2020年受疫情衝擊的C位置流動性刺激規模,都是「小巫見大巫」。見前一幅圖,C位置之後的美國M2貨幣增速,大幅碾壓此前60年的最高紀錄水平。
然觀此後至今的金價表現,雖看似國際現貨名義金價轉強,但相對於A、B位置之後,C位置後的金價表現無疑最弱。剔除美國M2變化影響後,最新實際金價僅771.84美元,乃2006年至今的最低位。彰顯國際現貨金價相對於歐美流動性泛濫的反應,遠遠不夠!
觀2000年後A位置,2008年後B位置,即便美國M2進入回落中長周期,都不改國際金價最終越走越高。其共同點,通脹頑固持續多年。故對當前國際金價相對於流動性泛濫後的「無動於衷」,我們或應多些耐心。